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者基于幼兒的興趣,開展了“多媒體技術+陀螺”線上項目式學習活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精心策劃、準備,在實施過程中對材料深度挖掘,實現了家長、幼兒和教師的共同研究。該項目中的研究者依托線上平臺,始終關注兒童體驗,有效使用資源,促進家園合作育人。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線上學習;深度學習;陀螺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8-0092-02
引 言
基于班級幼兒的興趣,本研究依托線上技術,以小組、集體討論等形式進行“陀螺”系列課程探究。教師采用“項目式思維”開展陀螺主題活動,為幼兒提供更為廣闊的探索空間。在陀螺線上項目式學習中,教師基于對幼兒的觀察和解讀,以問題為導向,提供相應的支持,形成生成式的教學模式。
一、項目緣起
(一)關注幼兒興趣點
一名幼兒在溫情連線中分享了自己玩陀螺的經歷,點燃了同伴的探究欲望,大家爭先恐后地敘說著自己玩陀螺的經驗,并在此過程中提出了很多探究性問題。
(二)解讀兒童發展需要
陀螺歷史悠久,制作簡便,玩法多樣,符合大班幼兒發育特點、發展現狀和需求。教師采用“項目式思維”開展陀螺主題活動,引導幼兒以陀螺為創造經驗的聯結,通過材料重構與互動感知陀螺特性,在不斷探究中遷移經驗,獲得深度學習體驗。
(三)適應信息化時代
線上項目式學習可以很好地利用在線資源,改進教學方式,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發揮幼兒和家長的主動性。但依舊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育者對線上教學進行深度審視。
二、項目設計
雖然教學在形式、手段等方面發生了改變,但教育的核心任務仍然是以幼兒為主,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在陀螺線上項目式學習中,教師更多是基于對幼兒的觀察和解讀,以問題為導向,提供相應的支持,形成生成式的教學模式。
三、項目實施
項目化學習強調以問題作為主線貫穿整個項目主題,從幼兒的實際問題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來創設項目情境,鼓勵幼兒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第一階段,話題討論:到底有多少種陀螺?
在連線中,一幼兒向同伴展示了自制的新玩具——紙陀螺,大家對此展開熱烈討論,并暢談起各自的經歷。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對陀螺極有興趣,就“生活中我所知道的陀螺”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度的分享交流。幼兒把探索所得借助企業微信進行圖片分享,暢談陀螺的“前世今生”,認識各式各樣的陀螺,了解陀螺的不同玩法。整個過程,幼兒興致高漲,掀起參與陀螺競技的熱潮。
第二階段,線上游戲:誰的陀螺更厲害?
隔著屏幕,我們進行了一場線上陀螺挑戰,看一看誰的陀螺堅持得最久。幼兒們躍躍欲試,想一較高下。不服輸的幼兒在失敗后,重新調整陀螺進行加試賽。“常勝將軍”培培向同伴分享自己轉陀螺時的動作技巧——大拇指和食指緊緊地握住陀螺的軸柄上端,快速地旋轉。幼兒重新調整后,驚喜地發現將陀螺重心放低可以讓陀螺轉得更久。比賽慢慢地變成了經驗分享,幼兒們觀察、模仿、學習彼此的經驗,不斷地改進陀螺旋轉技巧,由個體經驗逐漸轉化為集體智慧。
第三階段,階段探索嘗試:陀螺都是圓的嗎?
幼兒們制作的陀螺多半是圓形的,樂樂的方形陀螺引起了其他幼兒的好奇:“除了圓形陀螺,其他陀螺能轉起來嗎?”教師由此布置線下親子探究任務,幼兒和父母一起大膽猜想、設計表格、實驗比較、記錄,發現不但各種形狀的陀螺都能轉起來,而且隨著旋轉速度的加快,轉起來的形狀更趨向圓形;他們還發現陀螺轉動時間長短和形狀有關系,圓形一般比其他形狀持續轉動時間更長。
第四階段,拓展延伸:要是陀螺轉起來?
正值世界讀書日,全班舉行了線上親子閱讀會,約定時間,在群內實時互動,以“家園合作,聽做結合”模式共讀繪本《要是陀螺轉起來》。圍繞著繪本中的挑戰,群里發起了“一次到底能轉幾個陀螺”的挑戰,并嘗試更多民間經典游戲。
四、項目反思
“多媒體技術+陀螺”項目式學習讓幼兒的學習和真實生活建立起聯系。教師依托信息技術開展項目式學習,巧用線上工具,關注兒童體驗,結合家庭指導,使學習與生活真實結合。同時,教師要對線上項目式學習的實施做到“新”中有數[1]。
(一)巧用線上工具,讓問題探究真實可循
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改變,也讓教育更具有變化性和挑戰性。比起全班面對面的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微信聊天和企業微信會議的功能,能夠更高效地實施以小組形式協同開展的項目研究,更為聚焦、關注幼兒個體發展情況。線上微信讓小組間幼兒對話的觀察和記錄變得更為便捷和明晰,教師應敏感地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記錄、了解和梳理和記錄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借助圖片、故事、視頻等數字化學習資料參與幼兒話題的討論和研究。教師可以通過對分工合作、討論分享、實踐操作、家長參與等途徑的分析,讓幼兒主動參與項目式學習,促進幼兒的學習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關注兒童體驗,讓線上學習真實發生
在線上隔屏相“望”,遠的是師生間的物理距離,近的是真實感受的心理距離。教師在線上項目式學習中要拉近幼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與距離,讓幼兒和真實生活更進一步,精心選擇、設計操作性強、簡單有趣的小任務,如陀螺材料的探索等,并靈活運用線上信息技術,通過討論分享、親身實踐等方式,增強幼兒的居家生活體驗。
(三)結合家庭指導,讓家園合作真實結合
幼兒和家長對項目主題式學習具有同樣重要的價值。教師要積極關注、努力提高線下親子活動的質量,適時提出對居家生活和在線學習的指導。教師可通過布置簡單的親子任務,如“陀螺旋轉形狀”親子實驗,提供專業的學習引導,如親子閱讀前的指導;還可提供居家生活指導,如經典親子游戲運動等,實現家園合作。
結 語
項目式“線”學“線”玩陀螺,緊密結合家庭教育,將陪伴時光化被動為主動,使“延”學變“研”學。教師可通過布置簡單的親子任務,提供專業的學習引導,提供居家生活指導,實現家園合作。
[參考文獻]
楊艷.新時代背景下幼兒線上教育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2021(03):12.
作者簡介:王倩茹(1994.5-),女,江蘇南京人, 任教于南京市濱江幼兒園,二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