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瑋
肛周膿腫、肛瘺是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手術是治療的主要手段[1,2]。由于肛門解剖結構不同于其他器官,所以術后切口一般不能一期縫合,多數為開放性切口,恢復過程要經過組織及肉芽的再生、纖維組織的修復,最后上皮組織生長閉合創面,一般為二期愈合。并且創面經常生成膿液及壞死組織,創面往往變得難以愈合。外用藥能夠直接作用于創面,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環,具有抗炎、滅菌等作用,可加快創面愈合[3,4]。本研究選用康復新液聯合錫類散應用于肛瘺及膿腫術后患者,發現其能夠縮短創面愈合時間,降低患者痛苦,現記錄如下。
1.1 一般資料共 60例均為2017—2019年住院患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20~70歲,平均(50.12±1.46)歲。60例平均劃分為2組,研究組30例,對照組30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患病時間經χ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 均符合肛周膿腫、肛瘺診斷標準[5];患者為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同時患有其他肛門直腸疾病者(如肛裂等);②同時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腎功能障礙等嚴重基礎疾病者;③有精神疾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3 治療方法2組均采用常規手術方式。研究組術后第1天開始換藥。用碘伏消毒創面后予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術后切口,全面清理壞死組織及分泌物。將錫類散(精華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2020970)均勻噴灑于創口表面,再將康復新液(昆明賽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3020054)浸透紗條,外敷于創口表面,用無菌紗布包扎,每天換藥1次直至切口完全愈合。對照組用碘伏消毒創面后予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術后切口,全面清理壞死組織及分泌物。用無菌紗布包扎,每天換藥1次直至切口完全愈合。
1.4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選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疼痛評估,對患者術后1 d、6 d、13 d晨起疼痛情況進行評分分級。 0級:無疼痛感(0分≤VAS<1分);I級:切口部略有疼痛,睡眠不受影響,暫無必要處置,屬輕度疼痛(1分≤VAS<4分);II級:切口部有疼痛,睡眠及日常生活受影響,暫無痛苦面容,通過口服止痛藥可減輕,屬中度疼痛(4分≤VAS<6分);III級:切口部疼痛持續加重,患者表情痛苦,無法正常生活及睡眠,需肌注強力鎮痛劑方可減輕或是減輕效果不明顯,屬重度疼痛(6分≤VAS<10分)。觀察切口愈合程度及分泌物滲出多少:結合Molder[6]提出的理論測定評分,于每日晨起患者排便前觀察紗布的滲出情況,記錄評分,所有紗布大小一致(7 cm×7 cm)。分值分布如下:0分:切口新鮮,切口無明顯分泌物;1分:分泌物沒完全透過1塊紗布;2分:分泌物較多,完全透過1塊紗布;3分:分泌物很多,透過2塊紗布及以上。

2.1 術后疼痛情況分別記錄患者術后1 d、6 d、13 d的疼痛情況。術后第1天,P=0.629>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第6天、第13天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切口愈合時間及滲出液情況研究組愈合及滲出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1 2組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患者疼痛程度分級比較 (例,

表2 2組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患者創面愈合平均時間比較 (例,

表3 2組肛周膿腫及肛瘺術后患者創面滲出評分比較 (例,
能根治肛周膿腫及肛瘺的主要方法是手術,但由于術中很難將壞死組織完全切除,術后創面會經過腐敗組織脫落,肉芽生長修復的過程,加之創面為開放性,容易受到排泄物污染等,這些因素會使創面愈合時間延長[7],同時也會引起局部炎癥反應,導致患者劇烈疼痛。中醫學認為,手術后由于經絡受損,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氣滯血瘀,或手術創面濕熱未盡,熱毒蘊積,進而導致氣血瘀阻,致使手術創面失于血之濡養、氣之溫煦而不易愈合。結合以上原因,筆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種方法以利于術后創面的愈合。
據研究表明,康復新液主要成分有氨基酸、醇類及肽類活性物質等,為美洲大蠊的提取物。這些活性物質有類似表皮成長因子的作用,能使肉芽組織快速生長,促進微循環,有活血通脈,祛瘀止痛的作用,還能幫助壞死組織脫落[8]。而錫類散由牛黃、冰片、青黛、珍珠、象牙屑、人指甲(制)、壁錢炭等中藥構成。方中牛黃、冰片二藥清解熱毒,止痛消腫;珍珠則能清熱解毒、收斂生肌、因此 能加快創面愈合,為主要作用藥物;青黛清熱涼血,可抗菌抑菌;冰片止痛消腫。多藥合用,起到清熱涼血、收濕止痛、祛腐生肌收口之功效。
綜上所述,康復新液聯合錫類散能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減少創面滲出,促進切口愈合。深受患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