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常曉峰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健康教育在妊高癥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方法:選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妊高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均為4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應用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治療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高癥患者在臨床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后能夠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護理依從性,建議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健康教育;妊高癥;生活質量;應用價值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間常見的一種嚴重的并發癥,主要是妊娠期間出現血壓升高,隨著病情惡化可出現全身器官功能損害,會迸發為子癇前期,最終演變成子癇。病情包括兩類,第一類孕前高血壓,孕期血壓較穩定,無器官功能損害。第二類孕前有高血壓疾病即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孕期20周后出現器官功能的損害,導致子癇前期出現,對孕媽和寶寶造成危害。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妊高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均為40例,其中, 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為(28.15±1.03)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患者15例,大專以下學歷患者25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為(29.27±1.12)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患者16例,大專以下學歷患者2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對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健康教育,具體內容為:①掌握患者的基本資料,患者受到對疾病不甚了解、對疾病的擔心等因素的負面影響,使得患者極易滋生心慌、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嚴重降低,對癥治療措施和護理措施難以實施,針對這種現象,護理人員應依據患者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詳細的為患者講解疾病和護理措施相關知識,提升患者的認知度和配合度,有利于降低負面情緒的滋生;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找出滋生負面情緒的原因所在,然后為其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②在為患者實施對癥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血壓、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實施密切觀察,做好記錄,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并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治療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治療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治療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三、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至今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是多因素、多機制、多通路致病的疾病,無法用一元論來解釋。目前主要的學說,有子宮螺旋小動脈重鑄不足、炎癥、免疫過度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受損、遺傳因素、營養缺乏等。臨床上更注重早期預防、早期治療,對降低母嬰死亡率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尚無特別有效、可靠和經濟的預測方法,對于高危人群要進行重點防控。
孕期要加強營養并適當休息:睡眠時取左側臥位,至少保證每天睡眠8-10小時;孕期增加營養尤其是高蛋白質、維生素、葉酸、鈣、鐵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攝入,減少脂肪和鹽的攝入,限制甜食的攝入,水果的攝入不宜過多(每天2-3兩的蘋果或其它相當量的水果)。自妊娠20周開始每天補充鈣劑2g可降低妊高癥的發生;每天補充維生素E 100-200mg也有利于減少HDCP的發生。
每次產檢時測體重,有條件者或者已經診斷HDCP者,可自行在家監測晨起空腹排空膀胱后的體重并記錄下來,就診時將數據帶來;最好每周測1次,如果診斷了高血壓者,可3天測1次,一般每周體重增加不超過0.5kg,若超過0.5kg則有存在水腫的可能性。在妊娠晚期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休息及睡眠時抬高下肢,促進下肢靜脈回流,可減少水腫的發生。如果體重增加過快,或有頭暈、頭疼、視物模糊、胸悶、憋氣、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下腹疼痛、陰道出血或流液、尿量減少或尿色呈咖啡色或醬油樣尿,或者已有血壓升高應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1]劉霞.健康教育在妊高癥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0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