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森 陳貴深
教育的改革、科技的進步……使得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逐漸普及。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機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正確認識教學現狀,轉變教學理念,適應教育改革步伐。
一、樹立課標新理念,活用現代化手段
貫徹落實“新課標”基本理念,重點是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在現實當中,學會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已經是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體育課堂教學落實“新課標”基本理念的要求,特別是現代化素養的要求。
但是,現在一些體育教師的現代化教學觀念還比較淡薄,掌握的現代化教學技能也不全面,導致體育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滑。如何在課堂教學當中融入現代化教學手段?首先,體育教師應該著力提升自己的現代化教學技術水平,轉變被動學習的意識,努力學習現代化教育技能,爭取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靈活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例如,在《足球—大腿、胸部接球》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沒有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體育教師在示范講解時,不可能讓足球在傳接過程進行動作中止,足球運動路線、速度也很難控制,學生與教師在動作示范、講解之間的配合更難把握。但是如果教師通過3D動畫這個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分解教學,學生便能清晰觀看足球在空中的路線、球與人瞬間接觸的動作細節變化,以及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動作變化,對大腿、胸部接球動作會更加了解。自然而然,學生對這個動作就會有一個正確、清晰的認識,解決了許多體育教師傳統示范、講解存在的局限。
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引導學生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形成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進而讓學生的體質有實質性的提升,并在熱衷于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錘煉意志品質。
二、改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2021年6月23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這是教育部頒布的首個關于體育教學改革的《指導綱要》,具有里程碑意義。我縣的課堂教學多數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上,制約了體育教學改革發展?,F在有了《指導綱要》的引導,為了更好地立德樹人,體育教師必須要有“以學定教”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當中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堅持“以研促教、以研促學”的理念,通過“教會、勤練、常賽”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帶動本地區初級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實踐,努力探索出適合提升我縣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全面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
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讓學生觀看教學中的技術細節、高水平運動員的實景鏡頭等,保持課堂新鮮感,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可以借助學生喜愛的互動教學媒體,開展游戲練習活動,營造健康、歡快、向上的課堂氛圍。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進主動學習
以前在教學中,學生的“學”大多數是依靠教師的“教”,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只能跟著教師的“教”來“學”,限制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沒有了學習主動性。
如今現代化技術產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學生“學”的途徑有了多元選擇,不再只依賴教師的“教”,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教”,而是要引導學生在“學”的過程學會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學習。因此,我們在體育課堂中應該善于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學”變得多元化,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促進他們主動學習,提升知識素養。在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中,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水平。
四、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有利于其優勢發揮得更加突出。隨著年齡增長,體育老師身體素質會產生變化,一些動作技能也隨之逐漸退化,而且體育教師也不都是“運動全才”,不可能所有運動項目都表現得出色,傳統教學方式易讓動作示范、講解的效率低下,學生有時很難對動作有一個比較清晰、系統的概念。假如課堂教學的講解過程中加上視頻、動畫等方式,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其效果也會超越單一的講解效果,能夠有效突破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教授“三級跳遠”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輔助,學生可以通過視頻示范進行慢鏡頭學習,先從“慢”到“快”, 然后多次練習。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教學輔助,甚至可以對于教學難點動作定格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動作的形成過程,把繁瑣細節變得簡單,學習難度也簡易化,促進學生快速學習、掌握這個動作。
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可能依靠一兩節課就能培養起來,體育老師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但在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單單是方法的改變,更是教育觀念、教學內容、課堂教學等深層次的改革。只有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發揮出其優勢,才能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