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作起,唐 煒
(1.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公司,北京 100000;2.中國電建集團甘肅能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中的第二十三條明確提出防止全廠停電事故,由于全廠失電原因較多,例如人為操作、保護誤動、設備故障及自然災害等,因此對于防止和應對全廠失電事故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系統地分析。一旦出現這種事故,電站必須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處理,及時、準確判斷事故原因,按照電站《運行規程》和《應急預案》正確處理,避免事故擴大,保證設備安全。此次事故分析、處理措施,對降低海外電站同類事故發生概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廣研究。
海外某電站設計裝機2×115 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2×450t/h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電站經150 kV雙回線連接到距離電站22.4km的P-B變電站,電站電氣一次系統如圖1所示。故障前兩臺機組保持長周期連續運行,設備狀態良好。

圖1 某電站電氣一次系統圖
#1、2機組正常運行,按調度要求各帶負荷94 MW。#1、#2主變,#1、#2高廠變運行,#0啟/備變備用,6 kV母線1A、1B、2A、2B、6 kV備用段母線運行,#1、2機組主輔機均正常運行。
#1、#2機交,直流潤滑油泵及頂軸油泵備用[1]。#1、#2柴油發電機備用,150 kV出線雙母線并列運行,A電站通過150kV雙回線經P-B變電站向電網正常供電。
2022年5月20日08:23:59,#1發電機負荷由94 MW突降至25 MW,#1汽輪機轉速瞬間升至3 136 r/min;#2發電機負荷由94 MW突降至11 MW,#2汽輪機轉速瞬間升至3 134 r/min。#1、2機組OPC保護均動作。OPC反復動作、復位。#1機組負荷在51~8.6 MW之間波動,鍋爐側主蒸汽壓力快速升至10.66 MPa,PCV
閥動作;#2機組負荷在41~4.8 MW之間波動,主蒸汽壓
力快速升至10.63 MPa,手動開啟對空排氣閥泄壓。
08:25:54 #2汽輪機跳閘,ETS發軸向位移大保護。#2發電機跳閘,#2鍋爐MFT動作。
08:26:51 #1機組跳閘,ETS發“發電機故障”保護動作信號,鍋爐BT動作,全廠失電。
08:26:51 #1、2機直流潤滑油泵聯啟正常。
08:26:57 #1柴油發電機聯鎖啟動,#1機保安PCA、B段帶電正常。
08:27:01 #2柴油發電機聯鎖啟動,#2機保安PCA、B段帶電正常。
08:27 檢查事故照明切換正常。
檢查150 kV、廠用6 kV及380 V各廠用段母線全部失電。手動斷開150 kV母線、#1和#2號機組150 kV側開關、6 kV母線工作電源、備用電源及400 V各開關,復位各跳閘轉機。密閉#1、#2鍋爐爐膛。
08:32 #2汽輪機破壞真空。08:45 #2汽輪機真空至零,停軸封。
08:33 #1汽輪機破壞真空。08:37 #1汽輪機真空至零,停軸封。
08:47廠用電源進行切換操作,由臨時調試變向6 kV備用段供電。
09:01調度通知P-B變電站故障點切除,150 kV母線可以送電。
09:03#1、2汽輪機轉速至零,盤車裝置投入運行。
09:14 150kV母線送電正常。
10:10 #1、2主變送電,主變通過#1、2廠高變降壓倒送至6kV廠用母線。
至此#1、#2汽輪機組安全停運。
廠用電失電約49 min,其間循環水泵、開式水、閉式水、凝結水泵、給水泵等重要輔機因失電,無法啟動,鍋爐供水中斷;汽機凝汽器循環冷卻水中斷。各輔助設備冷卻水中斷,全廠儀用、廠用壓縮空氣中斷。
事故發生后當班值長立即與電網調度聯系,經過核實:2022年5月20日08:24,市區Peka變電站至P-B變電站線路故障,導致P-B變電站150 kV輸電線路跳閘。P-B變電站無電力輸出后引起本電站#1、2機組跳閘,造成本電站GIS升壓站150 kV兩條母線失電,而#0啟動/備用變壓器高壓側接自本站150 kV母線,所以,電網事故造成了本電站全廠失電事故。
