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燕
摘 要:《液壓與氣壓傳動》是一門相對而言有難度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從五個方面探索該門學科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液壓傳動;氣壓傳動;職業教育;教學方法
《液壓與氣壓傳動》是數控類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是數控發展的的一個分支。職業教育以培養應用型、實用型人才為目標, 所以機械類和數控類專業必須重視《液壓與氣壓傳動》的教學。但此門課程以其自身特點,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收效甚微。基于此點,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就《液壓與氣壓傳動》的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深入了解現在職業教育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狀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學習方法、興趣愛好等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現在中職教育學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的基礎知識相對較差的十六七歲的初中畢業生,而且水平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他們一是沒有生產實踐經驗,二是缺乏機械制造、使用的感性認識,普遍感到教材內容生疏、枯燥無味,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針對學生這些具體情況,教師首先應明確課程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合理分析和處理教材,在教材的組織選用上要有一個梯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使學生感到難學而望而生畏,失去學好該課程的信心。并且對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這就要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把握講授內容的范圍、深度和廣度。
二、聯系實際,歸納總結
基本概念和術語多, 是《液壓與氣壓傳動》這門課程的一大特點, 大量抽象的名詞和概念,涉及的內容廣,而缺乏直觀性,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很難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和名詞,有些概念和術語之間差異很小,而且出現在課程的開始,這在學生學習這門課程之初就形成一個攔門虎。這門課程來自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所以在周圍熟悉的環境能找到原型,因此在教學中從生活中所熟識事物談起,由具體到抽象、由淺顯到深入、由已知到未知的辯證過程進行講解,由一個淺顯的事物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同時注意概念的歸納總結,相近術語的區別和聯系。
三、重視實驗,以用而教
《液壓與氣壓傳動》是數控類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因此教師有意識地帶領學生進行觀察和注重動手能力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建議學校開設相應的實驗課程,讓學生從感性過渡到理性認識,從觀察到實踐,從中獲得的知識往往更深刻,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摸索與體驗,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不足,既弄清了原來模糊的概念,又突出了所學內容的實踐性、應用性、操作性。在實驗的進行中模擬工廠的實際任務,讓學生以一個質檢員的角色投入到實驗中去,這樣不僅使學生得到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有培養了學生興趣和知識遷移能力。
四、互動教學,提高興趣
《液壓與氣壓傳動》中關于系統的設計等內容,應用性很強,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而這部分內容今后從事設計工作尤為重要。因此需要精心準備典型的實例。在實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由簡到繁,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看似抽象的知識也生動起來,從而提高了課堂效果。
五、電腦教學,寓教于樂
《液壓與氣壓傳動》中很多內容需要用大量的圖形來描述,對于課堂中來畫這些圖形是很浪費時間的,并且傳統的授課方式由于沒有動態的演示,學生聽課不知老師所云,造成老師在講臺上大講,學生在課桌上昏昏欲睡,效果非常差。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建議《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 利用CAI 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以:“演示+操作+講解”的新的授課方法進行講授。用各種視聽教學手段,將難以在傳統教學方式下動態演示的知識得以展示,使教學過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極大地豐富和擴展了教學內容,使教學更具有直觀性、生動性、趣味性。
六、小結
液壓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切實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過渡到“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建立起知識和能力個人結構。結合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選擇一套適合的教材,教師全面掌握教材,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篩選出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組織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輔助教學軟件,把理論和實驗操作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理論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論。這樣《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才能教好、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