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琛
建構游戲是一種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等顯著特征。建構游戲既有助于培養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也有助于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幼兒建構游戲中,教師往往會投放一些輔助材料,諸如薯片罐、紙杯、廢棄的彩筆、各種包裝盒等廢舊物品,或是石頭、樹葉、樹枝等自然物。和基礎材料一樣,輔助材料也是教師鷹架幼兒建構游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建構游戲中,因為部分教師不分主次、漫無目的、不合時機地投放形形色色的輔助材料,所以導致各種輔助材料在鷹架幼兒建構游戲方面的作用并不明顯。鑒于此,幼兒教師應該通過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恰逢其時地投放輔助材料,鷹架幼兒建構游戲,更好地發揮建構游戲在促進幼兒空間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等各種能力發展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這些輔助材料的合理投放,能讓整個建構游戲變得更加趣味盎然、精彩紛呈。但是,如果幼兒教師在建構游戲中不合理地投放輔助材料,那么,輔助材料又會嚴重影響建構游戲的效益。下面筆者將主要圍繞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的意義、困惑和方法三個方面展開詳細論述。
一、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的意義
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其主要目的是讓建構游戲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效。輔助材料并不是建構游戲的累贅,而是建構游戲的一種點綴。輔助材料的合理投放,既能引領幼兒創造性建構,也能啟迪幼兒多樣性建構。
(一)引領幼兒創造性建構
多元的、合理的、豐富的建構區輔助材料,在引領幼兒創造性地建構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缺乏輔助材料的現實狀況下,即便是幼兒產生了創造性建構的想法,但是也會因為缺乏相關輔助材料而將自己的創造性建構想法“束之高閣”。反之,如果幼兒教師能夠在建構游戲中合理投放一些輔助材料,那么,這些輔助材料就會滿足幼兒創新的需求。或者,即便是幼兒在建構游戲中沒有產生創新需求,但是如果教師合理投放一些輔助材料,也能引領幼兒創造性建構。與此同時,在創造性建構的過程中,幼兒的創新思維也會不斷發展。
(二)啟迪幼兒多樣性建構
在建構游戲中,因為教師投放的建構材料過于單一,所以幼兒建構的過程也比較枯燥,建構的內容也非常有限。在建構游戲中合理投放一些輔助材料,能讓幼兒的建構材料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多元。以原有的、基礎的建構材料為主,以合理的投放的輔助材料為輔,教師可以啟迪幼兒進行多樣性建構,可以讓建構的形式更多元、建構的效果更理想。相比于單一的建構方式,多樣性建構能讓整個建構游戲變得更加有趣,能更好地發揮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主觀能動性。如此一來,建構游戲在促進幼兒空間想象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各種能力發展方面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顯著。
二、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的困惑
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能增加趣味性、提升實效性,但倘若教師不分主次、漫無目的、不合時機地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將會嚴重干擾幼兒的注意、影響幼兒的建構以及打斷幼兒的建構思路等。
(一)不分主次地投放,干擾幼兒注意
輔助材料的主要作用是輔助建構,而非基礎性建構材料。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時,一些教師不分主次地投放。這不僅起不到輔助建構的作用,還會嚴重干擾幼兒的注意,降低建構的實效。在一次倫敦塔橋的建構游戲中,筆者為幼兒提供了搭建倫敦塔橋的基礎性材料,如木板、木塊以及線繩等。除了這些基礎性材料外,筆者還為幼兒提供了小車、石頭、紙杯等多種輔助材料。但是,由于疏忽,筆者投放的輔助建構材料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基礎性建構材料的數量,所以,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了擺弄小車,把石頭當作小人玩起了交通游戲,卻忽視了建構倫敦塔橋本身。因此,在第一次游戲之后,筆者將部分輔助材料收回,幼兒的游戲注意力重新回到建構倫敦塔橋本身。由此看來,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教師一定要合理把控投放材料的種類和數量,一定要做到基礎材料與輔助材料主次分明。無論是教師投放輔助性材料,還是幼兒運用輔助性材料,更多的應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不能主次顛倒,影響游戲的效果。
