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
摘 要:企業的發展狀況是大經濟格局在微觀主體的反應。當前,新冠疫情仍舊肆虐,全球經濟形勢尚不明朗,面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中央提出了以國內流通為主體、國內外雙重循環的新發展模式。文章通過對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提出新的管理模式與管理建議,使企業能夠在新的發展格局中提升競爭力以實現創新發展。
關鍵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財務成本管理;創新研究
一、引言
財務成本管理是指企業的財務流程針對企業經營活動所進行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在國家的法律以及相關規定之下,在企業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之下,通過對成本的核算為企業產品定價、企業產品的推廣銷售,為企業經營的重大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企業若想實現長久健康、可持續發展,最為必要的是實現財務成本管理的科學化。
二、財務成本管理相關理論評述
1.標準成本管理理論
在根據管理學之父泰勒所提出的科學管理理論的基礎上,隨著理論研究與企業實踐的不斷發展產生了標準成本管理理論。所謂的標準成本管理其實質上是在高效的生產情況下的理想成本,它不是實際所產生或所花費的成本,而是人們所希望達到的一個期望值。在標準的成本計算中,都采用預計或者理想情況下的數據來計算,以此來對實際情況進行對比與參考。
2.目標成本理論
目標成本理論從定義上講,是根據目標成本的定義來控制財務成本的。因此,預算在目標成本管理中起著關鍵作用,確保根據成本預算控制成本。目標成本管理以管理為核心,以效益為目的,通過預測、控制、考核等手段對成本在全過程領域、全員性的范圍內進行動態調控。這樣,我們就能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目標成本管理是在成本預算的基礎上展開的過程控制,通過對財務成本預算過程的控制,實現財務成本管理的科學化、標準化。采取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還能促使員工增強成本意識,提高成本控制效率。
3.作業成本管理理論
作業成本管理理論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其在當今時代發展的情況下,已被證明是一種能夠實現最大利潤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模式。作業成本管理的實施對于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這種財務成本管理方法是面對新經濟形勢發展而提出的,更加符合當下經濟發展的需要。作業成本管理的使用使得資源的利用率上升,能夠持續降低目標財務成本。其次,有利于進一步加強成本的控制,提高成本控制的質量,使得成本管理更加科學,提升成本管理的實際可操作性。最后,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 新發展格局下企業財務成本管理問題的差別
現階段,我國企業對于財務成本管理依然存在缺陷與不足,無法適應時代要求,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模式之下,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員工個人領域問題
財務成本控制人員素質不高。財務成本控制人員素質并不是指其思想道德素質,而是指其職業素質,也就是職業能力水平和職業素養。我國現階段財務成本控制人員,特別是中高層人員缺乏知識更新,對于時代發展的把握和洞察不夠。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種現象,不重視員工培養計劃,缺乏長期培養人才意識。員工個人也缺乏探索精神,對實務領域所積累的經驗進行系統總結的動力不足。
2.企業領域問題
(1)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意識淡薄。在我國的大多數企業中,對于財務成本管理到底該如何定位存在著模糊的認識。廣大中小企業甚至沒有設置專門的財務成本管理崗位。企業在進行財務成本核算中只注重顯性成本而忽視隱性成本,從而造成預算與實際需求不符的現象。
(2)企業缺乏合理有效系統的財務成本管理制度。企業在設立之初財務成本管理制度是符合于當時的社會實際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生產生活以及法律制度的變更使得其逐漸與社會實際相脫節,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及時更新財務成本管理制度。
四、財務成本管理創新發展的實施路徑
在新的雙循環發展模式下和日漸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中,對企業來說,科學的管理方式愈發顯得重要。這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貫穿于企業產品生產的始終。在新的發展格局之下,對企業適應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1.加強財務信息化水平的建設
通過區塊鏈技術對企業各方面的成本對象進行細化分類,并依據細化分類核對每一細化領域核算對象,記錄每一領域在一個時間段內的成本投入情況,通過信息化、大數據的搜集和對數據的分析,推斷出企業財務成本管理的核算與估算。采用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依據不同的企業發展模式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
2.落實訂單式管理模式
企業應當將整個生產組織過程標準化,堅持以訂單為核心,要求將訂單業務貫穿于所有業務的全過程,始終將訂單業務的實現作為全業務環節的重要關聯,以此推進業務流程的全面進展。對采購環節、倉儲環節、運輸環節、流通環節等諸多環節進行分環節地管理,對各個環節的財務成本進行預測、核對,并通過實際資金核算環節,對財務成本預測進行不斷修正,使其符合實際情況。
3.選擇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
成本管理方法根據時代的不斷發展而不斷進步,前文中列舉了四種財務成本的管理理論,包括標準管理理論、目標管理理論、作業成本管理理論、戰略成本管理理論。這幾種管理理論仍在不斷發展,企業應當根據實踐發展及需要編制成本預算,通過科學的方法不斷提高成本預算的質量,優化工作流程,使企業利潤率最大化,提高企業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結束語
在新的雙循環發展模式下,企業科學管理方式在日漸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中對企業來說愈發顯得重要,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貫穿于企業產品生產的始終。在新的發展格局之下,對企業適應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模式下財務成本管理亦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的時代背景使得財務成本管理對企業戰略層面執行意義非凡,企業在新發展格局下的發展更加不能脫離財務成本管理這一重要領域。
參考文獻:
[1]張艷,朱繼民,徐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財務成本管理創新路徑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2(04):109-111.
[2]馮圓.“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成本管理機制構建[J].會計友,2021(03):15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