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生威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智慧,深刻而鮮明地回答了歷史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未來之問,更吹響了開啟新的歷史征程的號角。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要義和實踐要求。武威市教育系統緊緊圍繞“十四五”發展主題、主線、根本動力和根本目的,緊盯教育發展短板,突出重點,抓實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武威市教育系統要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做到從政治上看教育、從民生上抓教育、從規律上辦教育,不斷開創新時代教育工作新局面。
要以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堅決承擔起新時代教育的新使命,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全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把武威市加快建設成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努力構筑河西走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橋頭堡”,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武威新篇章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勇于擔當,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教育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引導和督促學校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為教育工作者,使命在肩,唯有正身強己、奮力前行,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學校和教師要積極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記“國之大者”,擔當“責之重者”,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書寫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優秀答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要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精神滋養,立足實際,愛崗敬業,甘于奉獻,開拓進取,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鼓勵學校教師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要積極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加快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將“五育并舉”要求落實在各科課堂教學之中、滲透在校園生活各環節、延伸到學生發展各方面,加快形成目標明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要在學校教育教學和日常管理中引導學生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感悟真理偉力,永遠信黨愛黨為黨,以信仰之力、理想之光照亮成長之路,要用偉大建黨精神指導、激勵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要充分發揮好宣傳工作的積極能動力量,引導和鼓勵學校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增強學生堂堂正正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要持續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健全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著力解決師德失范、有償補課等問題。深化教師隊伍管理改革,加快建立教師發展中心,多渠道補充和培訓教師,著力解決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切實提升教師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質量。健全完善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方案,推動教師合理流動。嚴格落實教師減負清單,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要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高質量編制完成“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為加快推進武威市教育現代化進程把好方向。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破除教育評價中存在的“五唯”問題,確保各項任務落地生根。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扎實做好高考綜合改革各項工作。推進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教育督導“長牙齒”,不斷增強教育督導的權威性、嚴肅性、實效性。持續做好“雙減”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要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四史”教育,把愛國主義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筑牢理想信念思想基礎。加強思政課建設,切實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學校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堅持“五育并舉”,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推進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協同育人體系建設,大力整治校外培訓機構,抓好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不斷提高育人質量。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扎實做好控輟保學、學生資助、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等工作,嚴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失學輟學反彈。推進教育信息化共享融通創新發展,推進“無線校園”建設,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新業態,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加強校園安全維穩,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推進“平安校園”創建工作,確保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和諧。
要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推進基礎教育擴容提質,新改擴建一批中小學、幼兒園,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著力打造“技能武威”,健全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大“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實施“武威工匠”培育工程,加快“雙高”“雙優”計劃院校建設,積極籌建武威職業技術大學,全力助推“技能甘肅”建設。
在新的征程中,我們要堅持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全局性地位,全力以赴推進人民滿意的現代化教育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