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光
自主課堂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高效學習課堂。其精髓是“主導+主體”“教材+導學案”“自主+合作”。其中,“自主+合作”是學習方式,即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采用“捆綁互助學習小組”的方式,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機會,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所有學生都在互幫互學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學會合作,不斷探索新的知識、經驗和方法,從而爭取課堂效率的最大化和最優化。2018年起,我校開始有序探索實施自主課堂,到今天已逐漸成熟定型并取得顯著成效。實踐表明,有效實施自主課堂,一定要抓好以下四個關鍵點:
一、落實好自主管理是實施自主課堂的前提
我校的自主管理品牌以學生律會為核心。律會完全由學生自己組建的管理隊伍實施和監督。通過“每天一律會、每周一總結”的形式,對全校班級每天的學習情況、紀律情況、衛生情況、好人好事、存在問題、不良現象等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評價,并和班級先進評比直接掛鉤。對各班來說,律會的評價單位就是經過自主課堂精心編排的學習小組,律會由每班通過專門培訓的“秘書長”主持,各小組依次總結,全班同學上臺自由發言,提出表揚和批評,最后由本班班長作總結評價。這樣,學生自主管理的成熟運行,對推動課堂上自主學習順利實施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他們的組織架構高度一致,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的基本單位都是班級學習小組,每天的律會都是對學習小組組織架構的鞏固和強化,自主管理做在前頭,自主課堂上手就快。其次,自主管理也好,自主學習也好,都是以學生為主,助力調動學生學習和管理的自主能動性。
二、開好系列會議和開展好展示課,是自主課堂有序實施的兩大推手
開好系列相關會議和開展好各科組優秀課例展示,是兩大重要推手。具體而言,會議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學生為主的自主管理系列總結部署會,包括周日下午及晚上召開的學生干部例會、學生會主席團會議、自律會、部長會議等,周一早上升旗后召開的一周總結評價工作會議,還有各類臨時會議。一類是以學校行政領導和教師為主的會議,一般在周一下午及晚上分時段召開,包括學校行政例會,班主任例會,科組長會議,備課組例會等。各科展示課,則從各科教師對于自主課堂的實踐和駕馭層面,為全校教師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我校從2019年起,每學期各科展示課不少于100節。教師自主報名,輪番上陣,到學校專門開辟的自主課堂展示廳上課,校領導和教師隨機聽課,人人發言點評,每節課課后都認真做總結。
三、編寫高質量的導學案
我校每篇導學案的編寫形成都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某一章節或某篇課文,事先指派一名教師負責編寫導學案,該教師學習借鑒各種網絡資料之后,根據實際編寫出該章節(課文)的導學案初稿;第二階段,利用科組會和備課組會議等,大家對初稿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補充相關資料,形成相對統一的上課稿;第三階段,同科組教師各自上完課后,大家及時召開總結會議,根據各自的教學實際提煉出共性的問題,對上課搞再加以修改完善,形成進入學校導學案資料庫的定稿;第四階段,針對入庫定稿,每學年再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完善,在保持入庫定稿基本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形成定稿的完善一稿、二稿……
四、處理好教學流程的規范與創新
我校自主課堂的規范流程主要有四步:第一步是課前準備,自主學習;第二步是問題導引,明確目標;第三步是互動導學,完成目標;第四步是內化鞏固,檢測目標。經過大力引領和實踐探索,我校教師積極進行自主課堂創新實踐,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是環節創新。有的教師注重結合不同課型的實際,在規范流程的“通式”下進行“變式”,對時間重新分配,或拉長討論環節時間,讓討論質疑更為充分深入,或者拉長總結環節時間,讓老師的點撥分析更加詳實到位;有的教師非常注重主持人梯隊建設和培養,讓自主課堂運轉更為高效順暢。二是形式創新。有的老師將傳統課堂合適的部分或者自己擅長的部分繼續運用到自主課堂中,各取所長,相得益彰;有的則將情景劇、競賽搶答等有益有趣的課堂活動形式,以及視頻音頻等多媒體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引入到課堂,讓課堂更加鮮活豐富。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