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秋菊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合理的互動與交流,使課堂氛圍逐漸活躍,有助于教師與學生思維的發散與提升,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并從五個方面重點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指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踐行,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帶領學生學習與掌握基本的知識內容,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使許多學生能以樂觀的態度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能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全身心地跟進教師的講課節奏,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也能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學生也能有效地學習和內化相應的知識內容,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密切的配合,可以積極主動地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與思考。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還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按部就班地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相應的知識講解,并沒有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合理的優化與創新,使學生感到數學課堂較為枯燥,不能有效地與教師進行配合,不利于教師教學進度的安排與實施。同時也使教學氛圍不夠活躍,也嚴重地打擊了教師的教學激情。同時教師未能與學生形成較好的師生關系,導致班級里的大部分學生都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課下,都不敢與教師進行深度的交流。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未能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無法與身邊的同學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部分學生往往會脫離班級整體的教學進度,這阻礙他們的學習發展。同時,有的教師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時,未能對學生作出正確的引導,導致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賴小組的其他成員,未能深入動腦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難以投入相關的題目討論與學習過程。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教師應該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情境
數學這門課程與其他一些文化性知識學科有所差異,其更注重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對學生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學生在考慮問題時應該具有多種思維。在傳統教學模式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上也只能簡單地聽從教師的講解來對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理解與認知。但這一傳統形式所起效果并不明顯,學生往往印象不夠深刻,對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小組合作學習背景下,教師應該合理地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上冊第二十章第一課時“數據的集中趨勢”相關知識內容時,由于各種條件限制,教師不能帶領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具體的分析。但為了更好地輔助學生理解與認識教材中相關內容,教師就可以積極地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基本情況,與班級里的其他同學進行有效的分組,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共同完成相關的課程內容。這樣一來,學生便會對數據的集中趨勢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與印象,從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與認知教材中所出現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理解性記憶。同時也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理順思路,也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運用效率。
又如,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題,以開放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從興趣出發進行交流和探討。“一元一次不等式”部分中,教師可提出系列問題:一元一次不等式具有什么樣的特點?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等式存在著怎樣的關聯?在學會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后,你還能嘗試寫出幾個二元一次和一元二次的不等式例子嗎?請各小組結合具體例子說明。這樣的小組合作探究課題屬于開放形式,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總結得出有關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結論,并根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元”和“一次”特征來衍生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通過這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小組合作探究課題,教師能引導學生加深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認識,探究成功的學習小組獲得較高的成就感,沒能探究成功的學生也產生了強烈的“我要學”情緒,可為后續的不等式教學開展奠定基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由淺入深的小組合作課題組還能讓學優生小組避免因為問題簡單而喪失合作探究的意義,讓學困生小組能夠有一些攻克問題的成就感,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不唯一的合作探究答案也能夠避免學生因為其他同學得出結論而放棄自己探索,每一種答案、案例背后都有學生自己的邏輯,理越辯越明,相互爭論也能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師應該借助微課輔助小組合作學習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踐行,教師不僅要合理地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還應該有效地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豐富課堂教學的方法。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學習拓展了全新的途徑。但在傳統教學模式背景下,教師往往將微課教學作為一種形式教學,并沒有深入地對微課視頻的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與優化。簡單地錄制一段視頻為學生播放會降低微課教學的意義,所以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借助微課輔助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該在錄制微課視頻前,全面把握教材重點基本知識,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將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充分的壓縮,以簡短的微課視頻供學生理解與認知,使學生快速地了解相關知識內容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內容,從而在課堂上可以更專注地聽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中相關內容時,教師在學習這一章之前可以以簡短的微課形式,將本章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內容提前錄制成微課視頻,供學生了解與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難以避免接觸一些知識的難點,所以教師要基本掌握小組內的成員對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重點與難點,從而在課堂上更具針對性地聽講與記憶,這有利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促進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優勢的發揮。
(三)教師應樹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觀念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優化,教師也應該緊隨時代的發展腳步,充分了解當今時代學生的基本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觀念,教師可以對后續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優化調整,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教材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數”中“二次函數的圖形和性質”這一節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在解決問題時,需要合理地根據題目要求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許多關于二次函數的圖形和性質的問題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若一味地進行思考與研究,會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也將會打擊許多基礎不夠扎實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地向學生滲透小組合作學習的思想,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合作,發散每一名學生的思維,共同挖掘相關問題的探索與研究。小組合作學習不僅為問題解決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也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出了新的改革方向,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應該合理地在初中數學中運用,充分發揮其作用。
(四)借助小組合作,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非常強,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也應當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一些抽象的數學語言轉換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可以將一些現實問題通過數學符號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三章“旋轉”中“中心對稱”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情境中尋找相關的中心對稱圖形,例如,水泵葉輪等,教師還應該合理地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共同尋找相應的案例,并通過小組討論,分析中心對稱圖形的基本特點,分析中心對稱圖形與前面所學的軸對稱圖形之間的相似與差異,為每一個舉出的中心對稱圖形案例尋找出各自的對稱中心,然后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有效的分享,最后教師及時總結,得出中心對稱圖形的基本概念以及特點。這樣通過結合生活情境和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認識中心對稱圖形,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心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同時也滲透了轉化的思想,讓學生通過這些抽象的數字和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從而更好地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另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會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思考,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借助學案導學,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優化改革,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地優化學案導學的設計,在學習相關的知識前,教師需要全面審視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內容,結合本章節的教學計劃與目標,合理地在教材中挖掘出具有可研究性的問題,然后在學案導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學案模塊進行合理的布局與設計,首先在學案的開端,用簡潔的語言,將本章節的重點以及難點知識梳理出來,緊接著,教師要設計出本章節的教學計劃以及學習目標。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審視教材,設計出具有研究性的問題,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共同解決相應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借助導學案,進行自主化地對教材基本知識的學習與認知。在導學案設計的最后環節,教師可以合理地根據學案導學問題的難度,有效地設計相應的問題,設計幾道基本練習題,供學生進行預習成果的自我檢測,最后教師還應該設計一個模塊,便于學生反映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以及學習本章節內容后所產生的想法和意見。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教材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第8.2節“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學案中設計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步驟與方法。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具體的案例與步驟,使學生對相關的概念與定義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極大地發揮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六)重視小組合作的評價
小組合作的評價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參與了小組合作、在小組合作中參與度如何、有怎樣的貢獻,小組最終是否獲得了成功只是小組合作評價的一個部分,并非全部。在進行小組合作評價時,教師應把握好相應的尺度,從學生表現出的合作態度、對小組合作的參與投入程度等情感和態度方面進行評價,鼓勵學生更多參與小組合作,尤其要注意幫助小組合作失敗的小組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失敗、建立信心。除了教師評價外,小組合作還離不開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的價值是評價環節的重點。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分析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傳統教學方式的乏味性,為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創新指明了全新的方向,可以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更好地輔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內容,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認知。這對教師自身教學方法的優化與改革也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徑。另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更有助于教師把握學生各項發展規律與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為每一名學生定制合理的教學計劃與目標。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這不僅有效地豐富了教師與學生的知識面,對小組合作學習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也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四、結語
初中數學這門課程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與基本知識能力,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踐行,新課改要求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相關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與目標。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姿態投入課堂,教師也能夠及時把握學生對知識的基本掌握情況,從而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計劃的改革與優化。這樣的方式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與教師都會受到相應的鼓勵,更有利于初中數學課堂上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