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藝術專業是以培養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全面協調發展,面向藝術類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設計研發、制作生產、文化建設、產品升級、社會服務等一線的高級應用型藝術人才為目標定位的高等教育專業。藝術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型本科院校結合藝術專業特點,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3+1”教學模式。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3+1”教學模式;藝術創新
一、開展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1.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的推行背景
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上做出了新的要求。應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以往的職業??平逃脱芯啃捅究平逃?。職業??平逃蛔⒅貙W生的技術應用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的理論基礎教育,導致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夠,學生適應職業發展的能力相對較弱,通常只能選擇在生產一線工作。研究型本科教育與職業??平逃『孟喾矗芯啃捅究平逃蛔⒅貙W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眼高手低”的教育現象,在工作過程中很難做到學以致用,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基于藝術專業以藝術設計和創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的特殊性,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應運而生。
2.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應用型本科藝術專業教育質量觀在專業設置上突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藝術人才的特點,是順利開展應用型藝術人才的重要保障。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不同于傳統的研究型藝術教育和職業型藝術教育,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相對于傳統職業型藝術教育,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注重學生在基礎藝術理論方面的教育,在職業型藝術教育的基礎上具有質的提升;相對于研究型藝術教育,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注重學生在藝術應用和實踐能力方面的教育,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研究型學術教育水平,同時突出專業技術應用和藝術類崗位適應方面的培養。
3.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的未來前景
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通過與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等社會群體共同參與辦學,形成具有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特色的管理機制,完善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獎勵機制和治理水平,協同各方力量和資本推動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發展。通過構建混合多元的產權結構,組建教育教學、生產經營利益共同體,優化法人治理結構,落實各主體責任。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既要充分利用其既有靈活的組織設置和豐富的企業辦學優勢,又要加強開發、創造新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資源,促進藝術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助力地方文旅產業發展。
二、“3+1”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1.“3+1”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由傳統的封閉式學堂教育轉向面向社會開展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通過專業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在校期間提前適應用人單位崗位需求,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文化素養,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真正實現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多機會、多實踐、多類別的教育特點,體現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對接企業、行業組織和社會群體的辦學特色。通過“3+1”教學模式,使教與學、理論與實踐、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充分激發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3+1”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的基礎上,踐行“3+1”教學模式,開展全面素質教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升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專業基礎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力兩方面同時兼備的高質量應用型藝術人才為培養目標。培養擁護黨的領導、政治立場堅定、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藝術審美和一流素質的高水平、高素質、高標準的應用型藝術人才為基礎,充分考慮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的區域性、專業性、技術性、綜合性、實踐性、創新性和社會服務性培養方向。
5.“3+1”教學模式增加學生擇業機會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就業崗位更替對應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對高水平、高素質、高標準的現代化社會緊缺型藝術類專業技術人才需求不斷提升,藝術類專業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開展不同層次、不同標準的研究型、應用型和職業型教育,進而培養藝術類專業畢業生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能力?,F階段,我國大力開展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致力于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藝術人才。應用型本科藝術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崗位適應能力,為藝術類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就業創業選擇。
三、藝術設計專業踐行“3+1”教學模式
1.“3+1”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藝術思維
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大學生藝術創新思維為目標導引和價值取向為教育教學導向,以提升學生藝術審美和道德修養為原則,充分激發藝術教育發展動力,創造藝術專業機會價值,高質量、高效率達成預期教學目標,構建藝術專業機會平等和結構公平的組織系統。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方法改革與教育模式改革互相促進、互相提升。教學模式的創新是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當前的關鍵要務。與研究型藝術院校相比較,應用型本科“3+1”教學模式的改革、靈活多樣的創新思維培養是與研究型高校最大的不同點,也是激發大學生藝術創新思維的關鍵因素。
6.“3+1”教學模式對藝術教育的影響
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3+1”教學模式結合教與學、理論與實踐、學校與企業,進而培養全面發展的藝術人才,促進藝術教育改革和專業教學活力,提升應用型本科藝術專業社會價值。社會服務是應用型本科藝術專業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彰顯應用型藝術院校特色的重要途徑。主要體現在應用型本科藝術專業服務于地方企業產品研發、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專業應用能力,落實服務于本土企業發展的使命,助力區域各年齡段藝術教育的推廣,對口幫扶地方文藝相關企業和青少年美育發展。
7.“3+1”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藝術審美
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3+1”教學理念是藝術專業特色發展的核心要素。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相對于職業型藝術院校享有更高的社會聲譽、公眾滿意度和社會認可度。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除了要開設常規的為現代經濟社會服務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學歷教育外,還要面向社會開展藝術推廣和專業支持。結合“校企合作”教育優勢,搭建藝術實踐平臺,發揮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特色,向企業、社會、行業組織等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促進藝術服務于地方重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產品研發和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本土企業區位優勢和藝術審美。
四、結語
藝術學具體可以分為美術學、設計學、音樂學、文學、戲劇學、電影學、舞蹈學、曲藝學、雜技學和周邊藝術學十大藝術門類,是為我國文學藝術事業培養中堅力量的重要學科,因藝術類專業注重學生基礎理論和藝術實踐的綜合素質培養,應用型本科藝術專業營運而生。在藝術類應用型本科教育實施過程中,應注意應用型藝術教育與研究型藝術教育和職業型藝術教育培養目標定位的區別,既要避免依照研究型藝術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開設、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模仿,又要避免以職業型藝術教育為基礎的延長學制和增設課程的做法。準確把握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切實保證藝術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藝術人才,為現代文藝類企業輸送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雙優的應用型藝術人才,保障現代企業和社會組織在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對高素質行業緊缺的應用型藝術人才需求,切實保障藝術市場發展需求,服務區域文化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在滿足我國高端應用型藝術人才需求的同時,將適應時代發展的藝術類專業辦成應用型本科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的特色專業,運用“3+1”教學模式改革,引領應用型本科藝術教育創新發展,為世界文藝發展提供人才紅利,為我國更好應對藝術市場全球化挑戰儲備人才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宇華.《應用型本科教育“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 實踐》.科學出版社,2019.
[2] 胡泊.《當代藝術教育的趨勢與發展》.人民出版社,2020.
[3] 周星、王杰.《社會藝術教育標準:全民終身學習核心素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4] 李文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4.
[5] 劉江棟.《構建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之路》.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韓洋(1993-),女,陜西西安人,工藝美術師,碩士,北海藝術設計學院,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