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麗 黃靜蕓 陳秋詞 藍小燕
摘要:中職衛校學生普遍基礎知識較薄弱,接受能力較差,而且處于青春叛逆期,大部分從小生活的環境已不像老一輩人那么辛苦,動手干活的機會已經大大減少,日常生活也比較豐富,所以對枯燥乏味的醫學知識學習熱情普遍較低,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很難滿足實習崗位以及日后就業崗位的需求。因此在在校的教學過程中應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改變教學模式,在訓練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提前體驗日后工作的模式,便于職業的規劃,也利于培養有情感有溫度的高素質護理人員,做到“以情動人,以技服人”。
關鍵詞:虛擬情感體驗;中職;教學模式;高素質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一、虛擬情感體驗的內涵
情感是人類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是一種 比較高級、復雜的情緒,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深刻性。護士作為人類健康的守護者。如何去滿足不同患者及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從而加快和促進人類的康復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1]。虛擬情感體驗的適當引入可以很好彌補實訓中不足,可以有較好的情感溝通和駕馭能力。護土情感的主要內容包括:集體主義情感、道德感、義務感、責任心、愛心、同情心等。
虛擬仿真通過3D技術,結合程序控制,帶三維場景的游戲,能讓學生如置身于真實環境般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訓操作,進行學習并有程序對學生操作情況進行打分,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現實中具體操作的流程,給學生建立實踐操作的思維意識,學習和鞏固相關知識[2]。
二、中職護理實訓教學中情感體驗教學法的重要性
(一) 護理操作是一門動手能力比較強的操作,護理中專以上學歷并取得護士執業資格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臨床的工作繁瑣而復雜,一名合格的護士不僅需要了解診療護理常規,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強的親和力、溝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敏銳的洞察力,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才能勝任工作。
(二) 醫學需要很強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護理專業不僅考驗腦力還考驗動手能力,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學生在校學習護理操作的過程當中會感覺枯燥乏味,各個操作之間關聯性不大,導致自我感覺操作難度很大,而且由于學校資源等問題,學生基本上是完成在校學習后經過綜合實訓就直接進入臨床。大部分同學進入臨床的第一個星期會感覺很不適應,工作模式跟在校期間存在很大差別。經問卷調查反饋:如下圖
(三) 在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院方普遍反映中職同學溝通及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病情觀察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欠缺。所以在校期間我們應該做好學情分析,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盡量吻合臨床工作特點去設計課堂教學,提前讓學生適應臨床工作特點,可以采用情境模擬教學、任務驅動等方法鍛煉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中職護理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在校實訓課開設內容一般都是護理基礎操作,但是隨著社會發展、醫學突飛猛進,臨床上護士工作的內容遠遠大于在校學習的內容。護理實訓課一般分小班上課,一個班二十個人左右,但是有時會多到三十個人,傳統上課一般是老師示范一遍,學生觀摩,然后再分組練習。但是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往往跟不上節奏,導致一次課下來可能一遍完整的練習也沒能做到。
(二) 學生普遍反饋與患者的溝通用語比較難把握,在對臨床實習學生的調研反饋中普遍帶教老師亦反饋部分學生只會默默無聞的干活,人文關懷及語言溝通能力欠缺,遇緊急事件不會處理等。
(三)? 護理實訓課程往往采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開展,在教學和臨床公共中摸索平衡點,但是醫學往往過于抽象且枯燥乏味,在沒有任何臨床經驗的情況下學生往往難于模仿[3]。
四、仿真虛擬情感體驗法的展望
針對一些臨床復雜的新的操作,在校期間無法開展的情況下,采用虛擬仿真系統,信息化技術手段,模擬臨床各科室常用護理手段但在校實訓課沒辦法開展的護理:如深靜脈置管、T管等的護理等,可以讓學生如親臨其境,反復練習,這樣可以減少進入臨床后的陌生感,也可以節約資源耗費導致的成本浪費。
采用虛擬仿真系統,教師則可以課前設置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可以提前進行虛擬練習,課中教師了解學情分析,再進行示范,課后學生還可以進入系統進行復習,加深印象,這樣對于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護理專業崗位的職業要求,讓學生在虛擬和真實的職業情境中,使職業能力得到全面訓練[4]。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可以收集臨床常見案例及醫學熱點利用網絡的便利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不同場景的設置,學生可以進行仿真角色模擬練習,組織語言進行操作,系統進行反饋和評價。
雖然虛擬仿真技術能模擬高度仿真的虛擬實驗環境和實驗對象,但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和實際操作,怎么把虛擬仿真技術與課堂教學、實訓教學有機結合才是關鍵。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課前預習、課后鞏固等教學環節將有利于學生對各項基礎護理操作流程的認識和理解,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也有利用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五、結束語
虛擬情感體驗即是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護理實訓教學,這將是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教學手段,也是逐步完善的一個過程[5]。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從更多層面改進護理虛擬仿真教學,激發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以鞏固理論知識、替代部分實踐訓練為目的,提高護理實訓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護理水平,促進學習者認知水平和人格的健全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實現“高技能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谷瑞平.《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J].青海教育. 2021(Z1)
[2] 楊濤,李桂英.《虛擬仿真技術在護理實驗教學的應用與探索》.技術應用,2020 (12)
[3] 張玉貞.《情感因素在學前衛生學教學中的重要性》.現代職業教育,2021年35期
【基金項目】2019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虛擬病人的混合教學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項目編號:GXZZJG2019B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