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志剛
摘要:產教融合,是指中職教育機構與行業間深度合作的辦學模式。闡述了產教融合的基本含義和研究現狀,并介紹了中職學校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的發展思路。以職業技術學院的車輛檢驗與維護專業課程建設實施情況為例,著重剖析了基于深度產教融合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流程,包括培養方案改革、教學規范建立、課程內容選擇和基于實際工作流程的課程設計。通過教學事實證明,該課程體系對于培育學生職業才能與素養等方面,實現了較好的職業教學功能,大大增強了學員的職業競爭力。
關鍵詞:中職汽車;電工電子;信息技術
引言:由于當前科技的迅速發展,中國社會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計算機的運用,以期提升各行各業中工作品質和工作效率,從而提高產業的發展速度。面對著這個新教學環境,電工電子學科老師們在教學工作中針對當時社會形勢做出了全面的剖析,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汽車專業學生的工程實踐與應用能力與企業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要解決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與地方汽車產業需求不吻合的矛盾,實施產教深度融合,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融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
一、高職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忽略了課程的職業特性和實用性
目前,大部分中職院校汽車專業的課程體系基本都是基于中職平臺課+專業課的模式進行構建的,大多數中職院校的汽車專業課程體系較多地體現了高的一般性,而普遍忽略了職的特點。部分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目標設置上普遍存在為追求學科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課程的職業特性和實用性,導致中職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的目標定位出現偏差,課程體系中對汽車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這一職業教育目標并沒有顯著地體現出來。同時,傳統的課程體系過于重視課程的理論教學,強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對學生運用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的能力培養。所以,中職學校的汽車學科教師在建設課程體系過程中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采用產教融合的方法把汽車教學的職業性與實用性融合課程體系中。
2、課程體系結構設置單一,教學目標與實際需求不匹配
當前,很多中職學院中汽車專業的課程結構,依然停滯在共同基礎課、專業基本必修課、專業核心專業課、選修專業課等傳統的教學結構形式上。近年來,學校盡管對部分教學進行了改造,但仍然缺乏層次性和邏輯性,也未能建立一個完善的技能知識系統,課程目標和現實要求并不符合,不利于學生的專業創新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的養成,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運用、技能的提升存在不足。中職汽車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應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為核心,圍繞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對汽車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并對課程的布局、層次等按照職業能力發展的規律和要求進行重新規劃并實施。
3、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相對陳舊,與行業發展現狀不匹配
大部分中職院校汽車專業的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基于傳統的汽車和機械控制內容進行構建的,再加上部分院校的師資隊伍、教材建設、產教融合的實踐基礎相對薄弱,一些較為先進的技術、工藝等內容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汽車專業課程體系之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無法適應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即使經過多年的課程改革,許多中職院校汽車專業的課程還存在一套教材用5年、一套 PPT 講5年、一個實驗做5年的現象,不僅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專業知識停留在傳統的理論知識體系層面,而且對汽車行業的新技術、新知識、新標準不能進行及時引進。
二、高職汽車專業產教融合課程體系構建的原則
1、四接軌
隨著汽車科技的日益發達,大量的新興科技在車輛上也開始運用,如新能源車科技、汽車電控技術、智能網聯技術等等,對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職汽車專業必須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對課程體系進行全面改革,才能滿足汽車行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構建中職汽車專業產教融合課程體系應依據汽車行業相應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技術標準、崗位能力要求,對專業課程進行創新,融入行業和企業元素,加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因此,中職汽車專業產教融合課程體系必須體現教學目標與崗位要求接軌,教學標準與崗位標準接軌,教學內容與崗位工作任務接軌,教學環境與工作環境接軌的四接軌原則。
2、系統性
構建汽車專業產教融合專業課程體系的方式基本是校企合作,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由汽車專業教授、企業技術顧問、教學專家等三方,共同完成對課程制定的基本內容、課程目標、教學規范、教學模式進行充分討論,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產教融合的課程體系應該把理論知識、企業工作內容、實踐教學等有效地連接在一起,把學生基本素質培養、職業能力培養、專業技能培養及創新能力培養納入產教融合課程體系中,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職業能力以及實踐有效結合,形成完整的知識和職業能力體系。
3、開放性
隨著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汽車技術快速迭代,因此,中職汽車專業產教融合課程體系應依據當前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發展不斷地優化調整,遵循開放性的原則。中職院校應采取產教結合的方式,進行科研與教學互動、實踐與理論互補等課程模式。在構建產教融合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應根據汽車專業的實際需求對課程結構的內容革故鼎新并優化組合,使汽車專業產教融合課程體系具備多元化、開放性的特點。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拓展汽車專業學生的知識面,還能使學生的創新以及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提升。
結束語:產教融合的課程體系以學員的職業能力訓練為核心內容,既融合了行業公司的職業標準需求,在課時設置上也符合了當前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良好地培養了學員的職業核心競爭力。專業課程的設計是根據企業工作流程系統化的教育理念,并采用改革創新的教學方式,有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力與興趣。實踐證明,在本文設計的課程體系下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對今后的教學改革提供了經驗。
參考文獻:
[1] 李娜,馬正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內燃機與配件,2020(17).
[2] 蘇慶列.校企共建高職汽車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機電技術,2019(1).
[3] 黃玲,王洪艷,郝志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