全廠失電后鍋爐進行密閉、悶爐,5月21日16:30開啟#1、#2鍋爐煙氣擋板進行自然通風冷卻,汽包壁溫差控制在30℃范圍內。5月22日12:23#1機排汽室溫度降至50℃,啟動#2海水循環冷卻水泵,凝汽器恢復通水,恢復開式水、閉式水系統,并啟動空壓機運行,鍋爐輸灰系統投入運行。14:27啟動一臺引風機進行通風冷卻,15:32啟動#1鍋爐高壓流化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及二次風機進行強制冷卻,其間啟動冷渣器進行鍋爐排渣。
5月23日07:23停運#1鍋爐高壓流化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及二次風機,汽包壁溫差最大40℃,未超過規定值(≯50℃),壁溫差可控。
5月23日12:55啟動#1機凝結水泵、給水泵通過鍋爐主給水調節閥向#1鍋爐緩慢上水,上水速度控制不超過30 t/h,進行小流量補水。其間汽包壁溫差最大42℃,21:30#1鍋爐汽包水位上升至正常點火水位。
為了防止鍋爐汽包壁溫差超限,運行人員不斷摸索,在機組停運32 h后(汽包壁溫度降至150℃以下),逐步開啟#1、#2鍋爐煙氣擋板進行自然通風冷卻,52 h后恢復全廠循環冷卻水系統、空壓機系統,54 h后啟動風機進行鍋爐強制冷卻,76 h后啟動凝結水泵、給水泵進行鍋爐緩慢上水(控制汽包壁溫差最大不超過42℃,鍋爐上水用時8.5 h)。90 h后#1鍋爐點火,97 h#1機組與系統并列,113h后#2鍋爐點火,125 h#2機組與系統并列。
5月23日21:35啟動#1鍋爐高壓流化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及二次風機,22:17投入#1鍋爐A側床下油槍,22:50投入#1鍋爐B側床下油槍,調整A、B側點火風道溫度正常,控制不超過900℃,以防燒損點火風道。
5月24日03:05#1鍋爐連續投煤,04:58#1汽輪機開始沖轉,05:52#1汽輪機轉速到達3 000 r/min,05:58#1機組與系統并列,06:42#1機組負荷加至35 MW,15:14#1機組負荷加至55 MW。
#2機組的啟動條件要比#1機組好得多,#1機組并網帶負荷后抽汽可以供輔汽,可以投入除氧器加熱。其余操作按正常啟動要求進行。
本次全廠失電事件,造成#1機組停運97 h,#2機組停運125 h,造成電費收入減少。由于月度發電量計劃未完成,還將受到電網公司處罰,并且停機期間啟/備變產生電網購電費用,共計100多萬美元。事件給電站主要設備帶來極大考驗,一旦處置不當就會造成更大經濟損失。該國另外一個電站(簡稱HD電站)在處理同類事件時,處置不當,發生了兩臺機組汽輪機斷油燒瓦的重大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惡劣社會影響[2]。HD電站在處理此類事件時,未嚴格遵守電站《運行規程》和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強行向鍋爐汽包補水,造成水冷壁管急劇冷卻,產生扭曲變形,構成嚴重安全隱患,不得不進行大面積更換水冷壁,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惡劣社會影響。
首先,全廠失電后生產人員正確處置,確保設備安全停運是首要任務。其次,生產人員應當認真研究這種特殊情況下保證設備安全冷卻的問題,必須嚴格遵守各電站制定的《運行規程》和設備使用說明書相關規定,防止降溫過快、溫差過大或急劇冷卻,造成金屬設備熱應力超限,產生永久變形、損壞。再次,生產人員應當研究設備、系統安全啟動至重新并網運行的相關措施。自始至終,現場生產人員必須堅持保證“設備安全”的原則。結合電站實際情況,重點研究了以下幾個問題。
(1)首要任務是保證設備安全。值長應安排人員第一時間查明事故原因、影響范圍,初步判斷恢復供電的時間。如果電網故障短時無法恢復供電,則安排各主、輔設備安全停運。如果短時間能夠恢復供電,應當考慮第一時間恢復供電,并且安排鍋爐專業盡可能減少排水、排汽損失,根據汽包水位情況進行“叫水”操作,綜合判斷是否符合補水條件,以便恢復供電后盡快進行鍋爐補水。應盡最大可能保證一臺機組盡快具備點火啟動條件。
(2)事故處理過程應當嚴格遵守各電站《運行規程》的相關規定,迅速查明原因,正確判斷事故性質、影響范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嚴防事故擴大。要全力保證“保安段母線”運行正常,直流系統、UPS系統、熱控電源(尤其DCS系統)等事故影響范圍以外的設備、系統必須保證正常運行。
