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利
摘要:在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的發展階段和認知規律,教師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創設生活學習場景,強化幼兒的學習體驗,構建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生活、學習能力的良好發展。學會生活意味著為兒童創造真實的、情景化的、基于行動的生活場景,選擇合適的生活體驗內容,并利用一系列育兒資源指導各種活動,如操作、互動、協商和體驗式學習,幫助兒童獲得直接的生活經驗,通過不斷的實踐體驗生活的美好,促進兒童心理和精神的不斷發展。因此,生活化體驗式教學在幼兒園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生活體驗活動;場景創設
幼兒通過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和實際操作來獲得生活經驗,他們喜歡通過自己的過程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幼兒的經驗場景與現實生活有關。幼兒園應根據兒童的生活需要、生活活動和生活實踐,為他們創設真實或模擬的體驗場景,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在真實、情景、行動的場景中進行操作、互動、協商、體驗等各種活動。幼兒如果經常在這樣的場景中進行實踐活動,他們的實踐能力也能得到增強,還能滿足其心理發展的需求。三至六歲的幼兒還處于智力、思維和語言的發展時期,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經常通過模仿的方式來了解自己和周邊的環境。他們也有參與社會互動的強烈需求,并在承擔特定的社會角色時,學習最初的行為規則,養成良好的習慣。由此可見,兒童早期教育對兒童人格的發展和塑造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一、幼兒園創設生活體驗活動場景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的心理發展還很稚嫩,不成熟,更喜歡他們感興趣和熟悉的東西。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方法,幼兒可以在他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探索和體驗他們的情感,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模仿和直接觀察現實生活是幼兒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通過使用基于生活經驗的方法,教師可以將兒童置于真實的生活環境中,讓他們在其中學習,并通過他們的言行傳遞習慣和行為規則,并應用于幼兒的生活中,并逐漸形成更穩定的行為模式。
(三)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教師在幼兒園運用體驗式教育方法時,不應照搬或復制現實生活,而應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原則進行一定的修改和還原。因此,體驗式教育活動是充分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實踐體驗,對幼兒的身心成長和技能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四)有助于增強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情感認知
在體驗式學習方法中,教師精心設計課程和情景,在設計學習情景時,積極創設生活情景,讓兒童在模擬的生活情景中體驗道德中的問題,通過真實的生活體驗和情感,增強他們的生活經驗,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提高生活技能。
(五)有助于提高幼兒教育的專業性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塑造兒童的行為和習慣,這是很主觀的。通過使用體驗式學習方法,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進行研究,了解如何計劃、創造和實施生活場景,以提高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和專業性。
二、幼兒園生活體驗活動場景的創設策略
(一)創設具有真實性的生活體驗活動場景
在創設生活體驗式場景時,必須注意確保真實性。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將兒童引入現實生活,通過體驗和了解現實生活來發展他們的知識、技能和情感。這意味著所創造的體驗式場景不是現實生活的縮影,而是現實生活的場景[1]。此外,在創造現實生活場景時,教師可以根據兒童的發展特點和功能水平進行修改,以適應現實生活的情況。例如,教師在為幼兒創設“小廚房”的場景時,可以根據幼兒的身高和年齡來調整臺面和櫥柜的高度,但要努力創造真實的空間配置和材料擺放,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真實的家庭氛圍,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二)創設具有個性化的生活體驗活動場景
體驗式生活場景的創設應與體驗式學習的內容緊密結合,讓幼兒在個性化的體驗式生活場景中獲得感動和快樂的生活體驗[2]。例如,幼兒園在為幼兒創設“綠色菜園”的生活環境時,不僅考慮到了要創設種植區,還應該注意到餐桌及周邊的一些小的細節的設計和創設,在餐桌上放置一塊鮮花桌布,在餐桌旁放置一個簡易書架等,從而為幼兒創設了花園式的生活環境。孩子們在互動和體驗的同時,享受著溫暖、舒適、個性和美麗的環境。
(三)給予安全、豐富的物質資料投放
物質材料是兒童進行體驗的前提和基礎。豐富而安全的材料是為兒童創造經驗的一個重要部分。這意味著,教師在創設生活實驗場景時應注意科學地安排材料。例如,關于上述的“小廚房”情景中,教師一方面要確保餐具、刀具、調料和食材等材料充足;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新鮮食材、必要的防護設備和醫療防護設備(如膏藥和棉條)等材料的安全性,以便兒童能夠以更真實和安全的方式體驗生活。
三、幼兒園生活體驗活動場景的實踐策略
(一)對生活體驗的內容進行科學選擇
首先,教學內容要充分符合幼兒的身心成長因素和認識規律。由于不同年齡的兒童有不同的操作和生活技能,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選擇內容。其次,教學內容的選擇也要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教學內容,如果教學內容是幼兒在生活中不經常遇到的,幼兒的體驗就會比較差,會影響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二)充分挖掘家長資源,提升體驗活動的有效性
家長資源是學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學習資源。在通過生活化體驗式教育兒童時,教師應注意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充分挖掘家長的資源,加深兒童的生活體驗。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包粽子”的活動時,由于教師人數有限,無法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因此可以邀請家長參與活動,家長和兒童通過合作獲得良好的生活經驗[3]。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組織這些活動,不僅可以通過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接觸和溝通來改善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增加了父母參與的生活體驗的真實性,提高了生活體驗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是一個接受教育的過程。通過生活經驗學習對幼兒的身體、心理和認知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教師需要在創造和實施體驗式生活情境的策略上做出一些改變,為幼兒提供一個更真實、更舒適的學習環境,增強他們的生活體驗。
參考文獻:
[1]鄭偉斌.農村幼兒園生活體驗活動場景的創設與實踐策略[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8):110-111.
[2]陳雪梅.幼兒生活體驗場景的創設與實施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2):220-221.
[3]吳愛冰.芻議幼兒園體驗式生活場景的有效創設[J].基礎教育研究,2021(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