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景琦



[摘 要]為了解不同省份大學生學業情緒現狀及其差異,本研究采用大學生學業情緒量表,對云南、山東、安徽省三所高校75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三省大學生學業情緒總體呈中等以上水平,且積極情緒高于消極情緒,結果定向情緒高于活動定向情緒;學業情緒高低與性別、專業并無顯著關聯;在學業情緒的某些維度上,不同省份的大學生之間有顯著差異。
[關鍵詞]大學生;學業情緒;差異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2) 03-0032-05
一、引言
學業情緒是指學生作為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與學業活動和學業成績緊密相關的各種情緒體驗,包括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日常做作業過程中以及在考試期間的情緒體驗。[1]自2002年Pekrun等人提出學業情緒的概念以來,這一領域逐漸受到關注。國內外研究者從其概念、維度、測量工具、影響因素等方面對學業情緒展開了初步研究,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欠缺: 研究內容不夠系統,研究設計比較單一,對比研究較少。
本研究在借鑒已有研究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法系統探析云南、山東、安徽三省大學生學業情緒的現狀,并對其進行對比分析,這對了解不同地區大學生學業情緒的相似與差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1)三省三所高校大學生的學業情緒現狀;(2)大學生學業情緒是否在人口統計學變量(性別及專業)上有顯著差異;(3)三所高校大學生學業情緒間的差異分析,以及哪些學校之間的差異更為明顯。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以云南、山東、安徽省3所高校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為受試對象。調查對象的構成見表1。
其中,云南師范大學大一學生年齡在18-21歲之間,平均年齡18.91歲;青島農業大學大三學生年齡在20-23歲之間,平均年齡21.31歲;合肥工業大學大四學生年齡在18-24歲之間,平均年齡21.95歲。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中國教育心理測評手冊》中徐先彩與龔少英編寫的《大學生學業情緒量表》[2]作為專業測評工具,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學業情緒量表。《大學生學業情緒量表》是一份能有效測量大學生與學業相關的各種情緒體驗的量表,該量表共包括積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積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消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消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四個分量表,共50個題項。該量表具有較高的結構效度,是一個信效度較好的測評工具。
《積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量表》分為高興、輕松、自主三個維度,共15個題項;《積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量表》只有成就感這一個維度,7個題項;《消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量表》分為厭倦、不滿、煩躁三個維度,共15個題項;《消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量表》分為羞愧、焦慮和沮喪三個維度,共13個題項。該量表采用Likert5點評分法,分值越高,表明這類情緒體驗越強烈,3分以上表示該類情緒處于中等以上水平。
本研究于2021年6月對云南師范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三所院校在讀本科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通過問卷星進行線上調查,共收到問卷87份。剔除其中的無效問卷,最終保留75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6.2%。
(四)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頻數描述,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結果
(一)三所高校大學生學業情緒現狀
通過對各維度進行描述性統計得出結果(表2),三個省份大學生所測得學業情緒總分分別為 3.2分、3.1分、2.98分,其中,云南省和山東省所得出的結果為中等以上水平,安徽省則略低于理論平均水平(M=3)。
三省大學生體驗到的學業情緒類別及程度,由高到低均為積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積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消極結果定向情緒和消極活動定向情緒。其中積極類學業情緒:山東省高校>云南省高校>安徽省高校;消極類學業情緒:云南省高校>安徽省高校>山東省高校。
三省大學生在積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與積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整體平均分,說明在其積極情緒(高興、輕松、自主、成就感)等方面表現良好,對學業起促進作用的相關情緒較高。
三省大學生,除云南師范大學學生的消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稍高于均值,其他學校大學生的各類消極學業情緒均低于平均水平,這說明這三所學校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待學習確實存有一定的消極情緒,其中云南高校學生消極情緒最強,山東高校學生消極情緒最弱。
就各個小維度而言,三所高校的學生體驗到的各種學業情緒的類別及強度都有所差異,各學校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總體而言,積極情緒仍強于消極情緒。此外,這三組不同學校且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共同點為,他們最強烈的學業情緒體驗都是成就感和自主。
(二)三所高校大學生學業情緒在不同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的方法,先將不同的性別作為自變量,以積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積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消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消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學業情緒五個維度作為因變量進行差異分析。
由表4可知,所有p值均大于0.05,說明在不同性別這一變量上,男女生在學業情緒各維度上無顯著差異。同時,云南省大學生消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p值接近0.05,說明或與性別有關系,具體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分析。gzslib202204021727在學業情緒總分方面,女生分數高于男生(云南省、安徽省)或持平(山東省);在積極和消極學業情緒方面,云南與安徽高校的學生,均是女生積極情緒總分高于男生,且消極情緒總分低于男生,而山東高校的情況則恰好相反。這說明云南與安徽高校中,女生學業情緒優于男生;而山東高校中,則是男生學業情緒優于女生。
