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曦
音樂表演作為舞臺表演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需要將一定的舞臺表演策略與音樂融合才能營造一種完美的意境。目前,舞臺表演藝術屬于一種形式與內容完美融合的藝術形式,能帶給人們視覺、聽覺、審美上的享受,其中聲情并茂、神形兼備是舞臺表演藝術最為突出的特點,這就需要音樂表演者具備一定的舞臺表演能力,才能將這種特色呈現出來。因此,音樂表演者需要具備優美的聲音、完美的表演技巧、感人的藝術表現,這樣才能呈現出最佳的舞臺表演效果。
音樂表演屬于一種技術性極強的藝術表現形式,需要表演者具備較好的聲音素質,當然基本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若是音樂表演者缺少科學的發聲方法和氣息控制、語言處理等基本的專業技術訓練,自然難以帶給觀眾真正的審美享受。這里并不是說只要有高超的表演藝術就能保證表演效果,而是舞臺表演能力對音樂表演者來說十分關鍵,是其豐富的人生體驗的積累。
對音樂表演者來說,學習音樂知識十分關鍵,這主要是因為學習音樂知識可以幫助音樂表演者全面地掌握音樂創作及表演的規律,從而增強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可以說,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對音樂表演來說十分重要。從音樂表演者的角度來看,學習歷史知識可以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以及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及內容詮釋;學習文學知識可以輔助音樂表演者理解音樂作品的含義,從而對整個作品的內容有一個準確的掌握,進而更好地進行表演;學習地理知識,可以使表演者準確地掌握作品呈現出來的風土人情,抓住音樂作品的特色;學習美學知識,可以增強表演者的審美情趣。
音樂知識源自生活,且很多的音樂作品都是對生活的一種真實寫照。作為音樂表演者,若是想將作品入木三分地呈現出來,這就需要了解生活,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深入發掘作品內蘊含的深層意義,這樣才能發掘其中的閃光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塑造真實可信的人物,從而賦予音樂作品新的生命力,呈現出更好的舞臺表演效果。
對音樂表演者來說,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是表演者塑造角色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段,同時也是音樂表演者的重要形象要素,這就需要音樂表演者強化形體及表情的訓練。一是要在訓練的時候有意識地進行策劃,結合音樂作品來設計一些手勢動作并反復地進行練習,以自然的動作將自我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但是,對動作的設計不宜過多,且要保證動作與音樂的協調,才能呈現出更好的表演效果。二是對面部表情的訓練,由于情感的產生也會帶動人的面部表情,特別是眼神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方面,能將音樂作品的意境、人物內心的情感通過目光傳遞給觀眾,從而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所以,對面部表情的訓練,一是要對著鏡子做各種表情的訓練,保持嘴巴與眼睛的協調,二是選擇不同情緒的歌曲來訓練表情,三是模仿優秀音樂家在舞臺表演時的各種面部表情。
任何能力的培養都需要經過大量的實踐訓練,舞臺表演能力的提升亦是如此。由于音樂表演者面對的對象是大量的觀眾,這就需要在大量的藝術實踐中積累經驗,才能真正地磨煉出自己的表演能力與技巧。對舞臺表演能力的培養,單純地憑借理論知識是難以幫助音樂表演者提升舞臺表演能力的,這是因為音樂理論在藝術實踐后方可證明其價值,所以音樂表演者面對的觀眾越多,所獲得的表演經驗也就越多,這樣就可以在舞臺表演實踐中積累舞臺經驗,逐漸地就會形成臨場不亂的能力。同時,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音樂表演者也能獲得表演帶來的自信和振奮情感,這些情感可以使音樂表演者保持開闊的視野,增強自身隨機應變的能力。當前,一些音樂表演者過于關注音樂技能的學習,忽視了音樂舞臺表演實踐,盡管獨立演奏效果不錯,但是在大舞臺上就會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這主要是缺乏舞臺表演經驗導致的,所以作為音樂表演者必須重視舞臺表演實踐訓練,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經驗,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舞臺表演。
修養是一個音樂表演者文化水平、處世態度、生活習慣的一種綜合性呈現,只有具備積極進取態度,豐富知識及經驗,努力拼搏、熱愛生活的音樂表演者才算得上具備修養的人。對文化修養的培養,既需要熱愛學習,學習大量的文化知識,提升自身文化素質,還需要堅持自身的道德底線,這樣才能終身享受到這筆財富帶來的益處。內在美遠遠優于外在美,豐富的學識修養能彌補自身外形的缺陷。當前一些音樂表演者缺乏自身修養的培育,在言談舉止方面比較粗俗。有沒有文化修養是可以從外在看出來的,這就需要音樂表演者關注自身文化修養的培育。當今社會的巨變使得人們的審美情趣發生較大的改變,傳統舞臺上重復性的表演已經不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自然難以獲得理想的表演效果,這就需要表演者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對音樂作品的創新,從而增強舞臺表演的張力與感染力,為觀眾帶來視覺、聽覺上的享受。因此,舞臺表演者需要加強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內在修養和文化水平,這樣就可以提升自身的內涵,進而為觀眾呈現理想的舞臺表演效果。
音樂表演者的舞臺表現情況會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影響,若是表演者存在緊張、膽怯等不良心理,就會導致表演動作與表情出現不自然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出現走音、忘詞的現象。因此,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表演者需要重視自身心理素質的訓練,突破心理障礙。首先,樹立端正的表演態度。表演態度是音樂表演者的一種信心,音樂表演者要依據自身的特點及實際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切忌盲目地追求高難度作品而忽視自身的實際能力以及日常訓練標準,從而提高成功的概率。其次,多參與各種場合的舞臺表演,在實踐鍛煉中減少周圍因素對自身表演的影響,并掌握與觀眾溝通的技巧及經驗,通過實踐鍛煉來改善自身的心理狀態,消除心理障礙,從而實現自我的合理調節。再次,運用合理的技巧來調整自己的情緒,避免自己處于緊張的狀態,如采用情感轉移法來調整情感狀態,這樣可以使自己快速地進入表演狀態,更好地將音樂作品的情感表達出來。最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理,這樣可以使自己在舞臺表演的時候以精神飽滿的狀態面對觀眾,從而實現超常發揮,獲得理想的表演效果。
總而言之,對音樂表演者來說,舞臺表演能力是其必備的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在藝術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將音樂作品創作與欣賞相銜接,將音樂作品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出來,需要以音樂表演者的舞臺表演能力作為基礎,這就需要音樂表演者提升自身的舞臺表演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將音樂作品以最佳的狀態呈現出來。因此,作為音樂表演者,需要關注自身舞臺表演能力的提升,從形體動作、表情、文化知識、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訓練,在大量的實踐中提升自身的舞臺表演能力,從而為觀眾帶來最佳的舞臺表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