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國
摘要: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生存發展壓力越來越大,對企業的各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管控作為衡量一個企業是否盈利的重要指標之一,越來越多地受到企業的重視與關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企業采用較為落后的成本管控方式,存在管控意識落后、內部控制缺失、成本核算不準確、盈利狀況不清晰等問題,成本管控成為制約企業高速發展的難題。為此,本文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成本管控意識、改變成本管控思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增強成本管控能力等措施,以期在實務中做好成本管控工作。
關鍵詞:成本管控;重要性;問題;措施
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產品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價格戰爭也日趨激烈,掌控好產品成本,獲取市場利潤,是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在日常運營中,由于商品成本涉及物資采購、人力資源、內部控制、市場銷售等多方面,系統、準確地核算商品成本具有很大的難度,但成本管控涉及公司利益,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競爭戰略的實施以及競爭方式的開展,因此精準的管控成本對于企業生存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成本管控概述
(一)企業成本管控的概念
成本管控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建立的一系列成本管理體系,包括成本預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以及成本控制等活動,是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各種成本進行歸集、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它可以發現企業內部薄弱環節,挖掘公司潛力。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管理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環境,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
(二)企業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首先,成本管控可以控制成本,預測利潤,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成本控制是增加利潤的根本,成本作為衡量企業盈虧的平衡點,對企業的盈利起到關鍵的制約作用,精準做好成本基礎核算工作,能夠準確計算出成本、毛利潤、盈利水平等重要指標,可以讓企業有的放矢地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競爭戰略,從容應對市場競爭。其次,成本管控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及部門間協調能力。由于成本涉及生產、加工、銷售、人力等諸多方面,做好成本管控可以積極帶動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加強各職能部門聯系,提高部門組織協調能力,降低企業內部協調成本,增強企業生存能力。再次,做好成本管控可以提高企業生存能力,立足于市場競爭。做好成本管控,意味著企業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市場,增加銷售,獲取利潤,促使企業形成良性循環,企業家有干勁,員工有上進心,產品有競爭力,立足、發展于市場競爭中,做好了成本管控,也就從根本上提高了企業的生存能力。
二、企業成本管控存在的問題
實務中,由于成本管理人員水平存在差距,成本管控存在著諸多問題,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困難。
(一)料工費價格上漲,成本增加
首先,全球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原材料、人工費等價格全線上漲。在全球市場經濟低迷的今天,貨幣貶值已然成為大家普遍認可的事實,貨幣貶值導致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最終導致原材料、人工費、制造費用的上漲,商品成本上行,利潤減少。其次,受供求關系的影響,料工費上漲。市場上商品供不應求時,原材料的價格將會上漲,而招工、用工困難會使企業付出更多代價,人工成本增加,水、電、氣等主要能源的市場供應短缺,也會導致成本上漲,另外機器設備、先進技術的投入一般也較大,分攤到會計期間的折舊或攤銷也很大。再次,企業議價能力差,采購成本高。企業采購時未形成集中采購,分量采購導致單位成本高,最終都會引起成本上漲、利潤下降。最后,采購無預算或執行差,采購的貨物或服務與實際需求不匹配,導致資源短缺或浪費,盲目采購、緊急采購,導致采購成本高,原材料積壓,最終形成呆滯料,擠占企業的流動資金。
(二)人員配置不合理,成本核算觀念落后
