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和琴
在學前教育階段,閱讀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幼兒園,幼兒有一個專門的閱讀場所,即班級閱讀區,這片區域是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特定場所,也是班級必設的活動區之一。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幼兒通過閱讀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但從現狀來看,一些幼兒園班級閱讀區的環境設置存在問題,這嚴重阻礙了幼兒閱讀活動的開展。為了發揮班級閱讀區的教育價值,發展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本文探討了優化幼兒園班級閱讀區環境的策略,以供參考。
幼兒需要積累閱讀經驗,儲備豐富的知識,從而提高自主閱讀能力。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幼兒接觸更多的閱讀體裁,如兒歌、童謠、詩歌、散文、傳記等,幫助幼兒拓寬視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幼兒園在閱讀區提供的閱讀材料不夠多樣化,以故事類童話和繪本為主,缺少散文、詩歌等類型的圖書。

閱讀場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專注度。在良好的閱讀環境中,幼兒能夠快速進入閱讀狀態。因此,教師應為幼兒設置專門的閱讀場所,為幼兒提供安靜的閱讀環境。比如,班級閱讀區應與相對安靜的益智區、美工區相鄰,與較為吵鬧的表演區、角色區和建構區隔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對班級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導致閱讀區缺少良好的閱讀氛圍,從而影響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
幼兒的早期閱讀一般會經歷從圖畫到文字的過渡,對于學前幼兒來說,他們最感興趣的書籍就是圖畫書,因為生動形象的圖畫內容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提高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產生書面表達的興趣。教師應引導幼兒學習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幫助幼兒理解日常用語,滿足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然而,在很多班級閱讀區中,圖畫書是最主要的書籍,雖然這有助于調動幼兒的閱讀興趣,但單一的圖畫書難以讓幼兒了解其他知識,不利于幼兒語言能力的 發展。
雖然幼兒年齡小,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在創設班級閱讀區環境時,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一起參與環境的創設。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班級閱讀區的環境創設缺少幼兒的參與,大多由園方領導和教師主導,他們從成人視角出發,以美觀和實用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導致幼兒的想法和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比如,在完成閱讀區環境的布置后,一些教師滿心期待幼兒的反饋,但最終卻大失所望。究其原因,教師沒有詢問幼兒的需求,也沒有讓幼兒參與班級閱讀區的環境創設,導致他們對閱讀區的興趣并不高。
首先,教師要合理規劃閱讀區位置,保障幼兒擁有安靜、明亮的閱讀環境。在選擇和規劃閱讀區位置時,教師要全面掌握班級的整體空間情況,將閱讀區設置在安靜的活動區旁,避免將閱讀區設置在過道等比較嘈雜的區域。同時,光線是否充足也是衡量班級閱讀區環境創設是否合理的標準之一,閱讀區的采光條件包括自然光線和燈光照明兩種。教師要合理利用采光條件,打造溫馨、明亮的閱讀環境,以增強閱讀區的吸引力,保護幼兒的 視力。
其次,教師要合理規劃閱讀區面積大小,以保障閱讀活動順利進行。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在閱讀區的閱讀行為進行判斷,如果幼兒在閱讀區感到擁擠,幼兒之間沖突頻發,則說明閱讀區面積過小。為了給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可以利用面積較大的拐角區域搭建閱讀區,并放一塊足夠大的地毯,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享受閱讀。

再次,教師要注重墻面環境和地面環境的創設。墻面環境和地面環境是閱讀區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然而在幼兒園班級閱讀區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墻面環境和地面環境的創設時常被忽視。墻面環境除了區域名稱、區域規則等常規內容,還可以增加好書推薦、借書流程等內容。另外,教師可以增添墊子和毯子等,以提高閱讀區的舒適性。
最后,教師要投放多種閱讀設施,讓幼兒能自由選擇閱讀方式。比如,書架是教師創設班級閱讀區環境必選的設施之一,除此之外,桌椅、沙發和坐墊等也十分受幼兒的喜愛。教師要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選擇更加適合幼兒的閱讀設施。比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高度合適的桌椅、卡通造型的沙發等,以增強閱讀區環境對幼兒的吸引力。
1.結合幼兒特點投放閱讀材料。第一,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人數投放適宜數量的圖書,圖書數量不宜過多。第二,教師可以在閱讀區投放多種多樣的閱讀材料,滿足幼兒對不同類型圖書的需求,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知識。第三,閱讀材料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宜太難或太簡單,要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 興趣。
比如,小班的閱讀區環境風格可以以溫馨為主,教師可以自制頭飾、故事盒等,用于裝飾閱讀區。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場景為幼兒提供靈活自由的閱讀方式,讓他們在閱讀區盡情閱讀、盡情表演、盡情游戲。再如,在給中班幼兒投放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讓幼兒一起挑選他們感興趣的圖書,以培養幼兒的合作 能力。
2.分類擺放閱讀材料并做好標記。閱讀區的圖書擺放方式會對幼兒產生直接影響,如果閱讀區的圖書擺放整齊,幼兒拿取圖書方便,有利于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提高閱讀效率。因此,教師應對閱讀材料進行分類,通過觀察幼兒閱讀活動情況和傾聽幼兒的想法,采取不同的、適合幼兒的圖書管理方式。
3.結合活動主題投放閱讀材料并及時更新。閱讀區活動是幼兒園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可結合活動主題投放閱讀材料,幫助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獲取經驗、拓寬視野。另外,教師應根據幼兒的閱讀情況和材料的破損情況,及時更新閱讀材料,以讓幼兒能一直保持閱讀興趣。

比如,教師可投放與繪本配套的動物手偶、頭飾,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容。教師也可以帶領幼兒自制繪本、故事盒等,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讓幼兒在實踐體驗中進一步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再如,幼兒自制圖書活動是早期閱讀的一種綜合性延伸活動,需要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創意想象,模仿圖書的樣式,以繪畫的形式展現自己內心的想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自制圖書活動,以提高幼兒對圖書的興趣。
1.閱讀區墻面環境要及時更新。閱讀區的墻面環境能夠發揮多種教育功能,但其教育功能的實現建立在滿足幼兒需求的基礎之上。同時,墻面環境的創設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進行及時更新。教師創設墻面環境的目的是引導幼兒與墻面環境產生互動,因此墻面環境要牢固、干凈,方便幼兒自由地進行各種閱讀活動,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 發展。
2.閱讀區地面環境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地面環境同樣能發揮教育作用,教師可在閱讀區放一些坐墊,或引導幼兒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創設地面環境,以促進幼兒自主意識的發展。另外,教師可在地面增設“小腳丫”標志,引導幼兒整齊擺放鞋子,以培養幼兒的生活習慣。
3.色彩和規則要有利于幼兒安靜閱讀。要想營造安靜的閱讀區氛圍,教師不僅要選擇安靜的區域位置,還要善于利用色彩搭配引導幼兒安靜閱讀。其一,在閱讀區的色彩搭配上,應以冷色調為主,保證幼兒能夠專注閱讀。其二,教師可以設置圖書管理員,引導幼兒進行自我管理,使其學會自覺遵守閱讀區規則。
總而言之,早期閱讀環境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讓幼兒在閱讀活動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求,從空間布局、材料選擇、地面環境等多方面優化班級閱讀區的環境,進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進一步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