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東科
摘要:各個小學在規劃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普遍存在活動模式缺乏多樣性、活動場地規模小、內容缺乏趣味性、學生參與度低等問題,本研究將會面向現存的這些不足,從優化大課間活動的角度入手來討論如何針對案例小學現實狀況對大課間活動進行規劃。
關鍵詞:大課間;文明校園;民族體育項目;感恩教育;
一般情況下許多學校所設計的大課間活動都以廣播體操、跑操等為主,這些活動在多樣性、趣味性等方面都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和期待,導致許多學生對于參與大課間活動的積極性較低。本研究將隆安縣第一小學作為研究案例,對大課間活動設計的優化方法進行討論,盡可能增強學生對于大課間活動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保障學生的活動時間,讓運動成為學生的良好習慣。本研究將“健康第一”作為理論導向,對傳統活動和組織形式加以改革,力圖將多種民族體育活動融入到大課間活動設計之中。
一、以“健康、快樂、文明、和諧”為全校體育課間活動的指導思想,創造理念。
以“健康,快樂,文明,和諧”為設計目標,在對大課間活動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首要考慮的要素就是學生的安全,要在這一前提下盡可能增加學生的活動量,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趣味活動之中實現身體和心理的均衡發展,改善學生的身體素養。
1.充分運用院校的場地和體育資源
因為學校內學生的數量多,但是體育場地和體育教師的供給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開展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學生的班主任教師承擔指導工作責任,并由體育老師對活動過程加以監督。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班級應當定期對活動的情況給出反饋,并且聯同體育教師共同對活動方案進行設計,為學生提供更為多樣的活動計劃。
2.分年級分項目開展大型項目,充分提升學生積極性
許多學校都會將廣播操、跑操作為主要的大課間活動類型,這些活動項目較為單調,也缺乏趣味性。應當將更多的民族體育活動融入到大課間活動規劃之中,設計與不同年級學生的特征相統一的活動策略。
3.打造完善的管理制度,實施分級管理
體育教師和上層共同制定管理方案,校長發揮主導作用,對體育教師進行分級管理,班主任、班委共同對大課間活動計劃予以落實和配合。應當打造更為完善的評估系統,將大課間活動情況納入到課程評估之中,教師要融合學生在大課間中的活動表現來為學生給出日常評價。
4.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機制,讓所有學生在安全環境中活動
在進行項目設計的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不能開展存在安全風險的體育項目。同時在場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做到定期檢查和更換,保障所有體育設施的安全穩定。在開展體育活動,尤其是競賽類活動的過程中要確保組織有序,讓學生安全地參與體育活動。
二、民族體育項目大課間的主要內容和安排
1、強化學生體能素養、改善學生身心健康是開展大課間活動的主要目的。為能夠達到這一目的,學校應當根據學生各方面體能、季節、場地等現實狀況進行體育活動規劃
季節性的訓練項目:
春季三月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體能,可規劃的體育項目包括短跑、折返跑、跳繩、籃球等。四月到五月要主要訓練學生的力量,可采取的項目包括俯臥撐、蛙跳等。進入夏季以后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可采取的項目包括體操、踢鍵子、足球等。秋季的活動項目以民族活動為主,包括繡球、烏拉圈等,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身體形態。冬季主要培養學生速度,可采取的項目包括短跑、競速短繩追逐跑等等。
2、選擇項目接軌的技能項目
大課間活動是體育課程的延伸,如果充分運用大課間就能夠有效對各種體育項目的教學進行強化。在進行大課間活動規劃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到體育教學內容和需求,規劃和課程有關的活動,例如踢鍵子、滾鐵環、繡球等。
3、選擇相關的游戲項目
通過恰當的活動能夠強化學生的素養、改善身心健康,所以可以規劃一些趣味性的游戲項目,讓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之中,包括滾鐵環接力、八字跳繩比賽等。
三、“健康、快樂、文明、和諧”的各班文明行為
1、加強學生感恩教育
在母親節、教師節等節日情景下可以帶領學生在大課間期間設計并制作感恩卡片等,在參與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感恩之心。
2、營造競爭氛圍,增強學習動力。
要將學生的大課間活動表現納入到綜合評估之中,讓學生認識到大課間活動的重要性,并且建立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高度自覺,讓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現,打造出積極和諧的競爭環境,由此學生就能夠自主地融入到活動之中,強化學習動力。
3、嚴格日常管理,端正學習態度。
班主任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大課間活動表現,并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況、能力稟賦、學習態度等。應當針對學生的現實狀況來進行培養教學,比如說對于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要開展深度地談話,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家訪的方法來讓學生家長認識到學生在態度方面的問題并且幫助教師共同完成學生教育的工作。
四、大課間分層管理機制
為確保大課間活動質量,保障活動的安全性和秩序性,學校應當打造健全的管理機制。
首先,學校政教部要充分承擔自身在大課間活動規劃實施方面的管理責任,要以活動班級的管理制度、管理標準為基礎來開展調研、督查和評估活動。
其次,體育組要強化對大課間活動過程的指導和監督,并在活動結束以后對結果進行反饋與評估。值班教師在帶領班級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借用設施的情況,在活動結束以后要對設施進行清點、檢查和歸還。
最后,體育組與各班政教處、體育委員會共同對班級的大課間活動狀況進行總結,盡可能在發現問題以后的第一時間設計出優化處理方案。
結語:
大課間活動時間長,如果能夠對這一期間進行充分運用就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應當盡可能豐富活動類型,安排學生開展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活動項目,進而全面調動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趣味游戲和競賽的過程中強化個人的素養,養成體育習慣。通過對大課間活動的科學規劃和安排,可以提升大課間活動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達到“精彩”、“時效”的效果,同時也能夠讓更多教師和學生認識到大課間活動之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打造出一道靚麗的體育教育風景線。
參考文獻:
[1] 郁東,李強,朱喬 . 對江蘇省中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初探 [ J ]. 體育科技,2010,31(4)
[2]周瑩 . 特色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踐研究[ J ]. 新課程:上旬,2015(4).
[3]唐軍.盧梭教育思想對現代體育的影響.教學與管理,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