首先,成本核算人員業務能力有限,理論水平不達標,不能準確核算出產品成本。成本核算人員數量不夠,成本核算壓力大,不能準確、及時提供產品單位成本,影響到產品單位價格的制定,對于產品盈利與否也就沒有準確的把握,單位成本的捉摸不定,影響產品的銷售和市場競爭戰略的展開。其次,管理觀念落后,不能順應市場變化。只關注于內部成本核算,一味強調開源節流,未體現與外部需求的聯系,只局限于成本費用的降低,滿足于短期的得失,未能放眼于企業全方位、長期的發展經營。成本管理觀念落后,市場變化迅速,對成本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成本管理觀念或成本管控人員的技能不能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制約了企業的生存發展。再次,生產管理員、統計員與保管員崗位缺失,不能滿足產品生產流轉過程中的銜接需要,數據的傳遞缺乏時效性,成本費用的歸集與分配不能滿足及時性的信息質量要求。最后,采購人員、銷售人員與財務人員溝通不到位或溝通障礙,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信息不通暢,成本核算混亂,成本核算能不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三)產品技術含量低,生產工藝落后,成本高
首先,產品技術含量低,進入門檻低,產品容易被模仿,導致大量的競爭者涌入,競爭者數量增加,產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產品利潤降低。其次,生產工藝落后,產出效率低,相同的耗費生產出的產品少,轉化效率低,相應的單位成本高。最后,產能落后,污染嚴重,使用被淘汰或者即將淘汰的生產設備,不能滿足國家節能減排及綠色環保的要求,公司可能面臨巨額的罰款甚至倒閉。
(四)料工費涉及廣泛,成本分攤計量不合理
首先,BOM(物料清單)配置不合理,不準確。BOM清單關系到各個生產步驟原材料種類與數量的匹配,這一環節不準確,會影響到匹配的原材料,作為制造業,原材料占生產成本的50%~70%,對成本的關鍵性顯而易見。其次,在產品與完工產品分攤不準確。在實務中,企業普遍忽略在產品的料工費的占用,把料工費的耗用全部分攤至完工產品中去,導致完工產品單位成本高,單位成本高、定價高,市場競爭力差。再次,制造費用與期間費用匹配不正確。制造費用與期間費用概念混淆,或費用的分配較為隨意,影響到單位成本的核算及產品毛利潤的核算,將部分制造費用歸集到期間費用中,會降低產品單位成本,增加毛利潤,將期間費用歸集到制造費用會提高單位成本,減少毛利潤。
(五)資源配置不合理,資源浪費嚴重
首先,生產工人與管理人員數量和企業產能不匹配。生產工人數量多于實際需求,導致生產效率低下,人力資源浪費,由于作業不熟練等原因造成產品產出少,在相同的時間里,產出的數量少,單位人工成本就會上升。管理人員數量多于實際需求,層級過多,導致協調成本增加,效率低下,制造費用升高。其次,固定資產的使用頻率低,產能未能飽和。固定資產的數量超過產量需求,產出效率低下,產能不飽和,造成產能浪費、資源浪費。最后,水電費、機物料等管控不嚴格,領取隨意無監管,造成資源浪費,成本增加。
(六)成本管理意識薄弱,內部控制不健全
首先,成本管理管控意識薄弱,觀念落后。管理層及生產人員對成本管控意識只體現在局部,未能就成本的整體運轉給予足夠的認識及重視,成本管理的觀念還停留在賬面上,未能從根源上解決成本管控問題,成本管控意識片面化,局部化,成本管控短期化,未能長遠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其次,成本監管不到位,導致成本失控。成本管控體系混亂,缺乏有效的監督,對于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日益月累,形成惡性循環,成本管控成為制約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大障礙。再次,預算體系缺失,生產無計劃、采購具有盲目性,造成存貨積壓,形成呆滯料,長此以往,難以消化,占用過多資金導致資金流通困難。最后,內部控制缺失,缺乏有效的監督,成本管控體系混亂,成本流轉不暢通,成本核算滯后,呈現控制失效、監管失效的狀態,不能滿足企業生存運營需要。
三、加強企業成本管控的措施
針對企業生存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企業要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以便對成本管控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為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夯實基礎。
(一)提高成本管控意識,建立健全內部控制
首先,從思想上提高成本管控意識,淘汰落后成本管控觀念。管理層要拋棄成本管控片面化、短期化的落后思想,從企業的各個層面加強成本管控觀念,上到管理層下到普通職員,從企業內部延伸至企業外部,從短期化拓展至長期化,從管理化上升至戰略化,全方位、成體系加強成本管控意識,企業要有目的性地引入先進管理方法,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加強文化交流,從思想上武裝好,力求從思想上產生根本轉變。
其次,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緊抓落實。企業要逐步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將成本管控制度落實在紙面上,做到有章可依,有章所依;從邏輯體系上梳理出適合企業生存發展的成本管控制度,明確責任,為成本管控理清思路,以便于成本管控的落實與跟蹤,逐漸形成成本管控免疫體系,提高內部控制自愈能力。
再次,企業要淘汰只知節約成本、減少支出的片面思想,順應市場競爭的需求,綜合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合理利用邊際貢獻及邊際效用,開源節流,不但要減少不必要的成本費用,還要注重新的成本費用的支出帶來的相應利益增長,長遠考慮。
最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理論上武裝頭腦,順應市場變化,及時改進成本管控體系,在實踐中緊抓成本管控,適時更新成本管控運作,逐漸形成良好氛圍。
(二)做好預算管理,嚴格控制成本
