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秋萍
摘 要:由于舞龍舞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技藝,所以一般在喜慶的場所和傳統節日中都會采用舞龍舞獅來烘托氛圍。為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國家也把舞龍舞獅加入了中學生的體育運動課程之中。而舞龍舞獅的教育中卻僅著眼于學生對舞龍舞獅技能的掌握與使用上,卻忽視了對舞龍舞獅的興趣愛好的培育上。本章主要總結了教育中學生對舞龍舞獅興趣愛好培育上的成功經驗,并用以改善課堂教學。
關鍵詞:舞龍舞獅;中學生;興趣培養
舞龍舞獅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體育項目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它反映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民俗傳統文化精神。可以說龍和獅早已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形式,反映著我國的民眾文化精神形象。在學校課程上設立了舞龍舞獅的項目,目的就是希望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精髓發揚光大,從而促進了中華民族文明的傳遞。但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的發達,當前的中學生們更多地接受了外來文化的陶冶,從而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宣揚沒有了濃厚興趣。而唯有讓中學生更加了解我國優良傳統文化精髓,才能激發起其對我國優良傳統優秀民族文化的濃厚興趣,從而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宣揚。
一、舞龍舞獅課堂開設的必要性
(一) 舞龍舞獅體育課堂適應現代學生體育教學的需要
傳統的教育過程中一直是老師的一言堂,特別是深受外來教學思維的影響,現代老師們大多在教學上都是對文化基礎知識和體育技巧的講解。尤其在當前大部分的體育活動都是競賽類的體育活動,而且絕大部分都有著一定的競爭性的,這種情況下,往往會給學生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壓力。而相對而言,舞龍舞獅整體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活潑,并且需要二位學生或者幾個學校的老師一起協作才能進行,與此同時,舞龍舞獅也更偏向于玩樂的性質,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帶動學生們在參加過程中的積極性,又不會給學生更多的心理壓力。新的活動內容,新的教學方法都能夠滿足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加了學生的求知欲,最后起到了鍛煉身體,提高體魄的效果[1]。
(二)舞龍舞獅體育課堂的內容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龍與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神態多變,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時變作神話,一時拉上歷史,為舞獅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因為中華民族自稱是龍的傳人,所以人們對龍的思想感情也是非常濃厚的。而舞龍舞獅的活動正是為了表現中國民族人民奮發向上,生氣蓬勃的精神面貌[2]。學生們接受了舞龍舞獅的教學,就能夠充分接觸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且可以更加了解中國的民族淵源和歷史發展過程,從而提高了他們的民族榮譽感。而且舞龍舞獅本事也是一個集體項目,需要大家一起協作,有效提升合作精神與意識。
二、舞龍舞獅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成功經驗
(一)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舞龍舞獅歷史悠久,作為中國人,只有掌握了龍和獅子的精神,才能在舞蹈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的自由,并且可以充分的表達出龍和獅子所代表的精神。而老師們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首先觀察前輩對龍和獅子的形體的刻畫,之后再通過分組展開探究,并且主要集在探究龍和獅子的體態與形象,從而可以做到各抒己見,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們對龍和獅子的抽象理解。在此基礎上,人們才能更好模擬好龍獅的動態,做到有所突破。
(二)設置應用型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由于舞龍舞獅是中國民俗的傳統體育項目,也反映著中國的民俗智慧。而其正是因為出自我國的民間,所以人們對于龍和獅子舞動過程中的各種神情在展示上也尤其的重視,由于每個所舞動的龍和獅子在神情表現上都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可以說各有千秋。而舞龍舞獅也是屬于中國傳統的民俗技術,其屬于中華民族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沒有被很好的繼承下去,則會永久的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三)以課余體育訓練為契機提高學習積極性
學校每年通常將田徑運動會作為主要的契機,并且能夠在此基礎航,來開展舞龍舞獅的表演,通過業余時間,進行隊員的選拔與訓練,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通過自己成為龍獅隊的成員而驕傲,與此同時,也可以將在全校同學面前表演而自豪。通過在課余時間的訓練,以及在學校的統籌與安排之下,任課教師對于學生的訓練與編排的表演套路進行安排,并且通過以老帶新的模式,主要是訓練的最后階段來采取合練,所取得的效果比較理想,而且每一年的舞龍舞獅表演都能夠得到強烈的反響。這樣也能夠更好的作為課程教學課余時間的補充,也屬于學生能夠進一步掌握,并且提高運動技能的一種有效途徑,在舞龍舞獅方面的主要訓練內容中,可以進一步糅合相應的教學技巧與訓練方法,而針對從事課余體育訓練的學生而言,能夠針對舞龍舞獅運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主要是通過課余體育訓練的形式,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上同學間相互幫組提高龍獅運動技能,舞龍舞獅歷經3年的探索與實踐,從而可以有效的形成一套較為科學的教學模式與訓練體系,并且建立了廣泛的學生基礎,有效的促進其在大學校園內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承與發展[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舞龍舞獅是一項來源于傳統中國民俗的體育項目,主要是中國民間自發性的開展的一個集體慶祝的社會活動,利用人們對龍和獅子的形體與神情的心理模擬,增強人們對喜慶氛圍的烘托。中國的學生本來對體育教學活動就缺乏太多的興趣,為培養學生的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提高國民的體魄,把舞龍舞獅加入了學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之中。老師們利用業余時間對學生開展了舞龍舞獅的訓練,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內涵。
參考文獻:
[1] 蔡舒. 高校舞龍舞獅教學的開展狀況與實施建議[J]. 當代體育科技,2019,9(11):156,158.
[2] 姬忠祥,謝春秋. 探析高校舞龍舞獅教學課程內容的改革創新[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11):73-74.
[3] 謝云輝. PBL教學法在高校舞龍舞獅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文存閱刊,201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