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龍
反思能力是人成長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能力。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反思能力培養是當前數學核心素養教育的重點內容。但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卻對此項能力的培養存在重視層面和認知層面的偏差。對此,本文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能力培養的價值以及當前學生反思能力培養上存在的問題,進而對其培養與提升的有效策略展開探討。
一、反思能力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一)反思能幫助學生完善學習效果
反思,即反過來重新思考,體現的是人的一種自省狀態。該概念是哲學領域應用十分廣泛的。而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對反思這一能力的重要描述,即人需要不斷進行反思內省,以發現自身的不足,或尋求新的觀點見解,從而完成知識、自我人格以及其他各種能力的構建。反思是一種主觀行為,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在教育教學領域,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知識構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反思內省,查找不足進行完善,再反思內省,再予以完善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因此,反思能力對學生的知識學習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二)反思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方面,反思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實現自我升華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價值觀、人生觀、情感意識、審美情趣等都能夠逐漸得到成長,這會使學生的人格魅力和氣質不斷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反思是思維意識層面的運動,在長期的反思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不斷得到發展完善,進而帶動其各方面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升。而思維能力的提升又將引導其形成其他各種能力,進而達到學生能力全方面發展的目的。
(三)反思能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反思能力的培養是我國新教育改革提出的全新教學理念,對推動我國人才建設,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提升學生反思能力,是我國教育行業的重要任務。反思能力培養與提升作為新教育改革以來倡導的學習理念與學習方式,非常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學生自身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反思教學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只有對學習有了足夠的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識,提高學生對教學課程的掌握。反思能力增強之后,可以提升學生全方位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反思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深層次學習理念。反思能力的提高,會提升學生對于困難和難題的鉆研興趣,只有不斷地進行反思教育的培養,才能推動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能力培養的價值
反思能力的提升是現在社會對人才發展的新需求,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因素,提升學生反思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我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反思教育是新教育改革之后,非常適應我國和新教育理念的教學方式。反思教育可以有效地解決我國傳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推動新教育改革核心理念的應用,提升我國教育的總體水平,加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能動作用。
(一)培養學生反思能力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當前學生反思能力出現問題的原因,除了學生對計算工具的依賴性強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在進行計算教學時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即利用大量的習題練習來強化、鞏固學生的計算。這造成了學生在進行計算練習時,由于題目數量較多而缺乏必要的思考時間,在緩慢提升其計算能力的同時,還限制了自身的數學計算思維,其獨立探索能力也在逐步喪失,雖然從某個側面提升了計算能力,但限制了創新意識的提升,因而為改善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須適時改善計算教學理念。初中數學已經在知識難度上較小學階段有明顯提升,因此,學生學習更為吃力。課堂上學生需要應付大量數學知識理論的學習與記憶,這就導致學生往往停留在對數學知識最粗淺的理解和認知上,還無法達到對其應用的掌握。而反思能力可以幫助學生針對所學的內容、自己存在的疑惑以及解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索,探究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應用方法,探究自身數學認知上的缺陷,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規律的運用,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
在學校學習階段,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因為數學知識的學習通常較為抽象,學生不僅需要根據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還需要自行結合實際進行計算。數學與記憶類的科目有所不同,不是只需要單純背誦就可以,因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同,因此,在進行數學問題的計算時,也會遇到一定的阻礙。有些學生的能力較強,在教師的簡單引導下就能夠直接計算出答案,但是部分學生缺少一定的理性思維,思考問題不會轉彎,不懂得利用習題的計算鍛煉個人的邏輯思維,從而導致計算中積累大量的數學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核心素養是教育的重點,而數學核心素養所涉及的數學思維及相關能力品質的構建都是一個長期過程。學生本來不具備這些核心素養,教師雖然可以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但最終核心素養的養成過程卻是一個需要學生通過反思來解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等一系列問題的過程。反思在這其中起到了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強化能力、塑造品質的作用。
三、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下是素質教育的階段,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創新和發展,但是部分教師在進行相關的數學教學活動時,只會按照教材的標準和教學任務,一成不變地展開教學活動,通常教師會根據教材的順序進行問題的講解,利用例題進行本節課知識內容的展示,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一定的互動,學生逐漸脫離課堂,教學工作也就失去了一定的意義。鑒于反思能力培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巨大價值,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有意識地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方法對學生反思能力進行培養,也起到了一定效果,使現代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更高層次的發展。然而實際教學工作中卻存在一些問題,教學研究上更是存在明顯的認知偏差,從而使學生得到培養的能力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反思能力。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許多教師都將反思能力等同于思考能力來進行培養,而忽視了反思的本質是反省、回頭重新考慮問題。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在各種訓練中去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實際上只是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一種鍛煉。反思作為思考能力的一種,其更多的是強調人對已有結果的一種思考、評價和拓展創新。因此,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沒有真正使學生的反思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此外,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缺少進行反思能力培養的教學手段,即未能找到有效的培養方法,課堂上讓學生思考的內容也多缺少反思價值,這就使學生反思能力根本無法得到有效培養,學生也無法理解到反思的真正內涵。