關于學業情緒在不同專業上的差異分析,由于部分專業問卷數量過于少(N=1),在這部分,我們將只探究云南師范大學文科專業與理科專業在學業情緒上的差異、青島農業大學理科專業與工科專業在學業情緒上的差異,結果見圖5。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以看出兩省大學生的各類定向學業情緒以及學業情緒p值均大于0.05,說明在不同專業這一變量上,學業情緒各維度間無顯著差異。此外,云南師范大學學生的消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p值比較接近0.05,說明其學業情緒或許與專業類別有關系。
另外,云南師范大學學生中,文科學生的積極、消極學業情緒均高于理科學生,積極情緒總分高出0.51,消極情緒總分高出0.02,二者差值0.49,說明文科學生的學業情緒優于理科學生;青島農業大學學生中,理科學生的積極情緒總分高于工科學生,且消極情緒總分低于工科學生,說明理科學生的學業情緒優于工科學生。
(三)三所高校大學生學業情緒間的差異分析
為了探究不同省份大學生學業情緒的差異,本研究將以不同學校作為自變量,以積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積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消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消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四個維度作為因變量進行分析。具體細節如表6所示。
首先通過箱線圖對所有數據進行了異常值的偵測,對極端值進行刪除處理,保留偏離值。經K-S檢驗,四個因變量均符合正態分布(Z值絕對值均小于1.96)后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經Levenes方差齊性檢驗,積極活動定向、積極結果定向、消極結果定向數據方差齊(p1=0.215,p2=0.486,p3=0.13),并發現不同學校間的積極活動定向與積極結果定向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1(2,27)=3.701,p<0.05;F2(2,27)=3.27,p<0.05。
事后多重檢驗,LSD檢驗結果表明,積極活動定向與積極結果中,青島農業大學皆與合肥工業大學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1=0.012;p2=0.013),其他組間兩兩比較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后又計算其效應量,得出結論:學校與積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高度關聯(eta2 >0.138),“學校”這一變量可以解釋其51.9%的差異;學校與積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高度關聯(eta2 >0.138),“學校”這一變量可以其35.6%的差異。
對于消極活動定向數據,此前Levenes方差齊性檢驗方差不齊,對其又進行了Welch方差分析,發現不同學校間的消極活動定向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Welch F(2,38.398)=13.241,p=0.000。事后多重檢驗,Tamhanes T2檢驗結果表明,消極活動定向中,云南師范大學與合肥工業大學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其他組間兩兩比較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后又計算其效應量,得出結論:學校與消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高度關聯(eta2 >0.138),“學校”這一變量可以解釋其47.7%的差異。
因本次取樣,“學校”與“年級”皆為變量,所以不再對不同年級大學生學業情緒進行差異分析,結果理應與不同學校間的差異相同。
四、討論
(一)三所高校大學生學業情緒現狀
在本次研究中,云南省和山東省的大學生學業情緒為中等以上水平,安徽省大學生則略低于平均水平。其中,云南省與山東省的調查結果與張世晶[3]在全國19個省市大學生學業情緒相關研究的結果相符,即大學生學業情緒為中等以上水平(M>3)。
此外,三省大學生體驗到的學業情緒類別及程度,由高到低均為:積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積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消極結果定向情緒和消極活動定向情緒。在積極類學業情緒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整體均分。在消極學業情緒方面,除云南師范大學學生的消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稍高于均值,其他學校的大學生的各類消極學業情緒均低于平均水平。這與陳富[4]相關研究的結果相符:研究表明,樣本校大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的積極情緒高于消極情緒,且結果定向情緒高于同一愉悅度下的活動定向情緒。
就各個小維度而言,三所高校的學生體驗到的各種學業情緒的類別及強度都有所差異,他們的共同點為最強烈的學業情緒體驗都是成就感和自主。
(二)三所高校大學生學業情緒在不同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
依據目前的數據,在不同性別這一變量上,男女生在學業情緒各維度上并無顯著差異,但可以推測云南師范大學大一學生的消極情緒或與性別有關系。在學業情緒總分方面,云南高校和安徽高校,女生學業情緒優于男生;而山東高校,則是男生學業情緒優于女生。這與高明[5]相關研究的結果不相符: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生在學業情緒中的積極高喚醒、消極低喚醒差異極顯著。
在不同專業這一變量上,學業情緒各維度間并無顯著差異。此外,可以推測云南師范大學學生的消極結果定向學業情緒或與其專業類別有關系。結果顯示,云南高校,文科學生的學業情緒優于理科學生;而山東高校,則是理科學生的學業情緒優于工科學生。
(三)三所高校大學生學業情緒間的差異分析
經過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不同學校間的積極活動定向、積極結果定向、消極活動定向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積極類學業情緒方面,青島農業大學與合肥工業大學的差異顯著。消極活動定向學業情緒方面,云南師范大學與合肥工業大學的差異顯著。
五、結論
研究發現,大學生學業情緒總體為中等以上水平,且積極情緒高于消極情緒,結果定向情緒高于活動定向情緒。從此次收集的數據來看,學業情緒高低與性別、專業并無顯著關系,但這種結果或許與受試數量較少有關。另外,在學業情緒的某些維度上,不同省市的大學生之間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仍需改進:1.受試對象數量偏少;2.采用的量表收集到的基本信息少,不利于分析;3.受試對象既來自不同學校也來自不同年級,可比性降低。盡管如此,這篇論文仍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與經驗,下一步可進行更大樣本不同省市大學生學業情緒的對比研究。
參考文獻:
[1]俞國良,董妍.學業情緒研究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J].教育研究,2005(10):39- 43.
[2]申繼亮,陳英和.中國教育心理測評手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張世晶,黎嘉焮,張旭東.大學生學業情緒現狀及其與積極心理品質的關系[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218-222.
[4]陳富,王思瑤.大學生學業情緒與學習適應關系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1(1):45-51.
[5]高明.學業情緒在大學適應與學習倦怠間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