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海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規范學校教學活動的重要路徑。在初中學校教學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理念,可以進一步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有助于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因此,在實踐中初中學校要結合精細化管理理念,科學地調整學校教學管理方法,制定契合學校實際的教學管理措施,打造特色初中學校。初中學校教學管理質量不僅會影響到學校的發展,也會對學生個體的成長帶來影響。所以學校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必須結合具體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措施。精細化管理理念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思維,其最早應用于企業生產管理中,隨著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全面拓展,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也更加廣泛。在初中學校教學管理中,融入精細化理念可以更好地提高學校領導層教學管理能力,有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并且能全面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對此,初中學校要科學合理引入精細化管理觀念,實現對教學管理活動的創新。
一、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精細化管理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種管理思想,主要為企業發展而提供服務,強調企業管理活動的細致化。精細化管理是現代管理學的重要思想,其強調細化分工,提高服務質量,為用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精細化管理理念是當前降低管理成本、減少管理資源損耗的重要方式。在精細化理念中,“精”就是精益求精,而“細”則是強調細節,要求管理認真,細化到每個環節,“化”是管理的過程及趨勢,強調將“精、細”工作做到每個過程、每個步驟。
義務教育改革對初中學校教學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初中學校教學管理對象也呈現了新的問題、新特征,初中學校教學管理者要結合管理對象的新變化,樹立精細化管理思維,為自身教學管理工作提供指引。同時初中學校教學管理發展也需要精細化理念的融入,初中學校教學管理是一項系統、復雜、綜合性工作,其中涉及學生、教師等各個方面管理,通過精細化管理能為學生、教師行為提供依據,有助于教學管理的規范性。此外,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教育教學工作也朝著嚴格、細致的方向發展,初中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關注“育人”效果,要將學生能力、素質、品質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精細化管理可以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加細致的服務,這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
二、初中學校教學管理現狀分析
從當前初中學校教學管理實際情況看,存在教師難以高效落實教學計劃,削弱課堂教學質量的問題。學校的教學管理活動缺乏規范的標準,教學檢查、教學監督工作沒有全面落到實處,而停留在表面層次,無法保證教師對學生開展全方位的能力培訓活動。在教學計劃設定上,由于整體計劃與部分教學方案存在一定沖突,教師為了保證教學計劃的良好實施就會出現教學方案難以高效落實的情況,進而影響到整體教學質量,對學生的教育也產生一定影響。為了促進教學管理效果的提升,教師要結合學生發展狀況,制訂更具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但是在實踐中,由于教學自由度比較高,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監督,導致教學秩序混亂。學校在教師具體教學過程中,難以做到全面監督管理,而常規性的檢查又不能將學生的綜合學習情況反映出來,這對學校教學管理目標的實現造成不利影響。
管理者本身的態度意識會對學校管理水平帶來直接影響,而在實踐中很多學校管理者本身存在缺乏良好的學習意識,在實踐中并沒有積極地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管理知識,習慣于閉門造車。同時有的管理者本身缺乏正確的服務意識,簡單地執行相關制度,缺乏變通,處事不武斷,難以處理好團隊、個體之間的關系。此外,還有的管理者缺乏創新意識,認為自己只需要按照之前的工作經驗工作就可以了,難以靈活地應用新型方式開展學校管理活動。如學校要求教師每個學期需要開展最少三次的教研活動,而教研活動形式可以是研討會,也可以是講課比賽等。有的管理者為了方便管理,就會在教研活動方面要求教師一輪一輪地開展講課比賽,會讓教師產生厭煩心理,這樣的教研活動很難促進教師教學技能提升。
三、精細化理念在初中學校教學管理的實施
(一)校領導帶頭學習,把握精細化管理方向
校領導是初中學校發展的重要領導者,一個好的校領導可以造就一所好的學校。在現代教育體系中,校領導扮演著學校管理者、精神導師的雙重身份。校領導一方面需要具有良好的學術領悟力,要對學科教學有深入鉆研,并且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對教師及學生進行管理。另一方面校領導還需要具備運籌帷幄、處驚不亂、統攬全局的能力,能游刃有余地處理學校各種繁雜的事務。初中學校校領導不僅要“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更應從社會、地方、學校等各個層面解讀最新教育政策,充分把握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要求,提高自身的思想定位,把控好學校管理方向,結合學校實際制定適宜的教學管理策略。
(二)厘清思路,完善精細化管理制度
對初中學校而言,科學定位、規范管理、自主發展是最關鍵的原則,在初中學校教學管理中落實精細化管理理念,必須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梳理學校辦學理念及發展目標,并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可操作性強的教學評價標準,為精細化教學管理的實施奠定基礎。首先要準確定位目標。初中學校需要集思廣益,對學校進行全面調研,并邀請學生家長到校,共同梳理學校教學方面的優勢、不足,總結學校發展歷程,準確把握學校今后的發展方向,確立嚴謹、敬業、創新、愛生的教風,促進教學管理質量提升。在初中學校教學管理中還要抓住要點,以嚴格的制度進行管理。學校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制定教師績效評估制度、教師考勤制度、校園安全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并將所有的制度落到實處。學校各個部門要緊密配合,將精細化教學管理制度落實到每個方面,將每個教師、學生都納入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形成教學活動“事事有人管,事事見成效”的良好局面。此外,初中學校還要對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創新,要根據制度開展公平公正的評價活動。初中學校的校領導、中層、教師都要朝著育人為本、全面培養的目標發展,要改變以往的總結型評價模式,通過綜合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的評價方式,嘗試“評語+等級”的評價方式,控制考試次數,根據學生的個體檔案開展更加具有新意的評價。學校還要結合當地的特征,開設第二課堂,指引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知識的過程中培養更加多樣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便于學生釋放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以德育人,奠定精細化管理思想基礎
