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德孜·葉爾蘭
摘 要:學齡前教學過程中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非常重要,不僅能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還能保證教學具有趣味性,為少兒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還能寓教于樂。本文從游戲教學出發,具體闡述了游戲教學的作用,對目前幼兒游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對幼兒園游戲教學的應用研究進行了論述,目的是提高游戲教學的效果,進一步深化幼兒園的教學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游戲教學;幼兒園;意義;措施
對學齡前幼兒開展教育工作,對幼兒的思想啟蒙和心智開發非常重要。由于幼兒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十分有限,教師采用講解教學的方式,不僅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不利于幼兒成長。通過實施游戲教學,可以為幼兒提供學習幫助,為新時期幼兒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效提升幼兒教學的質量效果。同時,教師將游戲融入幼兒教學工作中,能夠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幼兒教學工作,保障幼兒園教學工作的質量水平。
一、游戲化教學的特征
(一)嚴肅性。游戲化教學必須具有嚴肅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順利進行,才能保證游戲者能夠嚴肅對待所參與的游戲活動,保證游戲活動能夠朝提前設計好的目的方向進行。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自身的嚴肅性不能代替游戲的嚴肅性,否則就會違背了游戲教學的目的和規則,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創新性。游戲教學必須要不斷進行創新,保證其能夠形式多樣豐富。游戲教學不是封閉不變的結構循環,而要通過不斷創造來實現創新。新時期幼兒園開展的游戲教學要通過教師自身進行創新,還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特點及外在因素來創新游戲活動。
(三)自由性。幼兒園開展的游戲活動都是輔助幼兒教學工作,因此,自由行是游戲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游戲中讓幼兒作為主人,才能使幼兒釋放天性,在游戲體驗中愉快成長。但是游戲的自由并不能混亂無序,必須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科學地實施游戲活動,才能保障游戲教學效果。
二、游戲教學的作用
(一)增強幼兒體質。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幼兒園是一個關鍵階段,各種游戲活動能夠保證幼兒日常的活動量,還能促進幼兒協調能力達到鍛煉,保障幼兒體質得到增強。幼兒游戲中含有大量技巧性運動內容,包括跑步、投擲、爬行、攀登等運動項目,可以提高幼兒自身的身體機能,還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除了體育游戲,在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引入繪畫、手工等益智游戲,不僅使幼兒手指靈活性得到鍛煉,還能促進幼兒飼喂能力和想象力的發展,開發幼兒智力。
(二)促進兒童間的情感交流。游戲教學對幼兒來說,不單是一種游戲,還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通過游戲活動幼兒之間能夠實現良好的溝通,同時還增強了幼兒間的情感交流,培養幼兒分享和謙讓等良好品德,充分發揮游戲教學對幼兒的情感教育。此外,通過游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幫助幼兒之間建立良好親密關系,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三)提高幼兒自身的認知能力。在幼兒園實施的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在園內的校園生活,還豐富了幼兒學習的知識內容,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這一教學目的。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知識探索,按照游戲規則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開動腦筋獨立思考,最后參與實踐。能夠最大限度的培養和開發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游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在教學中游戲元素應用不充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國當前的幼兒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壓力,大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的未來,希望幼兒園對幼兒搞好銜接小學知識的教育,導致幼兒園開展的教學活動很大程度上存在過度超前的現象,加大了幼兒對小學知識的學習壓力,使游戲教學的初衷逐漸遭到放棄。盡管在幼兒教學中還提倡游戲教學法,但也只是成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過多的增加了知識內容,影響到設計游戲元素和開發益智游戲[1]。
(二)游戲教學不能完全適應教學需求。我國當前的幼兒教育的發展較為迅速,但在教學資源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已經滯后于教學發展的實際需求。大多數幼兒園開展的游戲活動還采用“老鷹捉小雞”和“丟手絹”等傳統游戲,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不能將幼兒教育和游戲活動密切融合,不能充分發揮游戲教學應有的價值和作用。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游戲教學可以考研幼兒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學習掌握新知識,創新和探索游戲教學方式,滿足幼兒教育發展的需求。
四、游戲教學的應用研究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幼兒園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幼兒游戲教學觀念,將文化知識融入幼兒游戲教學活動,保證幼兒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在具體游戲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游戲活動為幼兒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開發幼兒的創造才能,滿足幼兒教育的實際需求。
(二)挖掘生活中的游戲資源。在日常幼兒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在設計游戲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身心發展特點和生活經驗等多種內容,充分挖掘生活中與幼兒相關的游戲素材,科學設計適合幼兒的游戲活動來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游戲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能夠通過游戲活動實現想象和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目標,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如幼兒教師在創新教學游戲時,可采用動畫游戲的教學方式的教學方式,使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游戲活動,有利于順利開展教學活動。
(三)善用民間傳統的游戲活動。我國傳統的民間游戲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簡單性,將其引入幼兒游戲教學工作中,增強幼兒體驗民間游戲的同時,還能培養幼兒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民間傳統游戲來源于群眾生活,與幼兒生活也密切相關,因此,在幼兒教學活動中引入傳統民間游戲能夠使幼兒貼近現實生活,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教師在開展民間游戲活動時要保證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時間,教師在安排游戲教學時既要有靈活性,還要保證游戲教學具有豐富性,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能夠保持心情愉快,在課余時間,組織幼兒積極參與跳皮筋和跳馬等一些傳統游戲,使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得到發展。幼兒園在安排游戲教學時,教師必須保證游戲教學的安全性,才能保證和提升教學效果。
(四)保證游戲活動的多樣性。幼兒園在實施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開發出的游戲要具有多樣性,才能保證游戲教學能夠多元化發展,使幼兒能夠對游戲活動產生濃厚興趣,同時還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課堂設計時,要盡量將游戲活動融入課堂,保證幼兒通過課堂游戲理解相關知識,同時還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通過教師合理設置游戲教學過程和內容,不僅加深了幼兒對課堂游戲教學活動的印象,還能培養幼兒的記憶和想象能力,促進其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五)創新游戲模式。幼兒園在實施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就會使幼兒的心理產生疲勞,會降低幼兒的主動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根據幼兒自身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想象力,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不同的課堂游戲活動,深入挖掘各種幼兒教學游戲,避免重復利用單一的教學游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和結合實際情況采用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正確把握幼兒的心理。此外,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危險系數和合理活動量,保證游戲教學活動的安全性。如教師可組織幼兒實施圖案繪制和板報制作等活動,培養幼兒親自動手進行實踐的能力。還可組織幼兒開展講故事、話劇表演等口語活動,促進其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五、結語
對幼兒來說,幼兒園是非常重要的啟蒙教育階段,對幼兒的行為習慣和身心發展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成長特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對幼兒開展游戲教學活動,組織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和語音表達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實現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沈敏燕. 淺析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中游戲的運用[J]. 山西教育:教學版, 2017, 21(5):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