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VR技術在鄉村旅游項目中,已不斷滲透,在曹家大院及周邊開發應用將其植入,開發和定位應秉承宏觀的視野、遵行嚴謹的思辨,更要根植于此時此地的生活細節,發現場地內在的“生長”邏輯,尋找尋常中的非常之道,以創造性的人文景觀改變生活,重塑場所城市與鄉村的地域性。具體的實操應用要求嚴逼合理,技術可行,綜合各類形式表達闡述,將圖紙、模型、視頻等成果的形式混合表現,但要求表達完整清晰,有個性,以藝術連接鄉村、撫慰心靈。打造沉浸式藝術體驗,結合多樣互動體驗,勢必將藝術、技術、社會、經濟等融合發酵,以及它們是如何承載人類無限的創造力。
【關鍵字】? ? VR技術? ? 鄉村旅游? ? 應用研究
一、VR技術與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
(一)VR技術的發展現狀
虛擬現實技術,簡稱VR技術,這個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初被提出,其內涵是指借助計算機及最新傳感器技術創造的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手段。VR技術利用計算機設備模擬并生成三維虛擬空間,聯動視覺為先導,觸發聽覺為共鳴,協同觸覺為感知,激發使用者的各種感官,多感官協同體驗,讓用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近年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經濟迅猛增長,VR技術也在不斷改進提升并持續完善,同期下蓬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行業也在大膽嘗試將其植入,其認可度節節攀升,其體驗感達到了空前的狀態。
虛擬正在步入現實,我們處于新的時代,勢將迎接新的挑戰,抓住接踵而來的新機遇。當我們還沉浸在對虛擬世界的探索時,實則虛擬的世界也在向我們走來。國內國外,全球的互聯網企業都開始關注元宇宙這一風口,并開展了相關產業布局。虛擬現實將會整合芯片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VR/AR/MR/XR)、AI人工智能技術等相關聯合運行。
我國近兩年虛擬現實產業政策也在不斷完善,“十四五”規劃中還強調:虛擬現實產業需要推動三維圖形生成動態環境建模、實時動作捕捉、快速渲染處理等技術創新,發展虛報現實整機、感知交互、內容采集制作等設備和開發工具軟件、行業解決方案。[1]
(二)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
旅游業是全球最為重要的經濟行業之一,數據統計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從事該行業,由于旅游業的諸多重要貢獻,選定每年的9月27日為“世界旅游日”,以此墊定旅游業的穩步前進,并由其帶動社會、文化和經濟的發展?;赝麣v史,2018年世界旅游日以“旅游數字化發展”為主題提倡科技與旅游的緊密結合,2020年世界旅游日以“旅游與鄉村發展”為主題旨為城市以外地區創造機遇,保護和傳承文化及自然遺產。
2020年世界旅游日聚焦農村發展并以鄉村旅游建設和發展農村,創建特色旅游形式和地域文化體驗,全方位實現可持續發展,并力求借此來推動和影響旅游業的穩步發展,將人、自然環境、經濟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
2020年山西建立了鄉村旅游精品路線,鄉村旅游將以多元化形式進行發展,打造特色旅游形式、地域文化體驗、主題研學等項目產品,在市場上推廣并備受青睞。通過鄉村旅游的打造和經營,由點到面形式向外綿延,打造出別樣的鄉村旅游名片,在展現美好地域風光的同時,保護和共享獨特的文化遺產,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穩固生態系統,傳承和發揚地域文化,整合全國鄉村旅游資源。
二、VR技術影響下的鄉村旅游發展
(一)鄉村旅游之曹家大院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同時成就了一批青史流芳的精英家族。太谷曹氏家族,縱橫明清四百年成為晉商名門望族,演繹了一頁晉商文化的壯麗篇章。
今晉中市太谷區北汪村曹家大院,即2006年國務院批準的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曹家大院是中國北方典型的傳統民居四合院形式,占地一萬多平方米。這里集晉商文化、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為一體,其建筑古樸、風格深厚、氣勢凝重、裝飾精美,是因地、因時、因事下形成的珍貴產物,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透過其又可探尋出特定時期影響下的那一代人的思想觀念。曹家大院有名“三多堂”,“三多”意指多子、多福、多壽,整體建筑布局呈篆書“壽”字形態。[2]曹家大院空間層次分明,院落形式多樣,由串聯院落和并聯院落組成??v觀整個大院,一條縱橫東西的青石甬道將其劃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分別為內宅和外宅。北面(內宅)東西并排三個穿堂大院,穿堂大院內部正房為高樓,高樓高聳挺立,氣勢磅礴,樓宇相連長,66米,寬8米,高20米。建筑群中院中有院,內套15個小院聚集而成,共設277間房屋。整個建筑群墻厚樓高,如同堅實堡壘,即可抵御外來侵擾,又可彰顯權貴地位,這個院落平面上疏密有致,立面上錯落有致,空間豐富,厚重古樸。遠觀雄偉壯觀,細看景致別樣,其中的三雕藝術更是技藝精湛??偠灾芗掖笤翰捎枚鄻踊脑郝浣M合形態,外熊內秀,是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實例,走進這座大院,不僅可以領略到雕飾之精美,更洗禮其文化之凝重,是解讀明清時期建筑技術、藝術、風俗文化、經濟體制的活化石,是山西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
