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體系之中,美術教學具有關鍵意義與作用。美術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想象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美術思維與學科素養。但是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依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如教學思維的落后與教學手段陳舊等,高職學校應該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素養與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基于此,對提高高職院校美術教學創新能力的措施展開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美術課程,是為了培養達到標準并且具備全面發展能力的幼兒教學人員。在幼兒時期,孩子的各項能力都不穩定,需要教師對其展開合理的引領指導,帶領其發掘實際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探索研究未知的世界。在這一進程中,美術教師扮演著重要角色。對于幼兒來說,通過美術可以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全新事物,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因此,美術教學在學前教育之中不可或缺,為了培養具備專業能力的美術教師,高職院校就應該轉變教學思維,優化教學措施,提高學生能力。
一、高職院校美術教學中的不足
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限制,高職學校學前教育的部分教師難以革新教學思想,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通常來說,學生要想發揮藝術素養,就要具備一定的發散性思維與抓捕靈感的能力,而美術作為藝術學科中的一門,在過去的教學方式之下,學生的思維方式受到限制,個性化思維水平無法發揮出來,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缺少動力,創新素養更加無法提升。
二、高職院校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
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改的發布與實施,國家越來越重視綜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在美術教學中,美術學科不僅要求學生對色彩非常敏感,而且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創作基礎,但就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其在這方面的知識比較薄弱。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這一點,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地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高職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職美術教學創新能力的培育措施
(一)通過美術賞析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1.美術賞析的作用
美術賞析是美術教學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綜合素養與美術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現階段的教學革新體系之中,有著十分顯著的意義與作用。眾所周知,幼兒的教育關系著基礎教育,這就需要高職學校必須將學前教育專業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學前教育進行美術教育,同時為廣大的教育人員開辟一條賞析美術的通道,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是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的。如果學生具有美術賞析的能力,必然會激發學生對于美術的喜愛以及追求,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審美能力。
2.培育創新意識的措施
在美術賞析的教學進程中,教師應該重點提升培育學生善于發掘美好、捕捉美好、感悟美好的能力,尤其是要讓學生學會欣賞對象的形態美。一般來說,審美觀察能力與情緒感知能力相關聯,在美術賞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情緒感知能力,對美術作品進行思維發散,同時,將自身所具備的美學相關知識與對于美好事物的理解相結合,對美術作品進行進一步的賞析,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各式各樣的審美元素。此外,在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過程中,尤其要關注學生對于審美元素的認識與掌握,只有學生掌握了各式各樣的審美要素,才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會賞析美術作品,感受形式美。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情感體驗能力,學生將會一生受益。在美術賞析的教學進程中,只有教師把握好審美元素,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引進情感體驗,才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藝術作品的精神內蘊,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水平,使其感受到美術作品中的審美意趣,才能幫助其樹立審美意識。例如,為了更加高效地提升學生的美術賞析水平,提升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教師可以強化基礎造型方面的練習,使學生掌握素描的相關能力,同時將練習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觀察水平、造型塑造水平以及構圖水平上,不斷創新和完善美術賞析的課程設計,分析、鑒賞藝術家的經典素描作品,體悟藝術家的技巧以及美術作品之中的情感,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美術觀察對象,幫助學生提高賞析美術對象的能力,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明確美術對象特性的差異。學生不僅可以運用結構素描、光影素描等多種方式來完成練習任務,而且可以在完成練習任務的同時,感受并吸收藝術作品之中的精華。
(二)提升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1.思維創造能力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這一專業的目標,就是培養可以勝任幼兒園教學工作的專業教師。在這一基礎上,專業教師就應該具備專業理論修養以及扎實的教學功底。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開展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工作時,應該將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培育與提升擺放在重要位置,在課程的規劃設計方面,要將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作為培養方向,將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水平作為培養目標。例如,高職院校可以增設“顏色搭配原則與技巧”“創意實踐”等有利于提升學生思維水平的教學課程,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2.提升學生思維創新水平的措施
在“顏色搭配原則與技巧”這一教學課程之中,有“年紀與顏色”的內容,教師要向學生講授孩子們為什么會喜歡純潔、清透的顏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對于顏色喜好不同的原因,從而讓學生明白,幼兒對于顏色的偏愛和喜好完全出自本能的反應。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只有在美術課程中掌握這些知識,才可以在未來面向幼兒教學時,最大程度地將其引入教學道具的制作,使其在幼兒園環境規劃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在顏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水平,打破過去陳舊教學思想理念的束縛,讓學生從裝飾顏色入手,把顏色練習的重點放在色彩肌理上,讓學生嘗試運用水彩顏料、水粉等教學用具合理地進行顏色搭配。這看起來十分平常的教學環節,實際上正是提升培育學生美術思維意識革新水平的絕佳機會,學生通過一系列藝術性的思維拓展活動,運用實際生活之中經常見到的材料,如食鹽、油等,展開交融試驗,觀察實驗成果,運用不一樣的媒介進行顏料搭配,在不同材質上進行創作,觀察最終實驗成果的差異。由此可見,只有讓學生堅持不懈地進行美術嘗試以及藝術革新,不斷練習,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水平以及創新能力。
