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
教學與科研是教師日常工作的兩大主旋律。教師課題研究就是從教學實踐中探索總結教育教學規律,并形成教學理論的過程。校本課題研究是教師以自身所在學校為研究范圍,以所帶班級所遇到的具體教育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的研究活動。其目的是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中職學校依托校本課題研究,營造教研氛圍,是促進專業建設和學校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以校本課題研究為導向,改革中職學校教研組工作
1.著眼校本課題研究,提高學校的教研、教改水平
許多中職教師都感覺課題研究很高大上,自己從事一線教學,沒有什么值得研究的課題。其實不然,只要組織教師們認真學習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從平時教學中尋找所需的課題,討論教學中最感困惑的事情、最成功的教學方法、最有效的教學手段等,都可以成為科組教研的有價值的課題。小課題是最適合教研組開展的校本課題研究,它研究的切入點相對較小、科研經費投入不多,研究周期也較短,研究方法相對簡單,能打消教師們的畏難情緒,更能把他們一線的工作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提升,凝練成有理論高度的成果,對專業建設起到促進作用。
2.依托校本課題研究,豐富校本教研內容,推進“三教改革”,促進專業建設
“三教”指的是教師、教材和教法。“三教”改革是“職教 20 條”的根本要求,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三教”是中職學生的職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獲取、職業素養提升、職業道德養成的關鍵因素。基于校本課題的實效性開展“三教”改革有關研究,能切實可行地提升專業建設水平。(1)教師改革。教師改革是解決誰來教的根本問題。利用校本教研,組織教師到企業參觀調研、參加生產實踐等,能提升教師的個人素質與專業水平。(2)教材改革。教材改革是解決教什么的核心問題。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和教學模式的重要支撐,必須以教學標準為指導和依據,基于教學標準進行再創造,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理實一體的職教特色。(3)教法改革。教法改革是解決怎么教的關鍵問題。經驗表明,一個員工在職業崗位上所需的職業知識和技能絕大部分是通過崗位培訓獲得的。長期以來,教師的教法研究都是關起門來自己琢磨,這是不利于人才培養的。通過校本教研,引入企業參與教法研究,以崗位帶教培訓的手段進行教學,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資源,貫徹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才能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例如,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與藍月亮有限公司開展的電商直播人才培養項目,把課堂搬到企業的直播間,以真實的場景和工作任務進行教學,采用師傅帶教的教法,讓學生真實操作抖音、京東、唯品會、天貓各大購物平臺的直播,讓學生在短期內掌握專業技能。
二、從校本課題出發,打造專業品牌,創造學校的品牌特色
立足校本課題研究,讓研究成果為日常教學服務,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同時讓教學實踐為研究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實現教和研的有機融合,是校本教研的最大效益的體現。中職學校的專業建設注重品牌打造,運用課題研究,解決人才培養中的各種問題,創造有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能為學校的發展開創新的路徑。
1.主導課題引領學校研究方向
學校的發展需要有布局,學校的科研也要在學校整體發展的指導下開展。主導課題的確立是學校科研方向的基調,對學校的發展和專業建設具有規劃性和引領性的作用。在教科研改革的探索實踐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專業要進一步發展和推進中職學校的品牌建設,就必須在學校整體規劃的領導下,確定主導課題的方向,然后在大方向下進行分類分級的子課題研究。這樣才能匯聚教師的集體力量,充分運用學校的研究資源開展研究并做出成果。例如,廣州市黃埔職業技術學校的“‘三融通三精準的中高銜接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課題,從學生的升學就業兩難的實際問題出發,從校本課題研究起步,逐步研究探索出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最終實現了學生的精準培養、精準升學、精準就業。該人才培養模式獲得市規劃課題立項,申報了市教學成果。該模式得到廣泛的復制和推廣,為學校的專業品牌推廣和學校的長遠發展做出了貢獻。
2.分級發展構建課題梯隊共同體,促進教師的集體成長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帶動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讓教師向學者型、專家型教師發展,培養名教師、名班主任、學科帶頭人是科研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在選拔課題主持人的時候要有意識地組建互助互補研究團隊,根據教師研究能力的差異,由學校教研室組織骨干教師成立研究團隊,以團隊負責人為核心成立課題組。在學校主導課題的引領下開展實踐研究,搜集研究數據和案例,建設科研資料庫,實現校內的研究資源共享。聘請課題專家對課題組進行指導申報書的填寫,爭取在校本課題的研究下進一步申報省、市、區課題,從而形成傳幫帶的校本課題研究氛圍,讓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得到提升,為中職學校打造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隊伍。
三、校本課題研究的良性發展需要學校制度層面上的保障和引領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校本教研制度從學校制度層面上對校本教研在時間、人員和經費上給予保障,為教師的科研活動創造條件,排憂解難。引領和激勵教師把日常教學工作中積累的教學經驗進行整理、提煉、總結和推廣。增進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學習,充分發揮教研組的團隊力量,集個人的智慧催生課題組的成果。設立校本課題獎勵機制,從各方面激發教師投身課題研究的動力。只有在學校層面重視校本科研,搭建學習平臺,組建專家指導團隊,才能更好地推動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向前發展。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