(二)漫無目的地投放,影響幼兒建構
不同的建構游戲具有不同的建構主題。教師在建構游戲中投放各種輔助材料時,應該緊扣建構游戲的主題。然而,在實際投放過程中,一些教師卻漫無目的地隨意投放。這些隨意投放的輔助材料,不僅起不到襯托建構主題、輔助幼兒建構的作用,甚至還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建構。例如,在以“花園城堡”為主題,組織幼兒開展建構游戲時,某教師在建構游戲中投放了猴子、大象、長頸鹿等各種動物模型。這些動物模型與“花園城堡”的建構主題“風馬牛不相及”,屬于漫無目的地投放建構材料,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建構過程。在以“斑馬線”為主題的建構游戲中,某教師投放了廢舊紙杯、廢舊飲料瓶、廢舊彩筆等輔助材料。同樣,這些輔助材料也與建構游戲的主題不相關,屬于隨意投放。將這些輔助材料投放到“斑馬線”主題建構游戲活動中,不僅不能輔助幼兒創造性、多樣性地建構,還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建構過程。甚至也有可能讓幼兒偏離建構主題,建構一些與主題毫不相關的內容。顯而易見,教師無視建構主題,漫無目的地在建構游戲中投放各種輔助材料,會嚴重影響幼兒圍繞建構主題有序、有效建構,會讓整個建構游戲變得主題模糊、秩序混亂、效益低迷。
(三)不合時機地投放,打斷幼兒思路
在建構區域中投放輔助材料時,教師還必須要抓住時機,適時投放。如果教師無視投放時機,在建構游戲中隨意投放輔助材料,那么,這些隨意投放的建構材料就會打斷幼兒的建構思路,嚴重影響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投放輔助材料,其目的重在幫助幼兒擺脫建構困境,滿足幼兒的個性化建構需求。然而,在實際投放過程中,幼兒并沒有陷入建構困境,并沒有產生個性化建構需求,但是,教師卻不合時機地投放了各種各樣的輔助材料。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航空母艦”建構游戲時,投放了廢舊紙盒、積木、橡皮泥等基礎性建構材料。除了這些基礎性建構材料之外,該教師還投放了一些飛機模型、坦克模型等。當幼兒在參與該建構游戲時,他們發現基礎性建構材料中并沒有現場的飛機模型,所以他們開始商討如何利用橡皮泥自主制作一些飛機模型。就在這時,一名幼兒發現了教師在投放的輔助材料中,有一些現成的飛機模型,所以他們就放棄了自己動手制作飛機模型的想法。顯而易見,在此項建構游戲中,因為教師不合時機地投放了一些輔助建構材料,所以打斷了幼兒的思路。同時,這些輔助材料也在無形中“剝奪”了幼兒的創新實踐機會,以及思維能力發展機會等。
三、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發揮輔助材料在建構游戲中“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應該采取一些科學、合理、有效的投放方法,在建構游戲中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恰逢其時地投放輔助材料。
(一)主次分明地投放輔助材料
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時,教師一定要緊緊圍繞建構游戲的主題,一定要充分考慮輔助材料在輔助基礎材料完成建構任務、提升建構效果等方面的作用,一定要主次分明地投放輔助材料。如果教師在建構游戲中投放的輔助材料的數量、種類遠遠超過基礎性材料,那么,這些輔助材料就會喧賓奪主,就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建構效果。比如,在“萬里長城”建構游戲中,教師首先應該投放一些基礎性材料,諸如,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積木(用來建構城墻)、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積木(用來建構城垛)等。除了這些基礎性材料外,教師還可以在幼兒完成建構“萬里長城”的主體之后,適時投放一些輔助材料,如橡皮泥、樹枝、馬車、小旗子、小木棍等。在教師投放這些輔助材料后,幼兒就會對“萬里長城”的主體進行“畫龍點睛”式的裝飾。如幼兒會用橡皮泥制作一座座山峰,并將這些“山峰”矗立在長城的左右兩邊;幼兒還會利用橡皮泥制作一些兵士,并用小木棍為這些兵士制作長矛、大刀、盾牌等各種武器;幼兒也會將樹枝插在“萬里長城”左右兩邊的“山峰”上,讓“山峰”生機盎然;幼兒還會在“萬里長城”的“城垛”上面插上各色的小旗子等。在上面的建構游戲中,如果幼兒教師在游戲一開始就將輔助材料投放到游戲中,那么將會將幼兒的注意力轉移的琳瑯滿目的輔助材料上。如此一來,幼兒就會“放棄”建構“萬里長城”的初衷,整個建構游戲就會脫離既定的游戲目標。相反,因為教師在此項建構游戲中主次分明地投放了輔助材料,所以整個游戲朝著既定的目標挺進,建構游戲的目標也順利、圓滿達成。
