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保華,尤祥云,喻俊峰,李愛軍,孫德明,向振東,張滿,易成
[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三峽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湖北 宜昌443099]
輸尿管結石在泌尿外科是十分常見的疾病。輸尿管鏡碎石術(ureteroscope lithotripsy, URL)已成為治療輸尿管結石最常用的方法[1]。目前輸尿管鏡聯合鈥激光技術是體內碎石的標準方法[2]。盡管URL 具有很多優點,但其也會出現發熱、血尿、結石移位、輸尿管撕裂、尿源性膿毒血癥等并發癥[3]。目前國內URL 并發癥沒有統一的分類標準。自從2004年Clavien-Dindo 分級系統(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 system, CDCS)應用于外科手術并發癥的臨床研究后,該分級系統也廣泛應用于泌尿外科領域[4-7]。本文應用CDCS 對URL 術后早期并發癥進行分級分析,并探討術后早期并發癥發生的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9月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行URL 治療的1 142 例輸尿管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769 例,女性373 例。年齡19~79 歲,平均(50.39±12.88)歲。輸尿管結石均經彩超、靜脈尿路造影、泌尿系CT 平掃證實,輸尿管結石橫徑4~9 mm,長徑5~19 mm。經CT 平掃測定結石的CT 值范圍為276~1 302 HU。結石位于右側596 例,左側479 例,雙側67 例。合并腎結石357 例。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187 例(16.37%), 中 段392 例(34.33%), 下 段563 例(49.30%)。病例納入標準:患有輸尿管結石行URL的患者,包括輸尿管結石經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治療失敗及腎結石經ESWL 后結石排至輸尿管行URL 治療的患者。排除標準:有輸尿管鏡手術禁忌證的患者;除行URL 外,同次住院還行其他手術的患者;雙側輸尿管結石致急性腎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硬性輸尿管鏡(型號:9.5 F,德國Karl Storz 公司),鈥激光碎石治療儀(型號:VersaPulse Power Suite 60 W,美國Lumenis 公司),攝像工作站(型號:STORZ 20223020,德國Karl Storz 公司),監視器(型號:LMD-2110W,日本Sony 公司),灌注泵(型號:RXJ-I,浙江桐廬瑞克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鈥激光光纖(型號:365 μm,美國Lumenis 公司),一次性使用非血管腔道導絲(型號:0.032 Copper 斑馬導絲,深圳市庫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雙J 管(型號:F5~F7 J,張家港市沙工醫療器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腰硬聯合麻醉或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術區常規消毒鋪巾,留置8 F 導尿管,連接灌注泵,灌注生理鹽水,灌注壓為10~20 kPa,并通過輸尿管鏡的進水閥調節灌注液流量,在視野清晰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選擇低流量灌注。將輸尿管鏡經尿道置入膀胱,觀察膀胱情況,找到輸尿管口,向患側輸尿管內插入Copper導絲,在導絲引導下置鏡至輸尿管管腔內,將輸尿管鏡緩慢向上置鏡達結石停留部位,看見結石后退出導絲,同時適當減少灌注液流量。置入鈥激光光纖,激光能量參數設定為0.5~2.0 J,8~20 Hz 以內。直視下將激光光纖伸出鏡體外2~5 mm 左右,采用連續脈沖間斷發射法粉碎結石。較大結石者,采用從外周到核心的蠶食法;多枚結石者,自下而上依次碎石,結石粉碎至3 mm 以下。>3 mm 的碎石,可用取石鉗取出。碎石結束后在輸尿管內常規放置雙J 管(5~7 F)2 周,伴有輸尿管狹窄的患者留置雙J 管1~2 個月。術后留置導尿管1~3 d。術前合并泌尿道感染的患者行常規抗感染治療,復查感染指標均正常后再實施手術。術后常規行抗感染、補液等治療。術后3~5 d 行腹部平片檢查,陰性結石行彩超或CT 檢查,了解碎石、排石效果和雙J 管的位置等情況。手術1 個月后復查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泌尿系彩超、腹部平片、CT 等。
