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體驗到運動的樂趣才會主動參與到運動中。隨著初中體育教學事業的不斷推進和發展,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趣味性,讓更多的學生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更多的體育運動和實踐中,成為一線教師殷切追求的教學目標。為此,筆者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自身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就此問題展開了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參考策略,希望能夠為一線教師更好地展開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給予有效的幫助和參考。近20年來,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關注。雖然傳統“課課練”的教學模式在過去一定時期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效果顯著,但在新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下,傳統“課課練”的教學模式亟需改革創新。在“課課練”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其實是不愿意參與運動的,這種機械式、壓迫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很差,完成課堂學習內容成為一種負擔,這與初中體育新課標的理念是相違背的,更不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因此,“趣味課課練”的興起頗受各級學校師生的青睞,也成為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熱門內容之一。因此,一線教師在展開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選擇、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趣味課堂的打造,并且力求做到盡可能的豐富化和多樣化。為此,本文將首先對打造趣味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價值進行分析,再指出具體的實施策略,希望對初中體育教學帶來積極的作用。
一、對“趣味體育”的認識
“趣味體育”的實施具有一定的社會性背景,它與通常意義上的體育概念完全不同,二者雖然存在一定的交集,但大多基于最初始的“體育”功能,比如體能、運動意識、身體健康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一育人理念自20世紀80年代起便在各階段學校教育中廣泛傳播,“體”即“體育”,僅排在德育和智育之后,可見體育的重要性。經過多年發展,德育和智育收獲了十分卓越的成績和效果,這與大國發展心態和國民發展意識密不可分。但體育的重要性卻常常被人們忽視,在義務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體育教育雖發揮了比較積極的作用,但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課時十分有限,學生上高中后便沒有太多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和體育運動,幾乎將全部時間用在文化課學習上。最新調查顯示,我國86.4%的普通高中生體育測試不達標,引體向上人均1.4個/秒。為什么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還是很“生龍活虎”的孩子到了高中階段就變得“溫文爾雅”呢?原因來自多方面,但就體育教育來說,他們未能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養成良好的鍛煉意識,參加體育運動僅憑最初的那股熱情,隨著難度逐漸加大,專業性越來越強,很多學生便不再對體育運動感興趣。
這種現象引起了學校和教師的注意,作為體育教師,不能指望學生對運動健康有著很深刻的理解和透徹的認識,特別對初中生來說,他們參加體育鍛煉更多是憑借興趣和熱情。因此,初中體育教學應設法融入更多趣味性元素,借此將學生與體育“捆綁”在一起,慢慢滲透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趣味體育”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被實施起來的,它不僅沒有傳統體育那樣嚴格,其娛樂性和大眾性更強,重在參與和體驗,即便對于那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來說,在趣味性元素牽引下,學生也能不斷嘗試突破自我。
二、打造趣味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價值分析
最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了全面的說明,要求體育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通過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讓學生在各種自學、互學以及展學活動中形成較強的體育素養,做到身心健康發展。實踐證明,打造趣味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對于初中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高學生團體意識。體育教學多為團體健身課程,不存在抄襲等類似作弊手段。很多體育教師忽視學生運動中的團隊意識,只要學生順利掌握本堂課的重難點內容,就視為完成教學任務,導致學生體會不到合作的快樂,在體育運動中也找不到合作的竅門,這與當前體育健康課程教育宗旨相違背。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相互實踐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鼓勵。體育教師還可以舉辦更多的集體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多對抗、多實踐,讓學生了解集體的力量、合作與愛、領悟體育精神、有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團結與愛的意識。趣味課堂的落實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上述體育教學目標也就更容易實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構建合作小組,安排一定的體育運動項目,提高團隊協作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中受益,實現新課改的目標。
第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在體育教學和體育競賽中,往往會刺激學生產生良性競爭。合理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非常重要。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造正能量競賽,讓優勝者感受到勝利帶來的快樂,同時積極啟發失敗者,培養失敗者不屈不撓的性格,正能量競賽將使學生具有正確的競爭精神,培養優秀的學習品質。而趣味課堂的打造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體育的競賽精神,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和趣味,有助于學生競爭精神的真正培養和提高。同時,在打造趣味課堂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養。比如,在競爭中能體驗到團隊的重要性,意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個人難以完成的事情可以依靠團隊的力量完成。
第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育鍛煉的主要功能是通過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幫助學生享受運動的樂趣,增強體質、磨煉意志,使體育鍛煉合理化。采用系統的鍛煉方法打造有趣的體育課堂能夠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促進學生積極成長的教育目標更順利地實現,讓整個教育過程更快樂。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通過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學生會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主動與教師和同學開展互動,使學生在體育課堂由原來的機械式學習轉變為主動接受式學習,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也會被調動起來。
