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文軍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以專業能力與管理能力啟發幼兒智力、組織幼兒游戲、引導幼兒參與實踐活動的引領者,肩負著幼兒成長與發展的重任。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是保證幼兒快樂學習、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從專業知識、教學能力與態度、活動組織等多種途徑出發,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幼兒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調查發現,部分教師在走上工作崗位后,缺乏自學的意識,會以工作繁忙為由不積極進行自學,僅憑在學校里學到的有限的專業知識開展工作,導致在工作中出現力不從心、專業知識陳舊、教學方法死板、教學效率低等問題。雖然學校能幫助教師搭建專業知識框架,培養學習思維與習慣,但是教師要想真正在工作中展現專業水平,用專業知識讓工作煥發光彩,就要持續學習專業知識。筆者認為,教師要時刻保持自學的意識,自主學習專業知識,在工作之余通過各種方式學習專業知識。
幼兒園教師擔任著啟蒙階段的教育任務,在文化知識方面,教師要掌握文學、數學、天文、地理、動物、植物、藝術、社會等方面的知識,要及時、靈活地解答幼兒的各種問題,自如掌控課堂教學,保證教育活動順利開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閱讀資源越來越豐富。教師可以通過學習課件、與同行交流、聽講座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也可以通過觀看名家講座等文化類節目(《斯文江南》《開講啦》《超強大腦》《典籍里的中國》)來拓寬知識面,這些節目既包含文學、歷史知識,還包含人文、數學等知識,可以幫助教師增加專業知識儲備。
認識幼兒、了解幼兒是幼兒教育的第一步,教師只有全面認識幼兒、了解幼兒,才能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教師要站在幼兒的立場上,為他們設計相應的教育教學內容,及時發現幼兒的心理問題,做好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有的幼兒性格內向、愛哭鬧、不容易融入集體、過分依賴家長,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識,用科學的教育方式幫助幼兒打開心扉,讓幼兒變得活潑、開朗、積極、陽光。又如,有的幼兒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以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幼兒心理學知識,幫助幼兒改正不良的習慣,培養幼兒認真聽課的良好習慣。筆者認為,教師在通過文獻或者網絡學習幼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可以多觀摩相關的案例,提升自身的專業性,以便更好地服務幼兒。
由于幼兒教育的特殊性,教師要掌握全面的專業知識,靈活教學,滿足幼兒的學習成長需求。比如,教師既要會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為幼兒的語言學習打好基礎,又要會寫一手漂亮的漢字,會畫簡筆畫,不斷提高自身彈、跳、唱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提高自身運用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的能力,這樣才能結合具體的工作實踐,實現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通過網絡上專業的課件學習歌唱、繪畫、跳舞等,以便滿足教學需要,培養幼兒興趣,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自學是提高幼兒教師專業知識水平的有效途徑。要想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還要結合具體的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研究、深入探索。
幼兒的獨立思維能力、生活能力、學習能力處于發展中,他們好動、貪玩,會天馬行空地做出一些讓教師哭笑不得的事,提出一些教師無法解答的問題。教師一般要面對幾十個活潑爛漫、無拘無束的幼兒,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心態,就難以完成日常教育工作。筆者認為,教師在具體工作中運用專業知識引導幼兒提高生活能力、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要培養自身的職業心態,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幼兒的行為,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比如,當幼兒在課間把玩具、繪本等弄得亂七八糟時,教師不能著急,更不能生氣,要采用一些科學的手段,鼓勵幼兒分類整理物品。比如,教師可開展分組比賽,讓一組幼兒整理繪本、一組幼兒整理玩具。在這個游戲過程中,筆者發現幼兒在積極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還會幫助另一組完成任務。這樣不但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幼兒整理物品的意識和習慣,還能鍛煉教師的職業心態,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在引導幼兒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強教師的成就感,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反思都是一個人成長的捷徑。筆者認為,教師要想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就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這不但能促進教師的專業能力提高,還有利于幼兒教育的完善與發展。所以,教師要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注意觀察,及時發現自己或者他人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自我反思,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 能力。

