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海 穆麗 高波
【摘要】? ? 隨著時代的變革,跨境電商以及逐漸成為我國開展對外貿易工作的一個窗口,其中從業人員的素質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國的形象。因此本文選擇以跨境網店運營課程為例,以課程的基本特點入手進行分析,尋找將專業知識技能與課程思政元素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同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角度進一步探索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并以知行合一為基本理念,培養出具備高技能、素質的跨境電商人才,希望為相關人員帶來一些參考。
【關鍵詞】? ? 知行合一? ? 跨境電商? ? 思政教學
引言:
相較于其他專業課程而言,跨境電商本身具備有全球性、匿名性等特點,而這一行業也是我國開展對外貿易的關鍵窗口,不僅具備有較大的影響范圍,同樣具備有變化速度較快的特點,需要直接與國外客戶進行交流,但其同樣是信用、網絡安全、資金交易等風險頻繁的區域。而思政教學的育人重點恰恰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求真務實精神,因此將跨境電商課程中滲透課程思政教學具備有極強的實踐意義。
一、跨境網電運營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雖然跨境網店運營過程將會涉及到多個平臺,但是運營的實踐思路是始終不變的[1]。也就是所謂的引流、客單價以及轉化率,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幫助店鋪提升銷售額以及利潤率。雖然這一運營過程看起來較為簡單,在實際卻包含有誠信、競爭、協同、風險等多種意識[2]。這些意識的體現也恰恰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平等、友善、敬業等價值觀。由于跨境電商本身具備有全球性、匿名性等特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責任依托跨境網店運營課程,進一步引導學生熟悉跨境電商的素質要求,培養自身的職業素養。
(一)依法經營
在新時代背景下,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都是跨境電商在實踐工作中必須遵守的標準[3]。一旦缺乏遵紀守法的素養,則在經營過程中勢必會遇到重重阻礙,甚至出現違法亂紀的情況出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要求學生了解與跨境電商相關聯的法律法規,切實做到依法經營[4]。另外還要注意學習各個國家的差異化宗教習俗、信仰習慣等,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做到尊重,保障后續工作過程中不會出現糾紛問題。
(二)以和為貴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跨境電商同樣是我國實現文化自信的一種方式[5]。“和”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其中不僅包含有和諧對待客戶,同樣也意味著從業人員應當嚴格遵循平臺規則,保障店鋪穩定運營。跨境電商的運營過程是動態,因此其中蘊含的“和”思想也同樣處于動態變化的過程,在持續變化過程中尋求穩定發展[6]。在這樣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中,從業人員應當探索出與客戶、商品之間的和諧點。例如,在許多跨境運營店鋪當中,優惠活動十分常見,甚至會出現9.9美元包郵這樣低廉的價格,參加優惠活動的諸多商品往往是沒有利潤的,但其卻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引流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一步提升店鋪的流量,并與客戶之間建立起和諧的情感關系,后續在通過運營手段實現客戶轉化,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店鋪的利潤以及銷量等。
客戶進入跨境店鋪當中,從觀看商品到購買直到最后的付款過程,都是從業人員與客戶之間溝通感情的機會[7]。不論是購買的信息咨詢還是購買后給予的反饋,都是使客戶與店鋪建立和諧情感的契機。在實踐開展店鋪運營的過程中,客戶在第一次購買完成之后,賣家與客戶之間的和諧關系才初步開始,賣家方面能夠依托于電話、短信、郵件等相關形式與客戶之間形成回訪,同樣也可以應用構建完整社區的形式來與客戶之間進行面對面溝通。這也意味著店鋪與客戶之間構建和諧關系的渠道多種多樣。
(三)誠信經營
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的信用風險始終是極大的問題,這也是造成跨境電商發展制約的重要問題[8]。對于跨境電商而言,由于買賣雙方分別處于不同的國家,其中的時間、文化、法律法規、買賣習俗等都具有一定差異性,這樣的交易過程就會出現一定的信用風險,最終導致交易雙方的信任度互相降低。另外由于交易過程存在有過多的風險性和不穩定性,導致雙方都可能在交易過程中打破道德底線,最終導致雙方都可能出現一定的損失,因此誠信對于跨境電商而言十分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滲透誠信能力的培養,對于在日常工作中培養客戶的信任感有著極大的作用,這不僅涉及到眼前利益,同樣會涉及到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
二、跨境網店運營課程思政實踐策略
(一)課程設計
本次課程設計選擇以跨境店鋪運營工作作為核心主線,選擇應用具備典型意義的工作任務為基礎設計教學內容,并充分結合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型教學模式。在保持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的過程中,在其中滲透思政課程元素,進一步培養學生優秀的職業素養,并將其應用在工作實踐活動中。
課程設計過程依據跨境電商店鋪運營工作過程進行安排,著重突出其職業性特點,構建起濃厚的職業氛圍,逐步提升學生的跨境店鋪管理意識,并切實培養學生應用跨境店鋪運營能力,并保持實踐性。通過將跨境店鋪運營的操作流程作為核心主線,進一步凸顯出大學生創業教學的優勢,并在實踐生活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跨境網店運行工作職業素養。除此之外,課程應當重點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突破原有以學科建設體系為基礎的終結性教學評價內容模式,充分構建起以能力考核作為基本導向,并充分融合學生的日常職業素養考核要求,將過程考核作為評價體系的重點,另外在考核過程中充分結合行業以及相關企業作出的實踐性評價,保障最終評價內容能夠切實實現能力、素質培養目標。