第四,有助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低效現象的緩解和解決。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初中生在上課的過程中表現并不積極主動,單調的教學方法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在此狀態下,教師雖然很積極地講解知識,做示范動作,但很多學生并未用心學習,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初中體育教學就處于一個低效的教學狀態。因此,為了有效地緩解這一問題,讓體育教育變得更高效,要嘗試改變單調的教學方式,將更多趣味的方法融入進來,從而有效地改變教學低效的現狀。通過打造趣味初中體育課堂,教師能將更多的精力用于課程設計中,樹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多元化的體育運動中發揮自己的潛能。同時,教師也會逐漸地改變當前的體育評價模式,通過讓學生自評和互評,會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通過學習做到取長補短,展現自己的才華。
三、初中體育與健康趣味課堂的打造策略
(一)充分利用多彩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改變當前死板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適當地融入一些現代教育的方法,讓學生運動起來。情境教學是一種較為高效的體育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師生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情境教學法有著自身的優勢,能夠通過特定資源的應用,特定氛圍的營造,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如角色情境、生活情境、多媒體情境等,能夠讓靜止的知識動起來,讓沉寂的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等多重感官,讓學生在感官聯動中擁有更好的體育學習體驗,在相對輕松、歡樂、有趣的氛圍中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巧,提高運動能力,實現綜合成長。在應用情境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充分分析學生的學情和個性,構建的體育活動要滿足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特征,讓學生精神飽滿地參與到運動中,發展他們的體育核心素養。例如,筆者在教學生展開“跨障礙物跑”這一課程內容時,給學生創設了“穿越森林”的趣味情境,以初中生愛挑戰、愛旅游的興趣點著手,在操場上給學生布置了很多的障礙,分別命名為獨木橋、石頭路、低洼、坑地、大塊障礙物、崎嶇道路等,背景音樂是《超越自我》等鼓勵式的音樂,讓學生三五成群,一起跨越重重障礙,來到終點。在學生進行跨障礙物跑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和指點,通過有趣情境的創設和實踐,學生掌握了跨障礙物跑的要領和關鍵點,達到不錯的教學效果。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在開始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也失敗了很多次,但是并沒有放棄,有的兩兩合作,有的向教師尋求解決方法,而成功的學生也主動介紹自己的經驗,整個教學氛圍非常輕松,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也開始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學生在親身體驗中獲得了成長,收獲了成功,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二)充分利用體育游戲營造趣味氛圍
體育新課標對游戲進行了重點說明,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融入一些有助于開發學生大腦的體育游戲,借助游戲讓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研究發現,很多教師不注重體育游戲的設計,要么游戲模式千篇一律,學生參與的興趣不高;要么不能兼顧每個學生的感受,學生在運動中不能表露自己的真實情感。體育本身和游戲是密切相關的,游戲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所以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實踐活動時,將體育運動與多彩的游戲進行有效的結合,自然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和熱情,有助于寓教于樂式的優質教學效果的獲得。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方面要不斷豐富體育游戲的形式;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參與到游戲的設計和實踐中,以促進獲得更優質的游戲效果和體育運動效果。例如,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會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多樣化的體育游戲,如“打鴨子”“擊鼓傳花”“貼膏藥”“喊數號”“奔跑吧!兄弟”“蹲蘿卜”“體育知識競賽”等,學生都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收獲更優質的學習效果。同時,為了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調動起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筆者也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一些小游戲,原則為既能鍛煉身體也要具有趣味性。任務安排下去后,學生立即變得熱情高漲,有的主動介紹自己玩過的體育小游戲,有的現場進行模擬。在這種氛圍下,“多人接力跑”“定向趣味耐久跑”“花樣跳繩”“趣味保齡球”等游戲產生了,筆者則根據這些游戲的實用性,將這些活動巧妙地安排在課堂教學中的某個環節,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體育器材打造趣味課堂
很多學校中具有豐富的體育器材,比如籃球架、小型足球場以及運動室等,但是很多教師對體育器材的利用率不高,沒有充分發揮出它們的特點。體育器材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加以利用。而趣味課堂的打造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加強對這些器材研究和利用的程度,盡可能地以豐富多樣的形式來運動。這樣,不僅能夠讓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體驗課堂,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收獲優質的運動體驗,同時也使學生的創新、交流等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比如,在進行籃球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籃球架。在講授完拍球、運球、傳球等常規知識后,將學生安排成幾個小組進行三步上籃運動,完成質量最高的小組教師要給予表揚,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在體育熱身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展示出體育器材的作用,比如借助單杠和雙桿讓學生全身運動,減少正式運動時的肌肉拉傷。教師可以制定一個規則,看哪個學生或者小組一分鐘內做的單杠運動次數最多,從而增加趣味性。因此,體育教學要充分發揮出體育器材的作用,教師借助器材進行教學設計,合理地對器材進行利用,實現高質量體育教學,打造趣味課堂。
總的來說,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既可以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又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學生的生命成長和自身發展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推動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角色作用,努力落實多樣化的策略和方法,確保真正有趣的體育課堂的呈現。當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夠面面俱到,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教學事業發展的不斷進步,這些策略也會產生一定的不適應性。這就警示教師要時刻意識到更新方法,加強研究的重要性,并能夠立足實際,不斷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趣味課堂打造方法,促進更優質的體育教學效果的有效獲得。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