統計分析患者行URL 術后發生的相關并發癥,包括發熱、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輸尿管損傷、結石移位等。并發癥的分級采用CDCS。Ⅰ級:不需要藥物治療、外科手術、內鏡或介入干預的任何術后異常情況,給予以下治療方案,止吐藥、解熱藥、鎮痛藥、利尿劑、電解質、物理治療等。Ⅱ級:除上述Ⅰ級所列藥物之外的其他藥物治療,還包括輸血和全腸外營養。Ⅲ級:需要外科手術、內鏡或介入干預。Ⅲa 級:不需要全身麻醉下干預。Ⅲb 級:需要全身麻醉下干預。Ⅳ級:需要ICU 治療或中期照護的威脅生命的并發癥(包括腦出血、缺血性卒中、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Ⅳa 級:單一器官功能障礙(包括透析治療)。Ⅳb 級:多器官功能障礙。Ⅴ級:患者死亡。當同一病例合并多個并發癥時按最嚴重的一個并發癥統計,不予累計統計[8]。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影響因素的分析用一般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篩選有意義的因素建立URL 術后并發癥的預測模型,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無并發癥組998 例。其中,男性678 例,女性320 例;平均年齡(51.57±11.94)歲;體質量指數(BMI)為(22.91±5.43)kg/m2。并發癥組144 例。其中,男性91 例,女性53 例;平均年齡(49.08±13.16)歲;BMI 為(20.87±7.29)kg/m2。兩組性別、年齡、BM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不同Clavien-Dindo 分級的早期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見表1。早期并發癥144 例,發生率12.6%。其中常見的并發癥有發熱、疼痛、泌尿道感染、結石移位至腎臟等;嚴重并發癥有輸尿管撕脫、輸尿管斷裂、腎臟大出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CDCS 分級情況見表1。

表1 URL術后不同Clavien-Dindo分級的早期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n=1 142)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結石負荷、結石位置、手術時間、合并糖尿病、術前發熱、術前降鈣素原、術前尿培養、重度腎積水、合并輸尿管狹窄、病程、術者熟練程度是URL 術后發生早期并發癥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無并發癥組與有并發癥組不同因素間構成的比較
以是否發生早期并發癥為因變量,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結石負荷、結石位置、手術時間、合并糖尿病、術前發熱、術前降鈣素原、術前尿培養、重度腎積水、合并輸尿管狹窄、病程、術者熟練程度等為自變量,進行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α入= 0.05,α出=0.10)。賦值情況:結石負荷≥45 mm2(0 =否,1 =是),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0=否,1=是),手術時間≥60 min(0=否,1=是),合并糖尿病(0 =否,1 =是),術前發熱(0 =否,1 =是),術前降鈣素原升高(0 =否,1 =是),術前尿培養陽性(0 =否,1 =是),重度腎積水(0 =否,1 =是),合并輸尿管狹窄(0 =否,1 =是),病程≥1 個月(0 =否,1 =是),術者為低年資醫師(0 =否,1 =是)。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結石負荷≥45 mm2[=1.039(95% CI:1.010,1.070)]、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1.734(95% CI:1.211,2.482)]、手術時間≥60 min[=1.032(95% CI:1.006,1.058)]、合并糖尿病[=1.832(95% CI:1.040,3.227)]、術前尿培養陽性[=3.163(95% CI:1.195,8.373)]、合并輸尿管狹窄[=2.010(95% CI:1.102,3.669)]和術者為低年資醫師[=2.213(95% CI:1.414,3.463)]是URL術后早期并發癥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URL術后早期并發癥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參數
將Logistic 回歸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納入方程,建立預測模型。繪制該模型預測URL術后早期并發癥的ROC 曲線,結果顯示:ROC 曲線下面積(AUC)為0.791(95% CI:0.756,0.826),截斷值為0.099,敏感性為77.1%(95% CI:0.696,0.832),特異性為65.1%(95%CI:0.621,0.680)。見圖1。

圖1 URL術后早期并發癥預測模型的ROC曲線
尿石癥是一個全球性重大健康問題,其發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增加。當輸尿管結石確診后,其治療方案包括觀察、藥物排石、ESWL、URL 等[9]。目前,輸尿管鏡手術已成為泌尿外科最常見的手術[1]。鈥激光能夠粉碎各種不同成分的結石[10],是目前最有效的碎石系統[11]。歐洲泌尿外科協會尿石癥指南[12]明確指出:URL 可以清除所有沒有明確禁忌證患者的輸尿管結石。URL 成功率為80%~97%。該手術方式效率高、并發癥低[13]。URL 術后并發癥包括出血、發熱、泌尿道感染、結石移位、腎包膜下血腫、輸尿管撕脫、輸尿管斷裂、尿源性膿毒血癥等[1,3,5,14-17]。據研究報道,URL 術 后總 并發癥發生率為3.5%~30.0%,通常為輕微、能自愈的并發癥,僅有少數嚴重并發癥需要外科治療,其病死率很低[5]。
