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江霞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現狀,在此基礎上分析課程思政的內涵及意義,最后探討頂崗實習階段學生的特點,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字:課程思政;意識形態;頂崗實習
1、前言
課程思政作為能夠推動高職院校發展的新動力,高職院校應當要將課程思政充分落實到學生頂崗實習階段,才能夠進一步在實習階段繼續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更好提升學生職業素質。
2、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程現狀
2.1、理念不夠完善
許多高職院校對頂崗實習過程的理解還不夠完善,只用“思想政治課”來做思想政治工作,實習崗位帶實習的導師“頂崗實習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還不夠。課程內容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時,過于完全依賴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與相關專業緊密結合不夠。
2.2、形式過于單一
然而,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研究已引起高職院校越來越多的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頂崗實習、實踐的社會主義核心地位和人生價值觀的最重要渠道。因此,大多數數學實習崗位仍然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作為專業教學的主要消費力量,專業實習崗位帶實習的導師在學習課程時不能主動引導。帶實習的導師利用返校等多種形式召開班會、發布文件,共同繼續學習和討論。這種方法過于傳統,缺乏學生的積極參與,效果不明顯。
2.3、缺乏針對性
在實習階段,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企業繼續學習自己的專業技能,但他們的身份仍然是頂崗實習生。企業師生簽訂的協議條款只是協議條款,因此,一些對學生缺乏約束力。一些學生也很難在實習崗位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進而在工作中缺乏及時性和連貫性。同時,帶實習的導師在頂崗實習未建立的情況下,視野過于狹窄。學習課程不符合當前學生和帶實習的導師在實際操作中面臨嚴峻挑戰的現狀。課后教學課程嚴重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
2.4、教學缺乏系統性
當前高職院校在積極全面地開展思想政治進課堂,不過大多處于探索的早期階段,尚未系統地形成科學的理論、建立完善的新理論體系。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課的誠信運行經驗與專業結合不緊密。在實習期間,由于大部分學生都在企業工作,帶實習的導師很難在實習崗位建立一個緊密的學習平臺,逐步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思政工作。
3、課程思政的內涵及意義
3.1、符合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
課程思政內容融入頂崗實習的過程,首先要適應社會對人才新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全面發展,社會矛盾和沖突發生了一些變化。事實上,教育需要緊跟快速發展的步伐,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戰略和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不符合新中國建設事業發展明確要求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現階段高職院校實習崗位教育已經徹底擺脫了最傳統的以成績為重的滯后觀念,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加強人格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和實用價值。優秀的道德修養也可以彌補知識方面的不足,但無論是多厚的文化底蘊深厚的科學知識儲備資源都永遠無法彌補品德上的缺陷。而且,在基礎內容中,學生在自己的個人創業時間內,將來轉業進入社會后可能面臨的核心問題,因此,學生需要正確到認識社會,樹立社會責任感,是非常健康和有益的。
3.2、符合當代學生發展特點
當前中國高職院校的絕大多數學生都是“00后”。這一代的學生和都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一代。雖然很多學生的生活條件明顯比他們的長輩好,而且他們大多數都生活在獨生子女和多子女的家庭中,但也是很有爭議焦點在這些人身上,許多學生的背上貼著“被寵壞了”、“脆弱而敏感”和“自私”的標簽。為撕掉了這個標簽。新時期的學生應不斷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以徹底改變公眾對大學生重大錯誤的認知和刻板印象,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從業者,需要改變精神、思想、政治、經濟課程內容中傳統的教育觀念、落后主渠道思想觀念,逐步轉變思想觀念,努力探索全方位、全方位參與教學教育的渠道。大學生剛從高考中畢業。經過幾年的培訓和洗洗,他們將進入和走向社會。大學是一個關鍵的過渡階段。在此階段,學生對社會有一些看法,但他們沒有變得更加成熟和穩定。因為,建議在學習課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和實習崗位教育,具有很強的意義,并積極引導其真正形成。選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優秀品格和高尚純潔的情操,是大學生自身快速發展的要求。創業基礎是以大眾消費者、企業創新和突破為重點的課程,為此應當要創新思維意識的培養、企業家基本實踐知識的培養,在國家政府關于進一步發展戰略思想和理念的指導和建議下,加大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再創業思維模式。近年來,畢業生面臨著比預期更大的市場就業壓力。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中國高職院校學生和社會需要搭建了一個自主創業的平臺,鼓勵、支持和引導大學生通過完全自主創新實現自主創業的突破,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好的社會就業機會,非常有效地緩解了中國未來面臨嚴峻挑戰的大學生社會就業的巨大壓力,積極促進部分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分析能力的更有效,更全面的提高。
4、頂崗實習階段學生的特點
