嚴麗蕓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閱讀教學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小學生在記憶力和模仿力方面有他們的特點,他們記得快,模仿得也快,仿寫可以降低學生習作的難度。有鑒于此,本文主要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仿寫的策略展開了研究。
隨著教育現代化步伐的推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改革現狀及問題逐漸突出,而仿寫訓練作為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已凸顯。仿寫簡單來說就是模仿某些范文進行寫作,主要學習的是范文中的寫作手法以及創造思路等,這是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如果沒有經過這一步的訓練,學生始終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展開寫作。即使教師給他們布置了寫作題目,學生腦海中也始終是一片空白。為了強化小學生個人的寫作能力,教師需要通過仿寫來傳遞正確的寫作理念與意識,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習慣,從而加深自己對于語文學習的理解。
一、注重閱讀情感,書寫讀書心得
閱讀情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逐漸培養的一種情懷。在小學時期,學生個人的語文水平正處于提升時期,教師要能夠通過課程引導的方式,讓他們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開展方式,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的方式來獲取靈感,教師需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自己的文言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他們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形式,他們在閱讀中學會生字詞,積累好詞好句。而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的。學生只有閱讀得夠多,才能夠有感而發,找到能夠表達自己心情的文字。因此,教師可以注重學生閱讀情感的培養,從而讓學生書寫讀書心得。
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之后,寫下讀書心得。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標記出描寫精彩的句子,找出西沙群島的“富饒”主要體現在哪里。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進度,及時督促學生的學習,并且發現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讓他們稍后作展示。教師可以再次找出學生所劃出的句子,帶領全班進行賞析。在學習完這篇文章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讀書心得,表達出自己對于西沙群島的整體印象,概括出西沙群島的樣子和面貌。基于文章的學習,學生會產生對于景物的向往和情感,那么教師就可以讓他們以此為出發點展開自己的寫作,可以讓學生模仿文章中的表達手法。這樣一來,通過注重閱讀情感,有利于讓書寫讀書心得更加有的放矢。
二、創設語文情境,激發學生思維
在小學時期,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并且在課堂上,他們的注意力也不夠集中,容易被外物所吸引,從而導致課堂效率的低下。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需要改變課堂教學的形式,給學生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以趣味性來吸引學生。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沒有將教學情境的營造納入自己的教學計劃當中,大都是通過直接講授的形式讓學生學習。無論教師講得多么生動、賣力,課堂上卻始終缺乏一種語文學習的氛圍。因此,考慮到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創設語文情境,創新課堂導入的形式,讓學生改變對語文學習的刻板印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
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通過播放音頻的形式,讓學生來識別這分別是哪里的聲音。通過聆聽風聲、雨聲、雷聲,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很快地被調動起來,學習熱情也更加高昂。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對學生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能聽到哪些聲音?”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夠運轉起來。“大自然的聲音”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這個話題與他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有更多的體驗,教師就需要通過這種互動形式來達成目標。這樣一來,通過創設語文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結合生活實際,實現教與學的結合
現如今,生活實際與教學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教師可以通過滲透生活元素來實施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貼近生活。為了讓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融入一些生活元素。受到過去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比較少,導致學生在應用知識方面出現了一些參差不齊的現狀。對學生個人來講,在課堂中接觸到自己所熟悉的情況,這會讓他們學習的動力大大增加。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的形式,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有感而發。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實現教與學的結合。
例如,在教學《習作例文:我愛故鄉的楊梅》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仿寫練習,去描寫自己故鄉的事物。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范文的閱讀,通過閱讀范文,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表達技巧與方法,奠定寫作的基礎;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故鄉是怎樣的?有哪些景物讓自己念念不忘?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靈感會更多。緊接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進行仿寫,可以根據范文的描寫手法。這樣一來,通過結合生活實際,實現教與學的結合,學生能夠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并且善于抒發自己的感情。
四、引導學生仿寫,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進行仿寫,而不是抄寫,是需要經過自己進行加工的寫作,其中要包含學生個人的真實情感。為了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教師需要讓他們進行廣泛地閱讀。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只有學生的閱讀量積累起來以后,他們才能夠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情感。仿寫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如果讓學生自己進行仿寫,那么學生的目的性就會太強,他們只顧著趕緊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而沒有調動自身的思考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所完成的作文大都是千篇一律的,還沒有融進學生個人的思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讓學生按照科學的步驟來展開寫作,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學《秋天的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篇文章來進行仿寫。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獨特的事物,冬天的雪、秋天的雨、夏天的風,有著不同于其他季節的風采,需要學生用心去發現。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一起來交流以上所說的事物,還可以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的形式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啟發。學生可以仿照文章的表達技巧與方法,盡可能地展現出事物生動形象的特征。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段仿寫材料,讓學生明確自己該如何進行寫作。這樣一來,通過引導學生仿寫,讓學生對于自己的寫作文章有更好的把握,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小組交流討論,獲得學習經驗
小組合作交流是小學階段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之間踴躍地交流,使學生之間擁有更多的學習經驗,產生更多的想法。受到傳統教學形式的影響,寫作是學生比較欠缺的一種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氛圍,使得學生相互進步、共同努力。小學生天性活潑開朗,喜愛與人交往,通過彼此之間的聯系,學生能夠積極地向身邊的榜樣學習。除此之外,在班級授課制的大背景下,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而教師又不能每時每刻都呆在他們身邊,為他們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就需要依靠同伴之間的幫助。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小組交流討論,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學生獲得學習經驗。
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生寫作之前組織小組交流。這個時候,通過交流,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想法,然后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寫作素材,充實自己的寫作內容;其次,教師也可以在學生寫作之后組織小組交流,讓學生有機會能夠看到同伴的文章。在通常情況下,學生的作文都是由教師進行批閱的,教師會選出寫作質量比較高的學生作文進行展示。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手中的這篇作文進行評判,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組織這樣的活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有很大的提升。這樣一來,通過組織小組交流討論,有利于使學生獲得學習經驗,提升班里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
六、創新教學實踐,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除了對學生提出要求,教師本身也應該與學生共同進步。只有設計出更好的教學方案,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仿寫能力。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現代化的步伐越來越快,教師也應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課堂教學的創新。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來呈現出良好的課堂效果,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對于當前的語文學習充滿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創新教學實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參與到教學培訓的過程當中,通過這種形式來接觸最新的教學理念,了解仿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學校每個學期都會組織相應的教學培訓,為教師提供一個提升自我能力的平臺。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參與到教學研討會當中,與其他教師同行一起展開研究,就當前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和討論。這樣一來,通過創新教學實踐,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優化自身的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仿寫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結語:綜合上文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的仿寫策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基于自身的教學實際出發。其一,教師可以注重閱讀情感,讓學生將自己的讀書感受表達出來,書寫讀書心得;其二,教師可以創設語文情境,創新課堂導入的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其三,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從生活中吸取經驗,從而實現教與學的結合;其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五,教師可以實施小組交流討論,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以此來獲得學習經驗;其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實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此論文是“2020年大田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立項課題:《讓仿寫成為閱讀與習作的橋梁研究》”課題編號:TKTX—209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