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摘要:目的:探析從新冠疫苗接種及常規預防接種規范管理的效果。方法:對參與研究的100例新冠疫苗接種規范化管理的模式。結果:100例新冠疫苗接種經過規范化管理之后,均安全接種,無異常反應。結論:規范化管理模式在新冠疫苗接種管理中的應用,可保證接種更加安全且可靠,避免異常反應出現,值得推薦。
關鍵詞:新冠疫苗接種;預防;規范管理
新冠疫情屬于公共衛生事件,對其防控需每一位公民積極參與。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常態化,接種管理變得異常重要。新冠肺炎的出現導致部分接種門診出現暫時性關閉,為了保證新冠肺炎得到更好的救治,除了加強對其的控制以及防控,還需增強新冠疫苗接種及規范管理效果,保障疫苗接種的科學性。本次對2021年4月-2021年5月的100例新冠疫苗接種使用規范化管理模式,探析規范化管理模式在新冠疫苗接種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新冠疫苗接種醫務工作人員自愿加入,納入時間:2021年4月-2021年5月;疫苗接種年齡26歲~74歲,平均(40.23±9.26)歲。納入標準:選擇的接種者均是從事醫療工作或者是明確早期需要接種的;接種對象已經同意并簽訂同意書,愿意參與早期接種;獲得醫療部門和疫情指揮部們批準以及認可。排除標準:依從性較低的接種對象;無需首批接種新冠疫苗的對象
1.2 方法
(1)基礎管理
提醒患者需關注個人防護,應在管理全程佩戴口罩,與患者距離應超過一米,并將就醫流程適當簡化,將患者的聚集時間盡可能縮短。若是有嫌疑患者還需開展咽拭子核酸檢測確診,盡量保證檢查準確性。新冠疫苗接種管理一般將接種點分為登記區域、留觀區域、急救區域等設置,各區域需要保證分隔清晰。確定明確的導向標識,還需將疫苗接種需要配備的急救藥品以及設備預先配備齊全,并安排專業人員以及護理人員在接種點進行日常管理。若是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接種反應,需將其及時處理。還需在接種管理中創建安保以及保潔等組織,為接種后勤保障做好準備,確保接種規范化的同時,保障接種區域環境整潔,且接種秩序符合相關標準。
(2)技能升級
新冠肺炎本身具備較強的傳染性,傳染源可能會長時間存在,因此需要組成專門的接種隊伍,并保證其獲得有效培訓,獲得新冠接種培訓合格證,便于接種工作的順利進行,為規范化接種提供極大方便。還需定期對其進行專業接種技能的升級,可多次組織疫苗接種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有接種流程、接種細節、接種日子、疫苗接種異常反應處理等,并現場模擬演練疫苗異常反應的處置,增強接種管理的科學性,為規范化管理效果的提升保駕護航。
(3)疫苗分類管理
接種規范化管理用到的疫苗種類相對較多,包括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還有一劑次疫苗,單支兩劑次疫苗,應重視將其分類管理、冷鏈管理,將其統一分開進行儲存,并在每一類疫苗上貼上標簽,便于區別不同疫苗,進而做到疫苗的分類有序以及清晰,并將疫苗擺放整齊進行儲存。還需要為各種疫苗設置專門接種臺,并擺放標有疫苗名稱的桌牌,防止多種類疫苗接種出現搞混等。兩人份疫苗通常全部采用0.5ml注射器,增強安全底線。
1.3 觀察指標
記錄接種結果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s)、計數資料行t檢驗、X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100例新冠疫苗接種經過規范化管理之后,均安全接種,無異常反應。
3 討論
新冠疫情是目前國家關注的重大事件之一,對其防控需實施有效的接種,對疫情以及病毒預防有積極促進意義。疫苗接種涉及到的疫苗類型比較多,若是不妥善管理,可能會出現互相混淆等,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應重視對新冠疫苗接種者的接種管理。規范化接種管理屬于一種科學的管理疫苗的方式,目前其在疫苗控制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次對參與的新冠疫苗接種使用規范化疫苗管理模式,結果發現在接種后無異常反應產生,可見規范化管理模式在新冠疫苗接種管理中的使用,對疫情防控有積極促進意義。通過規范化管理中的基礎培訓以及定期知識更新,為接種安全性奠定基礎,并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好的接種管理服務。并將參與的接種疫苗進行科學分類管理,保證疫苗儲存的安全性。并關注疫苗接種者出現的異常,將部分存在異常者的不良反應科學處理,促進接種有效性提升。
規范化管理模式在新冠疫苗接種管理中的實踐,可防止異常反應的產生,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王碩, 蔡晧東, 梅丹. 獲批使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進展[J]. 藥物不良反應雜志, 2021,12(1):96-96.
[2]吳國偉, 鄧霆, 張曼琪,等. 新冠疫苗接種態度及其社會心理影響因素的調查[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AKT1基因在精神分裂癥腦網絡功能異常中的調控機制研究".2021,29(3):622-625.
[3]徐麗娜, 王瑩, 朱秀平,等. 6S融合目視化管理法在新冠疫苗接種過程中的應用[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020,28(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