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穎 謝麗麗
摘 要:生態翻譯學是從生態視角對翻譯進行的綜觀的、整體性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將其運用到具體的翻譯實踐之中。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度融合,品類繁多的化妝品也涌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文從三維轉換視角出發,解析化妝品商標名的漢譯,以求對促進化妝品商標名的翻譯有所裨益。
關鍵詞:生態翻譯學;三維;化妝品;商標名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的深度融合,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飛速發展,各類商品急速涌入,對人們的吸引力、誘惑力大大增強。其中值得一提的非美妝產業莫屬,在品類繁多的美容產品中如何挑選出最適合的產品,商品名在一定程度上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對化妝品商標名翻譯的研究大都是基于西方的一些翻譯理論,如目的論、關聯理論等,就生態翻譯學作為理論基礎的化妝品商標名翻譯較少。本文擬從生態翻譯學的視角對部分化妝品商標名的漢譯進行分析,以豐富作者認識。
二、理論基礎
生態翻譯學是由中國學者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翻譯理論,其把分屬于自然科學的生態學與分屬社會科學的翻譯學相融合,胡庚申教授提出的該理論從適應與選擇的角度對翻譯進行全新的概念界定,從翻譯過程中適應和選擇之間的關系著手對譯者的角色定位作了與過往不同的闡釋,從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適應與譯者選擇的視角對翻譯過程、翻譯原則、翻譯方法等開展了新的探索[1]。依據生態翻譯學,將一種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譯入語讀者能理解的語言,即實現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就像動物的遷徙或植物的移植,動物或植物必須適應新的環境一樣,譯文必須適應新的生態環境才得以生存和延續,否則,譯入語讀者無法理解翻譯作品的內涵,翻譯作品也無法在新的生態環境中流傳下來[2]。至此,以翻譯適應選擇論基礎的生態翻譯學基本理論框架體系初步形成[3]。
生態翻譯學認為,翻譯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系統[4]。且主張譯者要創造和諧的翻譯生態環境,如發揮主、客體環境,如讀者、譯者、翻譯文本等構成有機聯動的整體作用,達到譯者與翻譯生態的和諧統一[5]。生態翻譯學下和諧統一的標準,即譯文的評判標準是在“多維整合”原則下開展的,但根據長期的翻譯研究實踐,譯者通常也是根據語言生態、文化生態和交際生態這三大要點進行語言轉換,使譯文在譯人語的翻譯生態環境中達到語言、文化和交際生態的共生和長存,所以多維整合下的評議規范也就落實到三維轉換的翻譯方法上來[6]。
三、“三維”視角下看化妝品商標名翻譯
(一)翻譯中的語言維轉換。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是指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對語言表達形式做出適應性選擇轉換,也就是說在譯者進行具體的實際翻譯操作時,要特別注意源語與譯入語之間的語言維差異,根據英漢兩種不同思維方式和語言特點,對漢語譯文的字詞句進行適應性選擇,吻合漢語讀者的閱讀習慣、接受能力,從而達到吸引消費者的目的。
例1: ST: Kiss Me TT: 奇士美
“Kiss Me”為日本高端化妝品品牌,其產品尤其是其眼線筆深受中國女性消費者的喜愛。按照原文意思“Kiss Me”應譯為“吻我”,但考慮到中國消費者的接受能力以及雙[W]音在部分地區的發音中會拗口,故在漢譯是采用音譯,將其翻譯為“奇士美”,中文讀音與“其實美”相近,向消費者傳達購買我的產品其實可以讓你變美這一信息,既保留了源語的音節,又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心理。或有另一種解釋,“奇”發音為“ji”,則“奇”與“K”對應,“S”與中文“士”相對應,“Me”則與漢字“美”相對應,此種音譯不僅考慮到音律美,同時作為化妝品品牌名,還將其“美”的含義傳遞給廣大消費者。
例2:La Mer ST: 海洋 TT: 海藍之謎
