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才,鄭潤成,閆迎利
(1.安陽市殷都區第二高級中學,河南 安陽 455136;2.安陽市殷都區明德高級中學,河南 安陽 455136)
人教社2019 版《物理》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第1節的實驗: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該實驗是物理必做實驗,表明該實驗的重要性。改進的實驗應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進一步掌握勁度系數的含義,理解胡克定律的物理意義。
(1)胡克定律實驗的改進與創新[1];(2)直觀性胡克定律演示實驗創新設計[2]。這兩篇文章中介紹的實驗裝置利用非同一彈簧做實驗,與胡克定律的同一彈簧條件有差異,這是兩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
在裝有水平調節螺絲的足座上,豎直裝一套筒,套筒頂端安裝帶有彈簧橫桿,利用旋扭通過里面的滑輪、鏈條可以調節鋼管在套筒中升降,從而調節彈簧在豎直方向上的初始位置。
圖1 結構:(1)彈簧夾用于固定彈簧的上方掛鉤;(2)升降旋鈕用于調節彈簧上的指針上下的位置;(3)坐標紙固定支架1、2 用于固定可以放坐標紙的平面;(4)利用水平儀可以條件底座水平。

圖1 本實驗儀主架的側面圖
圖2結構:(1)帶有指針的的彈簧;(2)坐標紙的平面左右兩側各固定安裝一個滾筒,滾筒長度與坐標紙等寬,滾筒上安裝把手,可以使壓在滾筒上的坐標紙左右移動

圖2 實驗儀的正面圖
(1)把坐標紙固定在左右轉輪上;
(2)在直立的可上下移動的金屬桿的橫梁上,把帶有指針的彈簧的上邊的鉤子放在圖2 彈簧夾上固定;
(3)調節轉輪和升降旋鈕,確定并標記坐標系0 點。即:調節升降旋鈕,使彈簧上的指針指向坐標紙自己標記的橫軸刻度線;調節轉輪確定坐標紙縱軸刻度線;
(4)調節轉輪使坐標紙向左移動一大格(實驗者規定),然后在彈簧上掛1 個鉤碼,標記位置;
(5)同步驟(4),調節轉輪使坐標紙向左再移動一大格,然后在彈簧上掛2 個鉤碼,標記位置;
(6)同步驟(4),調節轉輪使坐標紙向左每移動一大格在彈簧上多加掛1 個鉤碼,并標記位置;直到能完成的相應的實驗數據。
(1)把兩個串接的彈簧固定在圖2 的彈簧夾上;
(2)調節轉輪,使3.1 中的0 點回到測量開始的狀態(即彈簧不加鉤碼狀態);
(3)調節升降旋鈕,使串接彈簧得指針指向坐標紙0;
(4)同3.1(4)-(6)步驟
(1)把兩個并接接的彈簧固定在圖2 的彈簧夾上;
(2)調節轉輪,使2.1 中的0 點回到測量開始的狀態;
(3)調節升降旋鈕,使并接彈簧得指針指向坐標紙0;
(4)同3.1(4)-(6)步驟
實驗結束后,把坐標紙從滾輪上取出并展開放到黑板上,即可驗證胡克定律,又能同時得到多彈簧勁度系數關系圖像。
(1)實驗便捷準確。新的實驗教具有利于學生分組實驗,操作簡單方便,用一個彈簧通過轉動坐標紙即可完成任務。利用自制教具能直接在坐標紙上描出圖像,得出胡克定律。
(2)一個彈簧即可完成胡克定律的驗證,避免不同彈簧參與實驗引起的理解歧義。
(3)一張坐標紙還可驗證兩根彈簧串聯、并聯的胡克定律,以及比較兩根彈簧串聯、并聯的勁度系數的不同。
(4)展開坐標紙即可得到F-x 圖像。使學生可以直觀認識比較不同彈簧的“勁度系數”,使學生對彈簧的物理性質有更深一步得理解。
(5)本實驗裝置可以添加刻度尺,讀出實驗數據;也可以用自制的刻度紙代替坐標紙,方便看演示實驗的學生處理實驗數據。
新課程要求中學物理教學重視實驗教學內容,因此構建開放性實驗課程資源,將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