(3)保安段工作電源失電后,柴油發電機應當聯鎖啟動,向保安全段母線供電,以保證保安段各負荷正常供電。此時,值長應當安排人員加強柴油發電機的檢查,并通知檢修人員進行檢查、維護,確保其可靠運行。如果發生柴油發電機故障報警或跳閘,應當立即通知檢修人員處理,設法盡快恢復運行,必要時可切換到“就地”運行方式。
①電源方面:啟/備變接自150 kV母線,如果150 kV母線失電,則全廠失電;目前的保安電源每臺機組設兩段母線,正常由400 V工作PC段母線分別供電,每臺機組設一臺柴油發電機組作為保安段的備用電源。若發生全廠失電情況,400 V保安段母線工作電源失電,柴油發電機組聯鎖啟動,向400 V保安全段母線供電。若柴油發電機故障,則400 V保安段母線也將失電,其后果將非常嚴重。②汽源(熱源)方面:汽輪機跳閘后,軸封汽源可由主汽減壓后供汽,但除氧器無加熱汽源。本項目沒有啟動鍋爐,也沒有其他廠站供汽,這種情況下全廠沒有熱源。在機組冷卻和準備點火啟動階段仍面臨鍋爐補水無法加熱,只能緩慢補水、延長啟動時間的問題[3]。③FCB功能:調試時未完成此項試驗。
(1)電源方面:如果將現有啟/備變的高壓側電源改接到市電150 kV電網系統,只要其電網能夠滿足其容量、可靠性等要求,即便電站內的150 kV母線失電,啟/備變也可以保持帶電,不會造成廠用電失電,可以深入研究這種方式的可行性。
關于保安電源進一步完善的思路:鑒于目前400 V保安段的供電方式,一旦發生全廠失電,柴油發電機將自動聯鎖啟動向本機400 V保安段母線供電。電源比較單一,就現場實際情況來看,柴油發電機組發電故障的概率仍然存在,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對應機組的400 V保安段母線也將失電,所有保安段母線的負荷失電,將造成極大影響。為了有效規避這種風險,曾考慮增加一臺備用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兩臺機組400 V保安段母線的備用電源。這個方案投資較大、有一定施工難度。經專業人員核算單臺柴油發電機組能夠滿足兩臺機組400 V保安段母線負荷供電需要,若將#1、#2機組的柴油發電機組進行互連互備改造,現場改動工作量較小、設備變動較小、投入較小,能夠增加400 V保安段母線的供電可靠性。這套設備只在一臺柴油發電機故障無法投入運行時,由運行人員手動投入,由運行中的柴油發電機向兩臺機的400 V保安段母線供電,以確保400 V保安段母線所帶負荷不會發生失電,真正達到保證設備安全的目標。
(2)汽源(熱源)方面:全廠失電后,若短時間無法恢復供電,汽包嚴重缺水,由于汽包金屬壁溫度較高且下降速度較慢,即便恢復后將省煤器、除氧器內熱水送入鍋爐汽包,后續供水也是無法加熱的冷水。對于除氧器、省煤器等容器也存在溫差較大的風險,必須嚴格控制補水速度,延長啟動時間。如果有啟動鍋爐或其他輔助汽源,能夠對除氧器內的補水進行加熱,將補水溫度加熱到100℃左右,必然會大大減小溫差問題,加快機組啟動的速度。以上情況需要在150kV母線送電正常,給水泵及各冷卻水泵能夠啟動的情況下進行[4]。
(3)FCB功能需要調研。電網公司要求電站應具備FCB功能,但據了解,國外電站具備FCB功能的機組很少,有的未設計FCB功能,有的設計了此功能但并未調試或未投用。若要實現機組FCB功能,發電機的勵磁調節系統、汽輪機調速系統、汽機高壓旁路系統、鍋爐汽包水位調節系統、RB功能等必須在機組負荷由100%突降至10%以下的特殊方式下,能夠保持機組平穩運行,不僅要求熱工邏輯、電氣保護要設置合理,還要求運行人員經驗豐富、熟練掌握《運行規程》有關事故處理的相關規定,具備正確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
通過對海外某電站發生的一起全廠失電事故的分析,研究、探索了此類事故對電站造成的影響、處理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處理過程中應當把握的原則。但由于目前海外網架結構參差不齊,存在的等級、容量的電站設備配置、設計、安裝情況各不相同,以及海外工作人員技術力量薄弱,并且各個國家電網安全情況也不相同,在處理全廠失電事故時,各電站所采取的措施也會有差異,因此在后續的工作中還需加強技術培訓,從而準確地判斷事故原因,按照《運行規程》和《應急預案》相關規定進行處置,將事故危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