(二)VR技術在鄉村旅游中現狀及改進
1.增加體驗形式,因地制宜
開發鄉村旅游項目,應根植于專屬的項目,分析項目的各項指標,權衡其在所屬區域中以及相關主題下的優劣式,打破傳統旅游模式,定制專屬項目方案,拓寬旅游視野,長遠規劃項目,為其尋找最優“生存方式”。將VR技術引進鄉村旅游中,整合曹家大院現有資源,分析其特殊地域性差異、特定風土人情及地域文化,將其作為核心元素,用先進技術和超前理念進行包裝定位,提升游客的體驗形式,增加有貼合性和反差性的體驗,打破常規中看景的模式,把“景”活化,把“景”做的更全面、更生動、更刺激。提煉曹家大院的“符號語言”,用多形式的“聲音”、“身份”、“形象”與外界交流,隸屬地方,從根本進行挖掘,將“晉商文化”的新形象輸送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借助VR技術,為其怎么加“信息+”的新身份、新形象。
2. 拓寬客群,量身定制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已更多的將視角和需求投向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中。日常工作壓力的增加,更多的群體需要一個可以讓其身心愉悅的空間,為此在城市中工作的群體會選擇合理出行,時間和外界作為束縛,所以最佳的方案出行會選擇走入臨近的鄉村中,感受別樣的生活體驗。鄉村旅游在此契機下可以迅速發展并得以占據市場、吸引流量,為此應提升鄉村旅游的內容和形式,多維度延伸參與度,多角度定制群體項目和體驗。將VR技術引進鄉村旅游中,針對曹家大院的基本情況加以提升,分類分析不同群體的需要和體驗,定制不同群體的VR模式和感受,換位思考以游客的角度,反思VR技術在特定環境、主題、需求下的設定問題,并設置“跟蹤服務”,對其體驗后的反饋進行后臺分析后進行總結并加以改進。
三、VR技術在鄉村旅游中的具體應用
VR技術是整個維度的全景交互,不單單是某一維度的呈現,為此將給參與者營造沉浸感和立體感,不斷刺激視覺感官,模擬人視高度、視距等要素,促使體驗者在主觀意識上將真實空間與虛擬設計空間形成關聯,強化人們對整體空間的認識與感受。VR技術在打破常規的情況下,突破原有認知,塑造新模式,構想現實無法實現的種種。
在鄉村旅游發展的背景下,曹家大院已不僅是晉商文化向世人呈現的產物,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為宗旨,帶動整個區域的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嶄新的“地域符號”。目前,VR技術在鄉村旅游規劃中的應用仍需不斷調試并完善,其中具體的相關技術受限頗大,需要改進的內容和攻克的問題較為棘手。但將VR技術植入曹家大院及周邊的景觀規劃設計勢必達到精準化、高效化和一體化,建成具有鮮明旗幟的鄉村旅游試點,升華了VR體驗帶來的真實感,增加游客粘性,VR技術在鄉村旅游中的應用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會。
數字化重建曹家大院,早在清道光年間,曹家大院本來共建有“?!薄ⅰ暗摗薄ⅰ皦邸?、“喜”四大主院,如今保留下來的只有“壽”字院,其余院落在動亂時期都被拆除或毀壞。在科技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運用VR技術進行數字化重建,為今人呈現曾經的盛世繁華。可以通過將無人機高精度航拍技術與三維激光掃描儀等相關技術協同作業,從俯視角度和地面角度全方位記錄曹家大院現存的地理環境,并生成可視化的三維遺址模型。在此基礎上疊加檔案記載的地形圖紙,在虛擬模型中復原山水地形,最大限度地“復原”曹家大院原貌,使得昔日繁盛重現于世人眼前。[3]
鄉村旅游項目中以全方位的搭建VR全景圖和呈現三維虛擬游覽空間為重點,將其投放在網頁查詢導覽中,為前來這提供游玩參考性服務,并人性化設置多種運動模式,使其在虛擬空間中進行主觀行動的探索。同時將實際中不可控的光影、氣候、季節等媒介設置其中,體會那種“心之所想,形之所行”。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地域文化,將晉商文化進行整理和規劃,設置“晉商科普館”,并將其設置為鄉村旅游活動中的線下互動體驗項目,參觀者可在VR情景模擬中置身于當時的文化環境和歷史環境中,選擇理想的身份、樣貌、裝扮等重新設置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一切,虛擬的體驗其中。首先可以讓參與者感受晉商文化的魅力、學習到如何開設票號、如何行走于一帶一路和絢麗的絲綢之路,其次可以將晉商文化的博大精深宣傳和推廣出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VR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已然不是你看到了什么,終究是其背后無限的創新性思想、多形式體驗、意猶未盡的感受和無微不至的服務。將VR技術運用于鄉村旅游開發中,其道路是艱險的,技術的革新充斥著艱難曲折的困難,不會有輕而易舉的成功,需要不斷的實驗、不斷的攻克,勢必將人類的能力不斷向前延伸一步,改變人們固有的工作、生活、娛樂方式。在信息技術與時俱進的時代,各個領域和行業都應緊隨科技的浪潮,傳統模式將迎來新的格局、新的挑戰,尋找新的技術為傳統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觀保駕護航,墊定穩定的基礎。發展中的鄉村旅游有傳承、有創新、有探索,有不斷創新的勇氣和勇于實踐的能力,勢必開啟絢麗而宏大的科技與想象的未來。
作者單位:牛麗娜? ? ?晉中信息學院
參? 考? 文? 獻
[1]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N]. 巴中日報,2021.03.17.
[2]王金平,徐強,韓衛成.山西民居.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12.
[3]侯鑫杰,于守超,王吉民,張雪梅等. (2021). VR技術在農業觀光園規劃設計中的應用進展. 現代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