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西柳州三江侗寨依托旅游經濟發展,在鼓樓非遺文化傳承、助推侗民脫貧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論文嘗試從文化景觀理論的角度探索鼓樓選址與村寨的關系,以及鼓樓與寨民公共生活的關系。鼓樓經濟的發展給村寨帶來了變化,鼓樓新的功能將鼓樓融入現代社會,煥發民族文化活力,幫助侗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關鍵詞:文化景觀;侗族鼓樓;非遺文化;脫貧攻堅
一、理論概述
文化景觀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團,為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質材料,有意識地在自然景觀之上疊加了人類活動形態,反映了文化體系的特點和一個地區的自然特征。侗族鼓樓在侗民的生產勞作、公共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外來文化漸漸走進侗寨,現代文化在豐富生活娛樂的同時也給傳統生活方式帶來了挑戰。
二、鼓樓與侗寨的關系
(一)鼓樓與侗寨
鼓樓作為寨中人集資修建的建筑物,是寨內公共財產,它不僅是村寨的地標、代表,還是侗民們開展公共生活的空間。因此,打造鼓樓文化景觀是鼓樓作為侗族公共生活資源功能拓展的重要渠道。
鼓樓是寨民們共同修建的,因此鼓樓在寨民心中與自己的家一樣。侗寨依山而建,鼓樓位于村寨的中心以鼓樓的地位。村寨外圍就是宅民們勞作的田地,這樣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人類生活交織在一起的場景,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文化景觀。
人們開展公共活動場所也就從家庭的范圍擴展到更大的范圍,作為村寨的公共空間,鼓樓在商議寨內事務時發揮了公共輿論場的作用。
(二)鼓樓的公共功能
1.政治功能
鼓樓作為侗寨的地標,選址一般位于村寨的中心,被民居環繞著,便于商議寨內事務時村民們聚集。如位于三江現程中心的三江鼓樓,它與戲樓、寬大的歌坪融為一體,是居民的活動中心。
通常,鼓樓一層有僅有一根承重柱作為支撐,盡可能的給人們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在鼓樓一樓,常設有長方形的條凳,給侗民提供座位,便于商量寨內事務。鼓樓和民居營造了村寨共同的精神家園,為人民商議村寨大事、處理民眾糾紛提供了場所。
2.公共功能
(1)公共交流場地
鼓樓作為村寨的中心,還是青少年接觸社會、了解認知社會,向寨中長輩、眾人學習生產生活經驗的重要場所,鼓樓還是村寨的社會教育的場所。村民們可以聚集到鼓樓攀談聊天,傳遞農業生產知識;或者談聊家庭瑣事,排解心中憂慮。每家每戶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都是鼓樓,到鼓樓中向人請教,解決各家戶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除此之外,農閑時村寨之間會舉行盛大的文化娛樂集會活動,如村寨之間集體作客。
(2)娛樂活動中心
在每年的11月柳州三江縣都會舉辦侗族多耶節,“多耶”在侗語中意味眾人牽手踏歌跳舞,多耶一詞起源于勞動,是先民在生產活動中逐漸形成的舞蹈。侗族人有自己的侗族年,侗年始于農歷十月到十二月之間,每年都會在這期間舉辦多耶節慶祝豐收。
除多耶節外,三江縣每年都會舉辦多樣性的民族旅游活動、民族風情晚會等,鼓樓成為侗鄉舉行多種文體活動的地點。
三、鼓樓的新時代功能
(一)非遺傳承助推民族文化傳播
1.旅游儀式傳承民族儀式
三江侗族自治縣是民族特色景區,為了讓游客感受侗家風情,將一些特殊的民族活動轉變為旅游活動,增強民族活動的日常儀式感。如游客進寨必經的攔路酒儀式,是為了表達侗民對游客的熱情歡迎,傳承了侗家人獨特風俗。而姑媽節則是出嫁女子回門的節日,寨中則以百家宴招待姑媽們,席間伴隨攔路歌、多耶舞等多樣式的表演,不僅是民族儀式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還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
在旅游活動中,作為活動舉辦的鼓樓再一次向世人強調了它在侗族文化中的地位,確立了鼓樓在各種儀式中的重要地位。它已經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具有民族風情的建筑而存在于村寨中,而是民族儀式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2.文化再生煥發鼓樓活力
隨著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鼓樓作為侗寨的代表,傳承與傳播侗族文化的重要場所。鼓樓本身就在傳承著侗族建筑文化,其檐壁、欄桿上雕刻的物件、花紋在無言的傳播。由于鼓樓的重要作用,多樣的文化展覽、歌舞表演、活動儀式都會在此舉行。因此,鼓樓不僅是傳播侗族文化的一種工具、場地,也是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媒介。
(二)旅游資源助力脫貧攻堅
1.獨特文化造就獨特資源
三江是廣西唯一的侗族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擁有中國最完好、數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共有侗族風雨橋一百零八座,鼓樓一百五十九座,還有大量的侗族民居建筑。通過對民族建筑、獨特民族風情、特色人文景觀進行開發,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
如通過合并旅游資源,將程陽八寨合并為一個大景區,游客可自由選擇游覽。通過再造旅游景觀,除新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侗族鼓樓外,三江縣在2009年開始建設“侗鄉鳥巢”這一最大的主體為木結構的侗族特色場館,不僅具有華美的外觀,還將復長廊式、樓閣式、密檐式等整體完美和諧的藝術特色融入其中。
2.非遺產業助力經濟起飛
當地政府積極引導當地侗寨婦女發展侗族刺繡、織錦等指尖經濟,多渠道拓寬非遺產品銷路,讓侗族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全縣共有5000余人從事錦繡扶貧產業。旅游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產業經濟發展,同時也給居民們帶來更多就業機會,通過售賣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等增加經濟收入。2021年8月27日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的通知,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三江縣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通過舉辦旅游活動,加強經濟社會文化交流,逐步實現區域經濟互助,借節造勢提升民族旅游節慶品牌,塑造品牌,拉動桂湘兩省旅游經濟發展和開拓新的客源市場。
四、結語
文化景觀因人類的作用而不斷變化,它是人類文化與自然景觀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鼓樓文化景觀的載體包括鼓樓建筑、景觀和人,三者融為一體,才能讓鼓樓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在新時代得到更好的傳承。因此,鼓樓文化景觀的演變與生活在其中的侗民們息息相關,至今甚至與來來往往的游客產生勾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侗族鼓樓文化已不僅是獨屬于侗族人民的瑰寶,而是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燦爛文化之一。
作者簡介:姚玉芬(1998—),女,廣西河池市人,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2020級新聞與傳播專碩),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