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個體人性化護理、老年高血壓、血壓水平、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高血壓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慢性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高血壓人群超過2億,大多為中老年人群。但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識不足,就醫時檢查出血壓異常時可能已造成嚴重的器質性損傷。因此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是控制該病最主要的手段[1]。鑒于此,本研究重點探討個體人性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
1 一般資料和研究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中心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試驗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60-80(平均70.62±9.61)歲;病程為2-10(平均6.42±1.47)年。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62-81(平均71.79±9.95)歲;病程為2-10(平均6.79±1.5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程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密切關注患者血壓和降低并發癥和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試驗組患者采用個體人性化護理服務[2-3]:①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糖尿病和高血壓相關知識宣教。采用小講座、宣傳冊等方式告知患者老年高血壓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以及臨床常用的干預手段,并講解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和預防措施,由于高血壓患者長期帶病生存,因此需要教會患者長期家庭自我管理。多采用眼神交流、肢體語言和共情技巧等方式拉近與患者的距離,從而提高其依從性。在接診過程中始終保持微笑服務,穿戴整潔,檢查和操作時動作輕柔等,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掃和消毒,保持良好的環境。②心理護理:大多數老年高血壓患者可能出現頭昏、頭痛和精神不佳等臨床表現,這些都可能導致患者發生焦慮和抑郁等情緒,病人害怕這些癥狀可能是疾病加重的信號。需要告知患者出現這些癥狀產生的原因,通過心理咨詢、音樂療法和群體分享等方式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③運動和飲食護理管理:老年高血壓患者需要進行飲食干預,如降低鈉鹽和動物脂肪的攝入,囑患者清淡飲食。制定專業的運動干預處方,規范患者的運動量和運動頻率,多采用有氧運動的方式訓練,如慢跑、滑冰、跳健身舞、做韻律操等。
1.3 觀察指標
①檢測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變化情況。②評價患者的臨床療效。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D)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患者血壓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臨床療效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護理前舒張壓和收縮壓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機體代謝發生異常,高血脂、血小板增加、血管壁彈性纖維減少都將導致患者血壓持續性增到。高血壓是一類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如不及時控制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可能引發腦血管意外、心臟病等。目前該病尚無治愈之法,只能通過降壓藥物進行控制,然而長期服藥患者的依從性較低,可能造成一系列高血壓性損害[4]。
通過本研究發現,試驗組患者干預后舒張壓和收縮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個體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幫助患者降低舒張壓和收縮壓,慢病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健康教育、心理疏導、運動和飲食護理以及指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方式,這將幫助患者自我管控血壓,從而形成良好的疾病轉歸。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個體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幫助高血壓患者改善臨床癥狀和體征,從而有助于早期控制血壓,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個體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不僅能夠降低患者血壓水平,還能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宏霞, 任淑英. 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價值[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 8(5): 107+111.
[2]李汝瀟. 個體人性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 2020, 18(30): 182-183.
[3]陳富君. 人性化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20, 31(3): 473-475.
[4]鄧陽蓮, 馬福花. 人性化護理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2021,31(7):175.
作者簡歷:奚冬柳,出生年月:1979年1月;本科;女;民族:漢,籍貫:上海,職稱: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