四、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運用知識預習幫助學生形成反思習慣
反思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這需要使學生逐步形成反思意識,養成反思習慣,進而才能逐漸提升反思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讓學生形成反思意識并養成反思習慣。在這一方面,數學的課前預習階段是一個良好的培養契機,有助于學生完成初步的學習和反思,進而使其養成反思習慣,并為課堂數學教學做好鋪墊。在課前預習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然后要求學生自己預習課本內容并列出預習提綱。這里的預習提綱實質上是要求學生將預習過程中對課本知識的思考記錄下來,以便為反思提供參考。此外,教師還需要要求學生在列出預習提綱后再次對課本知識進行預習,然后對照第一遍列出的預習提綱進行思考,詳細列出第二遍預習過程中發現的新知識、產生的新理解等,再思考第一遍預習中為什么沒發現這些新的內容,自己當時為什么會這樣理解,下一次預習該著重注意什么和思考什么。如此學生就完成了初步的反思。然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進行第三遍預習,結合自己反思的成果去重新梳理課本知識,然后再將自己新得到的內容記錄下來。
(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反思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反思能力也對其不斷實現素質的提升和能力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眾多教學研究中都對如何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大多數研究僅是側重如何通過情境來讓學生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反思培養,而是一種思考能力、解題能力的訓練。但創設情境又確實是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對其進行運用。筆者認為,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所創設的情境首先應該是一個反思情境,即針對既得結果的反思情境。例如在易錯習題的反思上,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情境,如“相似三角形的證明”,學生學會一種證明方法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對三角形屬于哪一型、除了這兩個三角形相似之外,還有哪些相似三角形,讓學生思考“相似三角形的證明規律”“怎么樣選擇合適的相似三角形證明方法”,然后讓學生觀察,動手實驗。這是對學生思考能力的鍛煉。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如果進一步提出問題“相似三角形在形狀上相似,在面積、周長上相似嗎”?從而引出新的證明題目,有助于學生不斷完善自己思維上的局限。通過這樣的教學優化,可以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創新學習評價模式,提升學生反思能力
學習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考量,要想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不應當僅僅局限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的評價之上,教師應在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時多關注學生的思維拓展情況、思維建構方式,要關心學習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情感態度流露,從而幫助學生認知自我,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決心。這樣一來,通過全面的學習評價,能系統展現學生學習情況,糾正學生思考誤區,如此可以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時也能夠有意識地對自己思考的過程進行重新審視,從而達到培養其反思意識的目的。此外,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自己思考自身學習和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在對他人進行評價時可以與自身進行對比,參照別人的學習成果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思維、技能、品質、情感多層面考量自身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生反思能力的同時,更能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發展。
(四)設置問題意境,推動學生深度反思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反思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意境來進行。通過問題設置,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推動學生反思能力的提高。問題意境的設置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這種問題設置方式是非常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的,通過提升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進一步引導學生在問題的思考中進行反思能力的培養。問題設置能夠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更加注重數學思維的運用,從而推動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培養。數學是一門非常看重思維能力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提升思維能力,可以顯著地提升學生對其他學科和技能的學習能力。通過促進反思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規范單元教學流程,為學生反思打好基礎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單元教學的基本理念就是將繁雜的數學知識劃分為系統、有條理的數學單元,并對每個單元的知識進行精細教學。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單元教學的教學方式雖然已經應用了很長的時間,但是很多教師對于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單元教學方式沒有一個明確的理解。數學教學的單元教學手段是建立在教師對整個數學知識體系宏觀把握的基礎上的。只有對宏觀整體的數學知識體系有了深刻的把握,才能在單元教學中有條不紊地推動課堂教學的進行。單元教學的好處在于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精準到知識點的教學,大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效率和水平,從而保障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規范的單元教學在鞏固學生數學基礎上有著關鍵作用,單元教學的宏觀把握讓整個數學知識體系能夠更好地被學生理解。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依靠基礎水平,逐步展開反思能力的培養,從而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總之,在當前的核心素養教育視野下,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解決傳統教育弊端,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推動教育發展。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反思教育方式和反思教學理念的引導,推動學生學習能力與反思能力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的人才發展做出貢獻。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素質教育和數學教學水平提升的現實要求。因此,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反思能力的具體內涵,然后圍繞其采取科學準確的策略加以培養,以避免將反思能力培養與學生思考能力培養混為一談,最終真正達到提升學生反思能力的效果。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