德育工作是初中學校教育管理的根本工作,在實踐中,初中學校需要將德育、養成教育看作是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具體來說,初中學校要結合初中生可塑性比較強的特征,做好對學生學習習慣、行為舉止、遵紀守法、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培訓教育活動。在初中學校教學管理上,要將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上,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人身、心理、衛生、飲食等方面的安全。各班級的班主任要做好班級全面檢查工作,發現不足后及時整改,并做好記錄。校領導要引導各班主任開展培訓、教育工作,做好班主任日常考核工作,在每個學期可以邀請當地優秀班主任進校對各班主任開展專題講座活動,促進班主任班級管理、班級建設能力提升。同時要充分利用特定節日、時間開展班級管理活動,如在每周升國旗后講話;在傳統節日、重大時間節點開展海報創作、校園廣播、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多樣化活動,促使學生做到在生活中學、在活動中學,促進特色初中學校的建設。在實踐中,初中學校還要進一步加強學校紀律管理,一方面要做好教師制度執行情況及監督工作,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管理紀律守則,各班班主任為學生詳細解釋紀律規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并嚴格督促實施,要求學生能做到準時到校,在規定時間清潔教室衛生,遵守課堂紀律,關注師生禮儀,同學之間和諧相處等。在此基礎上要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教師要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基礎,樹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教師、同學的尊重、信任,引導學生做到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初中學校還要關注優秀校園文化的建設,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學校走廊文化、班級文化,打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在無形中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進行熏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質量立校,全面落實精細化管理
教學質量是初中學校發展的根本,也是學校最好的名片。初中學校應該立足于現實情況,對教師、學生開展摸底檢查,從學生發展、教學常規管理的角度推進精細化管理實施。首先,學校要做好對教師的培訓工作,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良好平臺。引導教師對之前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并定期開展學科評課、校園聽課、校內聽課等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學校要對現有的教師培訓制度進行優化調整,制定明確的教師培訓規劃,成立教師發展檔案,支持鼓勵教師參加各項培訓活動,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實現對教師的專業化培訓,開拓教師視野,增強教師的教研能力。在實踐中,首先學校可以創建“書香校園”活動,引導教師多閱讀、善閱讀,鼓勵教師相互交流閱讀心得,激發教師的工作主動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其次,要做好學校日常教學管理監督工作。在初中學校,做好、做細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是確保教學活動穩定進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手段。校領導要親自抓課堂教學,以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為指引,要求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做到上下課準時、課前教案準備齊全、課堂教學多樣化、教學語言有效、分層設置作業、作業量少而有效、及時反饋作業。此外,學校教師還要結合自身的個人特長愛好,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學生課余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五)關注學生心理,家校合作精細化教育
對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心理十分敏感,特別看重教師、同學、家長對自己的看法。同時在信息化時代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這也使初中生的心理呈現多樣化狀態。為了促進初中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學校就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時發現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對學生進行疏導。學校要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系,與家長共同溝通學生教育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通過家校合作推動精細化教育工作開展。在家校合作精細化教育中,要構建平等的家校合作關系,學校需要充分看重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引導家長能積極地參與教育管理,督促學校糾正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而學校教師也要細致的總結每個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思想狀況,與家長開展練習,針對學生的現實狀況進行溝通交流,共同制定適宜的教育策略。新時期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學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與學生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如通過微信群與家長溝通,這樣既可以保證家校溝通的有效性,又能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引導。對學校教師來說,可以借助信息化方式開展“微家訪”活動,全面了解到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便于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
(六)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制度是推進初中學校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依據,而制度的制定則需要隨著時代的改變而做出調整。在以往的教學管理活動中,經常會看到教師加班加點的備課,而信息技術的普及使教師從傳統的手寫備課變成了電子備課,很多教師會在網絡上查找各種資源豐富自己的備課。但是隨之而來的則是部分教師會出現偷懶的情況,會直接照搬網絡上的備課內容,這就導致教師失去自我,難以做到教學創新。對此,在初中學校管理中,需要進一步對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完善,要結合網絡時代的新特征補充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內容,保證教學制度對教師備課、教學等活動的指引作用。由于各個學科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存在明顯的差異,而在以往的教學常規考核中,不管是哪一門學科其考核總分都是相同的,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即有的學科教師會由于學生出錯比較多而扣分比較多,如數學學科;反之有的學科則會由于不考核而出現扣分比較少的情況,如音樂、美術等學科。所以在實踐中還需要對教學常規考核體系進行優化,進一步增強對教師考核的公平性。
總之,在初中學校教學管理中,通過精細化理念可以實現對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分析,有助于學校把握當前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并且能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管理方案,這能在極大程度上促進初中學校教學管理質量提升,推動學校特色發展。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