首先,做好預算體系管理,有計劃性的采購,根據銷售定產量,生產匹配銷售,避免盲目采購、盲目生產,逐步提高預算管理在生產運營中的有效性、準確性,適時調整預算管理,讓預算體系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讓企業在預算管理中能夠受益。其次,從源頭上把控料工費,切實增加企業的議價能力,增強企業采購談判能力,穩定料工費采購成本及質量,避免緊急采購、臨時采購,將采購納入生產計劃進行有效、科學化的管理。再次,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節約水電費,提倡節水、節電、節能,制定相應的鼓勵及獎勵措施,評選能源節儉標兵,樹立典型人物,號召大家向其學習,多方位展現對成本節約的重視程度。同時,做好機物料、低值易耗品、周轉材料等輔助物資的登記、使用、備查工作,監督部門定期檢查機物料等的使用管理情況,謹防多領、冒領,嚴格把控制造費用。最后,鼓勵全員參與成本管控工作,人人都是成本管理員,提倡并鼓勵勤儉節約,形成良好的氛圍,養成良好的成本管控習慣。
(三)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科技含量
首先,改進生產工藝,科學合理的生產工藝能夠提高產品合格率,降低產品殘次率,生產出更多的合格產品,相應的單位成本就會降低,改進產品生產流程,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提高機械化、自動化在生產中的應用比例,用科技代替人工,實現技術革命。其次,采用高科技,運用先進設備,獲得更多的利潤。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引進先進的設備,增加行業進入難度,加大進入門檻,減少競爭者數量,相應的高科技產品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及時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及生產設備,增加產品模仿難度,從技術上拉開差距,規避污染、排放帶來的負面效應,盡可能地從技術和設備方面降低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最后,加大研發力度,培養研發人才,成立穩定的研發團隊,建立研發管理體系,能夠源源不斷產出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獲取超額利潤。
(四)優化人員配置,改善人力資源質量
首先,管理層要重視人才的引進工作,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采取切實可行的招聘、培訓、培養制度引進成本管控人才,想方設法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讓人才在企業的發展中發光發熱,為成本管控提供人才助力。其次,合理改善人員結構,落實績效考核制度,嚴格把控人員管理。重視培養有上進心、忠誠可靠、勤勞務實的人員,制定良好的晉升制度,加大培養力度,讓員工有干勁、有希望;及時淘汰不滿足生產需求、懶散、缺乏上進心的人員,在人員方面盡可能形成良性循環,適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設置合理的獎懲制度,招聘熟練工人,對員工及時進行培訓,對殘次品進行再加工利用,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再次,做好工人的招聘、續約工作,尤其是熟練工的留用工作,加大對員工新技能、新技術、新設備的培養力度,盡快把握住新鮮事物帶來的機遇。最后,精簡編制,減少管理人員級次,裁減冗余人員,充分利用好人力資源,避免人力資源浪費,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力,發揮人力資源能動性,減少人工成本支出。
(五)做好分攤分配工作,據實改善成本構成
首先,優化BOM清單,使清單能實際反映出產品各個環節與步驟實際的材料消耗,根據生產工藝的改進,適時調整,以反映材料的實際消耗。其次,采用科學、合理的及滿足企業生存需求的分配方法分配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成本耗用,包括原材料、人工與制造費用的分配,做好合理、準確。再次,準確劃分制造費用與期間費用,正確區分制造費用與期間費用的概念,加強制造費用與期間費用的溯源跟蹤,根據誰收益誰承擔原則,正確匹配到相應的費用中,避免成本費用分配的隨意性,真正做好成本費用的分配與分攤。
四、結束語
成本管控作為企業生存運營的根本,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做好成本管控,摸清成本,對企業的盈利狀況有所了解,至關重要。企業競相采用先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引入高端人才以提高生產效率,以期降低成本,獲取更多的利潤,不但有利于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對企業市場競爭帶來巨大的益處,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氛圍。因此,要重視成本管控,做好成本管控工作,以便實現企業盈利目的,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助力企業騰飛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艷閣.企業成本管控存在的瓶頸及突破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21 (30): 27-28.
[2]姜黎明.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與管控的探討[J].納稅,2021 (20): 151-152.
[3]楊明.中小企業成本管控的現狀及改進建議[J].大眾投資指南,2021 (13): 171-172.
[4]蔣茜.制造業采購成本管控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1 (12): 167-168.
[5]張瑜.企業成本管控研究[J].財富生活,2021 (12): 50-51.
[6]謝輝.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財經界,2021 (17):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