比如,在一次手工課上,一個幼兒正在哭鬧,筆者哄了半天都哄不好,后來不得不提高嗓門與幼兒溝通,雖然讓幼兒止住了哭聲,但是幼兒不愿意參與手工制作活動,午餐也吃得很少。在復盤工作中,筆者想起了這個幼兒,想知道自己哄不好他的原因。筆者翻看了幼兒心理方面的書,了解到更多幼兒哭鬧的心理原因的同時,明白了以后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應該多關注幼兒的狀態,如摸摸幼兒的頭看是否發燒,問問幼兒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或者被其他幼兒碰著,有沒有與其他幼兒鬧別扭,等等。筆者經過不斷的反思,不但增加了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能及時發現自身在幼兒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正、完善,進而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幼兒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最需要愛的呵護。教師要有足夠的愛心與耐心,陪伴幼兒、引導幼兒,與幼兒和諧相處。筆者認為,教師要在工作中通過點點滴滴的關愛,培養自己對幼兒工作的敏感與熱愛,把愛護幼兒當成重要的本能。
比如,幼兒在游戲中發生意外時,教師不但要仔細觀察幼兒有沒有傷著,還要加強安全教育,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對幼兒容易磕碰的邊邊角角進行再檢查、再處理,保證幼兒的安全。又如,剛入園的幼兒排斥陌生環境,在午休時不想睡覺,這時教師要耐心陪著,給他們講故事,直到幼兒安然入睡。事實證明,教師只要在這些具體的工作中充滿愛心,久而久之就能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地給幼兒創造良好、舒適的環境,為幼兒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幼兒園管理者要想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僅靠教師自學是不夠的,還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為教師組織培訓工作,督促教師不斷進行自我提升。
第一,幼兒園可以請幼兒教育專家來園為教師做定期的培訓,從專業知識、教育方法、教學理念等方面,對園里的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比如,幼兒園可以請專業舞蹈演員或者舞蹈教師來園教學,讓教師科學地掌握舞蹈的相關知識、舞蹈動作、注意事項等,以便在教幼兒舞蹈時有更專業的表現,同時保證幼兒的安全與健康。又如,幼兒園可以請幼兒心理專家來園為教師講解幼兒心理學知識,并結合案例講解心理知識的運用方法,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第二,幼兒園要與其他優質幼兒園、幼教班建立線上和線下聯系,分享教育教學資源,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組織教師相互交流學習。比如,幼兒園可以把園里的教師定期協調到優質幼兒園,讓教師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又如,幼兒園可以為教師構建暢通的網絡環境,讓教師能通過一些幼教社交平臺、App,如幼師口袋、億童幼師網、幼師寶典、東方之星云幼師課程等進行學習,或與更多的同行交流、分享經驗與知識,從而提高專業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通常會用評價的方式激勵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提高教師自身專業能力的過程中,幼兒園管理者可以用評價的方式激勵教師提高專業能力。
第一,以公開課的形式評價教師對課堂的靈活處理能力,設計幼兒游戲、組織活動的能力等,如在課堂上處理幼兒吵鬧的方式,設計的游戲是否能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是否能鍛煉幼兒手、腦的協調能力等,從而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
第二,通過課件或者教學內容的設計情況評價教師的專業水平與輸出能力。幼兒園管理層要推動教師加強自身的專業修養,督促教師在具體的工作中重視學習,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另外,幼兒園還可以讓教師定期進行專業知識的綜合測試,以此作為評價依據,促進教師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總之,教師是保證幼兒教育質量的關鍵,是幼兒的組織者、指導者、引領者,更是幼兒課堂教學的靈魂,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通過各種渠道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是保證幼兒教育質量,推動幼兒教育發展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在生活工作中通過各種渠道與途徑,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學習與提升,從而滿足幼兒教育的需要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