“La Mer”旗下眾多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其定位為高端護膚產品。其源語為法語,是“海洋”之意,但在中文翻譯中將其譯為“海藍之謎”,此種基礎上,譯者既考慮到了源語的生態環境,又照顧了譯入語的生態環境。中國雖臨海,但屬大陸國家,不少人對海洋有著熱切的向往之情,譯文保留“海洋”對人們的羈絆,利用海洋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吸引力誘惑力并將其運用到產品名之上。除此,“謎”這個詞眼本身就有著強烈的誘惑力,令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海藍之謎”四字格的使用不僅讓產品極具誘惑力,也遵照了中國人喜用四字格或成語的說話方式。
(二)翻譯中的文化維轉換。化妝品商標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傳遞信息,刺激消費者與廣告受眾的作用,因此譯者在處理其翻譯時依據生態翻譯理論的文化適應轉換,應當重視對兩種語言文化內涵的解讀和相互之間的傳遞,以避免從目的語文化觀點出發片面的解讀甚至曲解原文,要使譯文適應目的語語言所屬的文化體系,達到文化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
例3:ST: L∧NEGE TT: 蘭芝
“L∧NEGE”為韓國品牌,在法語里,LANEIGE意味著雪。但在尊重各自的文化基礎上,巧妙的順應語言文化的差異,將其翻譯為漢語“蘭芝”。在中國文化中,蘭草與靈芝用來比喻高雅的情趣。宋代歐陽修在《答呂公著見贈》中寫到“四時花與竹,罇俎動可隨。況與賢者同,薰然襲蘭芝。”用“蘭芝”即可表達女性的高雅氣質也可傳達出女子蘭心蕙質、如芝如蘭的氣質。且靈芝為我國珍貴的中草藥,以其命名,可向消費者傳達化妝品極其珍貴之意。
例4:ST: Estée Lauder TT: 雅詩·蘭黛
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是美國護膚護發、化妝品和香水產品的制造商和營銷商,其旗下產品受到眾多消費者歡迎。“雅詩蘭黛”這四個字都體現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形容女子美好的最高形容詞,“略施粉黛足矣,高雅且清新”。例如在傳統文化里,雅一直是古人的追求的意境。是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的獨特的美學體系。除此,“黛”,本義是青黑色的顏料,在古代女子用來畫眉,其也是也是女子眉毛的代稱,并且還可指美女。且從隋唐時期開始,“螺子黛”這一畫眉顏料就深受廣大女性偏愛,以“黛”為名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又簡明地向廣大消費者表明其本質是化妝品屬性。
(三)翻譯中的交際維轉換。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強調譯者還應把握關注交際意圖,也是就是說原作者創作的交際意圖在譯文中是否正確體現并且準確傳遞給讀者。在此需要強調的是,生態翻譯學是以譯者為中心來選擇、適應轉換、傳遞信息的。
例5:ST: Christian Dior TT: 克里斯汀·迪奧(簡稱迪奧)
商標名多以二字至四字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平仄相間,使人印象深刻。原名“克里斯汀·迪奧”六字過長,為方便消費者記憶將其簡化為“迪奧”二字。且“Dior”在法文中是“上帝”和“金子”的組合,在法譯漢的過程中,譯者并沒有將其“上帝與金子的組合”之意譯出,而是直接音譯為迪奧,其音與“diao”同,而在漢語當中“diao”音有“厲害”之意,這也向消費者傳達了迪奧品牌的產品不僅質量可嘉,且消費其品牌產品就可使人滿足的意味,維護和保持了譯入語國家的消費者間的交際生態。
四、結語
化妝品商標名作為傳達產品信息和樹立品牌價值的方式,其翻譯或可直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需求。整合適應選擇度高的化妝品廣告商標名翻譯應該實現語言、文化以及交際維的適應性轉換,從而提高產品價值,提升經濟效益。在化妝品商標名的翻譯過程中,應注重譯文與原文各方面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 胡庚申. 生態翻譯學的研究焦點與理論視角[J]. 中國翻譯, 2011(2):5-9.
[2] 胡庚申. 對生態翻譯學幾個問題“商榷”的回應與建議[J].中國翻譯, 2014(6):86-89.
[3] 王寧. 生態文學與生態翻譯學:解構與建構[J]. 中國翻譯, 2011(2):10-15
[4] 胡庚申.生態翻譯學——建構與詮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80.
[5] 孫陽,侯桂英. 三維轉換視角下的商業廣告翻譯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5):153.
[6] 馬小越.生態翻譯學“三維”視角下看奧斯卡影片的譯名[J].海外英語,2017,(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