(二)有的放矢地投放輔助材料
前面提到,教師在建構類游戲中漫無目的地投放輔助材料,是幼兒建構類游戲所面臨的一大現實困境。既然如此,教師就應該緊緊圍繞建構游戲的主題,充分考慮幼兒的在建構游戲中的實際需求,有的放矢地投放各種建構輔助材料,助力幼兒圓滿完成建構任務。如果教師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時,能以建構游戲主題為焦點精挑細選,而非隨意投放,那么,輔助材料的提供就會對凸顯建構主題、刺激建構過程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幼兒建構立交橋時,教師本著讓幼兒學習、遵守交通規則的目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交通指示牌、各種小汽車等;在幼兒建構花園城堡時,教師本著讓幼兒美化、綠化自己花園城堡之目的,可以為幼兒提供花草樹木等自然場景。顯然,這些輔助材料的提供,都是富有針對性的。同時,輔助材料亦可以用來幫助幼兒解決建構中的難題。同樣是在倫敦塔橋的建構游戲中,游戲評價環節時,小建筑師提出了建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的倫敦塔橋兩座塔之間離得太近了,輪船沒辦法從下面通過。因為我們的長條積木只有這么長。”面對幼兒提出的問題,大家集思廣益,最后,在操場上尋來了兩根長水管作為輔助材料,幫助幼兒解決了橋墩太近的問題。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了建構塔橋斜拉索時,幼兒有了上一次的經驗,主動要求我們提供麻繩,幫助他們建構。所以,有目的地提供輔助材料,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還能促發幼兒的深度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在建構游戲中投放輔助材料時,務必要做到有的放矢。有的放矢地投放輔助材料,不僅能更好地發揮輔助材料“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讓輔助材料成為幼兒解決建構游戲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的一道道階梯。
(三)恰逢其時地投放輔助材料
幼兒輔助材料的投放還應該注意時間,即根據幼兒建構的進度、或基于幼兒建構的需求等,適時為他們提供輔助材料。有時,我們并不用著急投放輔助材料,而應該給予幼兒更多時間嘗試用基礎材料建構。這樣的“給予”,不僅有利于幼兒在游戲中的探索,也更容易幫助幼兒在游戲中集中注意力。在建構游戲進行的過程中,當教師觀察到幼兒有了使用輔助材料的需求時,即當幼兒完成了主體部分的搭建或是在建構時出現了問題時,教師再恰逢其時地將輔助材料提供給幼兒,鷹架幼兒的建構游戲。以“花園城堡”建構游戲為例,教師在一開始只需要投放一些建構城堡的基礎性材料,諸如積木、橡皮泥等。之后,教師只需要靜靜地觀察、默默地等待幼兒探索并提出疑問。如當幼兒想要利用橡皮泥制作各種花朵時,他們需要一些小木棍做花朵的枝。這時候,幼兒就會主動求助于教師。教師在明確幼兒的實際需求之后,可以在該建構游戲區中投放一定數量的小木棍。當幼兒想要在“花園城堡”中想要“修建”一個“柵欄”時,他們會發現基礎建構材料無法滿足他們建構“花園”的需求。在這樣的時候,教師可以恰逢其時地投放一些廢舊彩筆的筆桿。之后,幼兒可以利用五顏六色的廢舊彩筆的筆桿“修建”各種形狀的“柵欄”。當幼兒想要在“花園城堡”中“修建”一些長廊、小道時,他們也會發現基礎建構材料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對此,教師可以恰逢其時地投放一些廢舊紙箱、形狀各異的石子等。緊接著,利用廢舊紙箱,幼兒可以“修建”一道道長廊;利用形狀各異的石子,幼兒可以“修建”一條條小道。實踐證明,在幼兒建構游戲中,如果教師能恰逢其時地投放一些輔助材料,既可以為幼兒建構更多的樣式,創造更多可能,也可以有效解決幼兒在建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現實困難。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建構游戲中,教師應該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投放一些輔助材料。通過合理投放輔助材料,整個幼兒建構游戲會變得更加有趣、有效。與此同時,參與建構游戲的每一名幼兒,也能從建構游戲中獲得無窮的樂趣。建構游戲在促進幼兒空間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設計能力等各種能力發展方面的作用也會愈發顯著。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