1992年,CLAVIEN 等[18]基 于650 例膽囊切除術的經驗,進行全面總結分析,提出手術并發癥的分級系統,這個分級系統根據并發癥的不良后果和嚴重程度,將并發癥分成5 個不同等級。2004年由DINDO 等[8]進行修改,將3 級和4 級并發癥進一步細分為3a、3b、4a 和4b 級。修訂后的系統通常被稱為CDCS,由于其概念簡單、可重復性好,已成為外科手術中首選的并發癥分級系統[4]。CDCS的主要特點是,并發癥的分級標準是根據治療并發癥所需的治療類型來劃分的[7-8]。本研究中最常見的并發癥為Clavien-Dindo 分級的Ⅰ級并發癥,占總并發癥52.8%(76/144)。這與國外??REDEN[3]、IBRAHIM 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中,嚴重并發癥有Ⅲb 級輸尿管撕脫和輸尿管斷裂各1 例,Ⅳa級腎臟大出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1 例,Ⅳb 級感染性休克4 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 例。1 例輸尿管撕脫的患者是因為輸尿管狹窄,碎石完畢退出輸尿管鏡時,用力較大,導致輸尿管全程撕脫,在全身麻醉下行膀胱肌瓣代輸尿管術治療。1 例輸尿管斷裂的患者是因為置入取石鉗準備取出結石碎塊時,取石鉗出現機械故障,鉗口無法閉合,退出取石鉗時輸尿管斷裂,改為開放手術,行輸尿管端端吻合術治愈。1 例患者腎臟大出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該患者既往有多年泌尿系結石病史,病程長,結石負荷大,存在重度腎積水和輸尿管炎性狹窄,手術時間超過1 h,術后出現嚴重血尿和血壓降低,經過輸血、補液、抗休克等治療效果不佳,行高選擇性腎動脈介入栓塞手術后康復。本研究中,感染性休克4 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 例,其中女性5 例,男性1 例,年齡均<60 歲,病程均>1 個月,存在中重度腎積水,術前均有發熱病史,術前尿白細胞、降鈣素原升高,尿培養、尿亞硝酸鹽陽性,其中4 例合并糖尿病,3 例手術時間>1 h。
本研究通過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發現URL并發癥的獨立影響因素有結石負荷≥45 mm2、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手術時間≥60 min、合并糖尿病、術前尿培養陽性、合并輸尿管狹窄及術者為低年資醫師。進一步建立并發癥預測模型,通過ROC 曲線分析得出AUC 為0.791(95% CI:0.756,0.826),由此可見,通過上述7 個因素能夠有效預測URL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桂志明等[19]研究表明結石大小、是否合并尿路感染、手術時間及液體灌注速度是URL 術后發生腎包膜下血腫的獨立危險因素。KIM 等[20]研究表明手術時間是URL 術后出現泌尿道感染的獨立預測因素。BAI 等[1]總結分析了1 421 例行URL 的患者,發現12 例患者術后出現尿源性膿毒血癥,通過多因素分析發現手術時間長、術前尿培養多重耐藥菌陽性是其獨立影響因素。胡明等[21]研究發現,女性患者、尿常規白細胞陽性、尿培養陽性、尿亞硝酸鹽陽性、腎積水平均CT 值高及功能性孤立腎可增加輸尿管結石患者尿膿毒血癥的發生率。伍宏亮[22]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糖尿病、術前尿培養陽性及手術時間長是URL術后發生尿源性膿毒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TANRIVERDI 等[16]研究1 189 例輸尿管結石患者行URL 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結果顯示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結石嵌頓等是術中發生并發癥的獨立影響因素。ABDELRAHIM 等[17]總結分析442 例患者實施URL 的資料,結果顯示有121 例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該研究表明臨床癥狀超過3 個月、既往有輸尿管手術史、結石寬度>5 mm、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輸尿管上段擴張、靜脈腎盂造影提示腎臟不顯影、年輕醫師實施手術等因素會顯著增加手術并發癥。由于本研究是單中心研究,樣本量有限,此外各個醫療中心的醫療設備不同,手術者的技能不一樣,URL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各異,因此本研究的URL 并發癥獨立影響因素與上述其他醫療中心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
綜上所述,URL 術后并發癥的分級建議采用CDCS,URL 術后早期并發癥的Clavien-Dindo 分級多為Ⅰ級、Ⅱ級,Ⅲb 級以上嚴重并發癥較少見。結石負荷≥45 mm2、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手術時間≥60 min、術前尿培養陽性、合并糖尿病、合并輸尿管狹窄和低年資醫師實施手術可能會增加URL術后早期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