在針對課程內容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要著重以實際能力作為核心進行培養,并將實踐工作任務作為導向,開展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在開展工程任務的過程中逐漸構建起對應的課程理論知識,并以此為基礎獲得職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從根本上獲得職業素養的提升。另外相關課程應當充分依據載體思想,針對崗位中的工作任務針對職業能力要求進行分析,并相應的選擇相對較為典型的工作項目,進一步開展系統性教學流程。教師在講課、示范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有機會與教師共同操作完成互動,保障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升。另外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時刻滲透職業素養要求,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對于死板說教的方案,同樣也能切實達到課程素養目標培養的目的。
(二)課程的實踐
首先是課前任務的布置。通過課前學習任務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前階段向學生提供學習任務清單,同時應用網絡共享學習平臺分享教學資源,學生能夠在線上完成課程的預習和課前測試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另外依托于實訓教學調動學生的工作任務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
其次,通過混合式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技能素養。在這一過程中選擇應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O2O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拓寬信息渠道。在課堂教學當中開展查找資料、論證內容、觀看教學、授課學習、實踐練習、分享討論、鞏固知識等七個環節的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形式,充分提升教學質量以及課堂有效性,并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思維發散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在實踐操作過程當中,教師著重重視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優秀職業素養。同時展開分層教學,將課堂表現良好,同時具備有強烈創業意愿的學生引領到實踐跨境電商工作當中,引導這一部分學生提前感受實踐工作氛圍,在真正的經營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優秀的職業技能,進一步檢驗學生的職業化素養。
(三)課程評價
通過應用多角度的評價方式能夠更加真實的觀察學生的時間學習過程,本次課程設計中應用:線上考核占據總成績30%,線下考核成績占據總成績50%,職業素養考核成績占據總成績20%的方式,盡可能全面的對學生的學習全過程做好記錄,促進學生形成優秀的職業素養。學生能夠在線上隨時查詢自我成績,通過這樣的方式在無形中構造出班級內部的積極向上學習氛圍。
在展開課程評價的過程中,考核方式還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首先,是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內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學生的課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小組學習心得分享以及實踐操作過程等來針對學生之間互動的實踐情況開展考核。其次,針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考核環節,也就是在課后依托學習習慣、學習素養養成等,保證不同小組成員之間開展監督和支持,以此為基礎來形成優秀的學習習慣,由于這一部分內容無法通過具象化的形式表現,因此可以選擇應用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評價的形式進行。
三、結束語
本文提到的跨境網店運營課程“知行合一”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深度挖掘了課程當中存在的思政元素,進一步將育人工作與知行合一相融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能力的同時,進一步獲得職業素養和優秀觀念的成長。
作者單位:王大海? ? 穆麗? ? 高波? ? 長春人文學院 商學院
參? 考? 文? 獻
[1] 周阿洋、鄭建東、張華、陳祺. “化工設備與機械”課程思政教學探索——以滁州學院為例[J]. 職業技術, 2021, v.20;No.248(01):31-35.
[2] 侯佳均. 跨境電商教學模式探索——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為例[J]. 年輕人, 2019, No.016(16):224-224.
[3] 丁銀, 王麗. 高職院校人文教育與專業教學融合的路徑研究[J]. 遼寧高職學報, 2020, 022(001):99-103.
[4] 杜麗紅.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教學模式探索——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例[J]. 科教導刊, 2019, 000(021):109-110.
[5] 孫從眾. 高職專業課程思政”三化一提升”探討——以”跨境電商實務”課程為例[J].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 v.19;No.73(02):88-91.
[6] 宋波. 學深悟透思政課程 知行合一課程思政——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J]. 現代商貿工業, 2020, v.41(16):172-173.
[7] 李龍. 基于”互聯網+”和”知行合一”的橋梁工程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為例[J]. 才智, 2020, 000(015):71.
[8] 杜文文. “課程思政,知行合一"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 山西青年, 2020, 000(002):P.2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