頂崗實習期間,學生主要在實習崗位繼續學習。作為帶實習的導師,他們可以利用思政課程和實踐活動來引導和創新一些學生的思想。然而,在實習期間,盡管學生還是學生身份,但已經在崗位已經工作,在這段時間來,實習崗位對一些學生的法律效力能力缺乏,而企業本身由于學生的特殊地位,無法要求按照企業具體標準進行管理模式,逐漸形成和管理兩頭松的局面。進入企業后,學生的心態發生了重大變化,沒有進入企業之后的職業素養,缺乏員工工作的專業文化素質,而且在上班后可能會出現明顯的錯誤。與此同時,面臨嚴峻的挑戰,學生們有著一定的壓力和不舒適感,很多學生往往有一種適應不良的感覺,他們的心理狀態有很大的差距,嚴重缺乏對企業本身的歸屬感。在崗位工作的過程中,自我價值管理的約束不夠,主動性不強。實習期間,與實習單位不同,沒時間可以參加實習單位團建等的一系列活動。黨團組織的不完善也使學生缺乏堅定的信念,理念教育不足。因此,一些學生在這之后很容易產生錯誤的價值觀,甚至認為自己實際上可以順利賺錢就是成功,從而產生了一些不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失去了正確判斷的基本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在社會價值觀的認知層面上產生偏見和反駁。
5、解決措施
5.1、建立規范的校外頂崗實習程體系
根據實習學生的突出特點,與企業合作制定相關學習課程體系建設,并在實習前充分調動思政動員的積極性。結合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內容,在學生和在組織開展多種的實習崗位教育活動時,培養他們對職業的興趣,不斷追求產品質量的提高。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職業快速發展的總體趨勢,拓寬和發展對任何職業的認知概念,提高面試成功的能力。
5.2、豐富和拓展頂崗實習內涵
除了企業的專業導師外,學生在實習期間不僅根據實習崗位外學習的特點,將實習單位的持續學習與企業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并頂崗實習外以數種具體形式開展一系列活動,幫助實習崗位學生進一步鞏固,將所學專業技能與技能相結合,同時系統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樹立正確合理職業的信念,培養職業的良好習慣和安全環保的思想意識。在實習崗位中,加大思想理論的學習力度,在實習期間充分準備好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以及畢業實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及時合理地引導,逐步從學生在實習崗位學到的知識過渡到實習崗位的理論與實踐,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5.3、建立“互聯網+頂崗實習”的實習指導模式
與實習崗位相對集中、完整、統一的管理模式相比,企業的分布更廣。加強移動終端為載體終端為實習期提供指導的載體和多種方式,如微信官方賬號、微信、QQ群等新應用技術推廣平臺,線上管理與線下教育相結合。此外,實習崗位的導師將及時通過各種渠道向學生傳播思想政治工作宣傳、行業信息和行業發展動態信息,讓學生能夠及時給予更多關注。通過網絡手段和網絡學習可以實現自我完善和真正的自我管理。實習崗位輔導員組成實習走訪小組,制定相關方面的企業參觀新計劃,定期開展企業參觀,提高和全面了解部分企業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緩解困難、疑慮等悲觀消極情緒的壓力。
5.4、樹立“大思政”的理念
通過深入探索和觀念創新,整體調度可以控制專業教學的優質資源,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的靈活性和向各大階段的移動。學生可以通過線上班會、論壇的具體形式,開展各種理論宣傳內容,讓全班暢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精神思想,當代共產主義制度的人生價值觀和中國特色無產階級的思想,豐富各種形式的激烈討論,吸引學生參與其中,使得討論可以變得多元化,不再是以往的傳統是授課模式。加強辨別能力和糾正思想觀念的理論體系,才可以更深刻地解釋思想意識中的嚴重錯誤,使學生能夠分辨模糊的界限,進一步增強政治和軍事的認同感。我們可以確定核心團隊和主題領域。我們的團隊創建了一組學生做練習。頂崗實習外和企業內部啟用了導師制度,及時對學生進行精神、思想、政治方面的積極引導。同時,將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所有內容轉化為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及時指導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
5.5強調課堂溝通和溝通
以課堂溝通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氛圍解決了“棍棒式”教育的壓力,但存在著師生溝通不及時的問題。因此,帶實習的導師需要理解90年代的生成概念,理解課堂思維。帶實習的導師必須了解現代時尚文化,理解學生在日常工作中的想法。智慧課堂的教育有助于學生傾聽內心的聲音,關注課堂互動氣氛,協調課堂氣氛,也有助于師生關系。建筑基礎知識、建筑技術知識、經濟活動分析知識、房地產管理知識的主要目的是“實踐應用”,而基于房地產特點的步行房地產是一個專業化的教育內容體系。工業基礎理論的教育和應用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加強教育部分,并在就業前增加學生的理解。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有必要對技能、價值觀和行為進行培訓。同時,要保證房地產管理專業畢業生的成長。帶實習的導師的力量在教育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以《現世經》的案例和生命為案例,參與學生的活動,及時分析學生的問題,參與解決方案的策劃,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學生的想法被引導到世界,這是為了提高適應未來問題的能力。
6、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作為能夠推動到高職院校發展的新助力,高職院校應當要將課程思政充分落實到學生頂崗實習階段,才能夠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更好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郭力. 高職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頂崗實習》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 綠色科技, 2021, 23(15):3.
[2] 陳少霞. 立德樹人之"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理路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 2021(37):4.
[3] 趙玉蘭. 創新教學管理推動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的實踐探索[J].? 2021(2020-8):74-75.
[4] 崔欣, 趙洋, 雷鳴. 以橋梁之美激發愛國之志——對橋梁美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1(7):3.
[5] 游濤. 施工專業實訓教學中學生職業素養研究[J]. 進展:科學視界, 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