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佳琪 黃詩涵
摘 要:壟斷是一種特殊的經濟現象與市場結構,指的是一個行業里出現了一個特別強大的公司或企業掌控了整個交易市場,一般可以分為賣方壟斷和買方壟斷。在資本主義社會發達階段時期,壟斷這種特殊的經濟現象尤為突出,也曾經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壟斷的存在也抑制了正常的市場競爭,對于經濟的持續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列寧曾經指出過,當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自然而然的就會走向壟斷。就我國經濟當下發展現狀來看,現存的大量壟斷企業憑借其壟斷地位獲取暴利,已經引起人民群眾的重視,這不僅對我國經濟發展有產生巨大影響,也一直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領域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壟斷問題是我們必須要面和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主要從馬克思主義壟斷理論來分析我國的壟斷問題。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反壟斷
一、壟斷和馬克思主義壟斷理論
(一)壟斷概述。壟斷是一種特殊的經濟結構,尤其是指少數的大資本家為了實現共同控制某個產業的經濟活動從而獲取高額壟斷利潤這個目標,而實施的一種經濟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壟斷企業可以在市場上保證它對于某個行業的掌控,從而使得其他企業不能進入這個行業當中來。壟斷是從政府保護主義的自由競爭當中產生的,在自由競爭階段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必然會采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一些特殊的管理方式,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將市場把握在自己的控制當中,排擠和吞并其他小企業,使自己在行業當中一家獨大。
(二)馬克思主義壟斷理論
1、馬克思主義壟斷理論的概述。馬克思對于資本主義世界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對于壟斷現象也有著自己的見解。馬克思、恩格斯及列寧都通過了大量的研究,對資本主義壟斷的形成和它所產生的效應作出了全面的闡釋,再經過不斷的豐富與發展,形成當下的馬克思主義壟斷理論。在馬克思的作品《資本論》當中,體現了馬克思關于壟斷的諸多論述,在《資本論》的第3卷,他詳細的介紹了壟斷主義,他在書中寫到:“就出售來說,沒有任何自然的或人為的壟斷,能使立約雙方的一方高于價值出售或是一方低于價值拋售。我們把偶然的壟斷看成是那種對買者或賣者來說由偶然的供求狀況造成的壟斷。”
2、馬克思主義壟斷理論與競爭的關系概述。在馬克思的資本積累理論中最早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壟斷理論,之后被各個時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壟斷理論進行了不斷的豐富和發展。馬克思曾在《資本論》中對資本的積累做了大量分析和論證,最終得出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大多是使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同勞動者越發分離。恩格斯也指出:“競爭建立在利害關系上,而利害關系又引起了壟斷。”因此可以得出:壟斷使源于競爭的,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進而到達一定程度就必然會引起壟斷。但是在壟斷產生后,競爭并沒有消除,兩者保持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關系,共同發展。
馬克思認為壟斷并非只是一成不變的,從歷史的層面來分析,可以將壟斷分為封建壟斷和現代壟斷。壟斷和競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馬克思認為壟斷其實并不排斥競爭,而是和競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某種情況下壟斷和競爭同樣可以相互轉化。壟斷者是市場競爭當中的勝利者,因為他們只有在競爭當中獲取勝利才能夠生存下去,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不斷取得勝利,必然會成為行業的壟斷者。
3、馬克思主義關于壟斷的理論。馬克思壟斷理論主要是通過對壟斷的形成以及壟斷和競爭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它的目的并不是分析壟斷本身,而是在于揭示壟斷對于現實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認為壟斷具有兩種屬性,即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和對社會發展的消極作用。壟斷的積極社會作用在于在某些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壟斷可以整合行業力量,對不同行業分別進行整體規劃,推動各個行業的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壟斷也會產生消極作用,控制生產和流通,控制市場的價格,損害中小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導致各種社會矛盾的發生。
二、我國的壟斷問題現狀
(一)我國產生壟斷的原因。壟斷大多都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因此,我國的壟斷現象相對于傳統的壟斷是有所不同的,因為我國的壟斷問題不是因為市場競爭產生的,而是由計劃經濟體制發展而來的。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根據我國當時的具體情況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所有的企業都是在國家的統一調配下進行生產與經營,所以整體就是一個巨大的壟斷形態。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壟斷形式發生了變化,可以分為行政性壟斷和經濟性壟斷。行政性壟斷是國家利用政治權力對一些行業進行管控而形成的壟斷,經濟性壟斷則是某個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從而掌控整個行業的現象。經濟性壟斷一般有兩種原因造成的,一是政府的管理,是指政府沒有建立健全的法規,或者在管理當中出現了問題,另一方面是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自發發展壯大形成的壟斷。
(二)壟斷的二重性作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回引起競爭和壟斷的產生,兩者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因此就得出了壟斷的二重性作用:既有積極促進的作用也有消極阻礙的作用。從積極促進方面來看,壟斷黨的產生不僅有利于規模經濟發揮出巨大優勢,也有利于高科技領域的創新開發。不僅如此,與中小企業相比而言,壟斷企業有著更強烈的發展動機和革新技術的能力來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反觀消極的一面, 壟斷的產生就會導致競爭受到抑制,從而會阻礙技術進步;在壟斷條件下形成的賣方市場、消費者福利和整個社會福利都將難以提高。
(三)我國壟斷企業的作用。壟斷對于經濟發展來說是有著一定作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壟斷都是有作用的。我國經濟當中存在的壟斷現象有行政性壟斷和親基性壟斷其中,行政性壟斷是國家根據市場的發展狀況,對一些企業作出的安排,這種壟斷對于國家的發展和市場的穩定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經濟性壟斷大部分都是有為企業追求更大的利潤,從而造成了這種壟斷,他的存在違背了市場發展的規律,不僅不會給社會帶來任何好處,甚至會阻礙市場的發展。
(四)對我國壟斷問題的啟示。在解決我國壟斷問題方面,首先馬克思主義的壟斷理論應當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理論依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在不斷探索和完善當中,需要竭力維護競爭,構建有效安全的競爭秩序,從而反對一切阻礙競爭的壟斷行為,但在反壟斷的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的規模效益還沒有顯現出來,許多產業的規模都還相對較小,還需要大力發展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這就要求我們在反壟斷時一定要慎重,要精準把握壟斷的積極作用,要把握反壟斷的尺度,要區分規模經濟和壟斷,要把著重點放在對壟斷行為的制裁上。歷史在前進,社會也在不斷向前發展,經濟發展中也會不斷出現新的挑戰和難題,曾經的壟斷理論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很多方面也顯示出了不足,需要我們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因此,對于西方學者研究的合理成分應當充分借鑒和采納,再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和時代北京,不斷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的壟斷理論,不斷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三、總結
壟斷對于經濟的發展有利有弊,國家對一些特殊行業進行壟斷管理不僅可以可以維護市場的穩定,也可以更好地推進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但是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的巨額利益,而對市場進行壟斷操控,這樣做不僅會破壞市場的機制,還會對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損失。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的時期,因此在市場上依舊存在著許多對于市場和經濟發展有害的壟斷行為。為了解決這一現象,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理念,用馬克思主義壟斷理論來對市場進行正確的規范與引導,促進我國經濟的正常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7-22(2).
[2]孟芊. "壟斷概念辨析."當代法學000.005(20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