(三)創新教學方式,激起學生熱情
1.進行激勵教學
在美術教學進程中,不論是賞析教學,還是創作教學,教師都應該重視激勵手段的運用,從而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積極性。教師應該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態度,用溫柔關愛的語言來激勵學生,無論學生的藝術素養是否深厚,教師都不能對其過于嚴厲,更不能嘲諷、羞辱學生,應該用一種包容、接納的心態面對每一位學生。教師要明確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心理需要,不斷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同時,教師還應該激發學生思維模式創新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美術思維。不論哪一類型的學生,只要作品創作完畢,教師就應該充分肯定和認同其敢于嘗試和探究的精神,在照顧到學生自尊心的同時,激發學生參與學習和創作的熱情。
例如,在開展手工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引導學生多多實踐、開動腦筋,不斷嘗試各式各樣的美術材料,測試不同美術材料的性質以及運用方式。同時,教師應該提醒學生,不需要完全根據樣品來進行制作,讓學生敢于突破固化思維,掙脫范本的束縛,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材料進行琢磨和探索,力求從不一樣的角度進行試驗,在持續不斷的嘗試之中,掌握材料與道具的其他使用方式,打破常規步驟,敢于運用創新性思維進行手工實踐。教師在面對學生的時候,應該認可其學習態度,肯定其成績,使得學生一直保持一顆不斷進取的心。在激勵教學模式之下,教師還應該將思維創新與教學相融合,在教授國畫課程的時候,不要總是讓學生自主臨摹,而是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筆墨實驗,使其熟練掌握宣紙以及毛筆的特點、性質,感受國畫所具備的無限魅力以及深厚內涵,不斷鼓勵學生深入探索,激發學生對國畫的熱情。
2.進行團隊合作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所具備的知識基礎以及個人能力的差距較大,在這種狀況下,傳統教學往往鼓勵學生單獨學習以及個性化競爭,對于團隊合作學習的關注程度不高,這不利于學生個人的進步。因此,教師應該在最大程度上運用團隊教學法,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小組之中有6個人到8個人,以小組為單位,統一規劃教學目標,布置學習任務,小組主要有手工組、繪畫組等,這樣一來,學生再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孤單的個體,而是學習小組的一員。團隊教學法讓每一個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教師可以引進競爭體系,通過評比小組之間的作品,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切實發揮團隊的力量,有效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創新教學方式,發揮教師作用
在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之中,美術教師作為不可或缺的引領者,擔負著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使命。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選取先教后學的教學模式,這一方式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散。因此,美術教師應該革新教學模式,將先教后學的授課方式轉變為先學后教。例如,在實際教學進程之中,教師可以先提出美術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回答,在這一前提下,通過小組相互討論與相互評價的方式,促進學生發散思維,最終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有指向性的講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一切學生的智慧,而且可以增加美術課堂的活力。除此以外,由于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關系緊密,因此,美術教師還應該打開校門,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之中尋找創作素材,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創作水平。
(五)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熱情
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學生只有對美術學習產生積極性,才可以更加高效地創新思維。興趣是高職美術教學創新活動順利進行的推動力量,也是一切創新活動的主要動力,創新的動力來自于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高度重視學生個人興趣與愛好的培育。例如,在實際教學進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相應的好奇心以及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一下學習內容,同時向學生展示相應的視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一前提之下,再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我發揮,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想象力來創作繪畫作品。除此以外,美術教師還可以組織作品交流會等活動,從而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熱情。
(六)培育創新型教師,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相比自然科學,美術這一科目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傳統規則邏輯對這一科目的影響以及約束是相對較小的,美術更加重視創造性的研究。而作為美術知識傳授者以及主要引導者,美術教師更是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影響著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美術教師應該持續革新自身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手段,持續深化教學深度,提高自身審美能力,進行開放性教學,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意識。除此以外,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角色,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由于美術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美術教師還應該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其進行繪畫以及賞析,引導學生不斷實踐、探索與研究,從而更加高效地提高學生美術實踐能力,為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現階段,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還存在著教學設計與專業特性不符、教學方式單一陳舊等問題,這違背了培育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重新認識到創新教育的關鍵作用,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美術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提升的學生審美意識,從而向幼兒園輸送創新型的優質教師。
參考文獻:
[1]彭帥.短視頻素材在高職美術教學中應用現狀的調查研究: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教育觀察,2020(10):11-13,30.
[2]皮君.“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改革實踐初探:以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5):154-155.
[3]牧人(齊井山).想象與創造:基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兒童美術教學之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64-67.
[4]韓托莎.多元性媒體技術應用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的創新互動作用[C]//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四.[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祥],2021:693-697.
作者簡介:
龐珊珊,山東經貿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