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微微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和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直接影響到所帶班級的學生和班風,也影響到初中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目前,素質教育在全國穩步推進,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應該注重班級的合作管理,結合班級的具體情況對班級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班主任;愛的教育;管理;公平;潛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這首《春夜喜雨》描述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這是筆者在求學時就非常喜歡的一首詩,而當筆者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之后,對其中的詩句又有了新的感悟:這“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正是教師進行愛的教育最佳方式,如果能讓教育如同春雨潤澤萬物一般自然,那我們的教育必然是成功的。筆者要談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如何融入春雨式教育,即在班級管理中用耐心,用愛去感化學生。
那么班主任平時在進行教育管理過程中,應如何將愛的教育融入到工作中呢?
一、言傳身教,以誠換誠
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本質是以情激情,也就是教師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和感染學生,使師生情感交流,產生共鳴。一個情感冷漠的教師,不可能使學生對你產生親近,不可能激發起班級的良好心理氛圍。
一個班主任,在一次次班級事務的處理上,在一天天的日常相處中,你自己的性格,風格,學生是一目了然的了。你對學生的態度,你處理班級意外時間的情緒,你找學生談話的語氣和方式,學生是時時記掛在心上的。你有沒有付出你內心的師愛,你是不是把自己的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你嚴厲與寬容是否合理有度,等等這些,都在孩子的心中印上了你的行為和品質,這樣你所教的學生是否喜歡你,成為學生是否依賴你、信服你的關鍵,你的情緒就自然能帶動學生的情緒,你的真心就能換得學生的真愛了。
二、尊重學生,換位思考
人格尊嚴是平等的。作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能想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重視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教育專家說“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乃教育成功的基礎?!眳⒄兆约旱淖陨斫洑v,我發現:當一個學生在被你認可、尊重后,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力。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標準。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就經常注意換位思考。學生心情沮喪時,拍拍他的肩膀,這些無聲的肢體語言有時候可能要比批評的話語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奮進。學生犯錯誤時,我基本都是予以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劈頭蓋臉、不分青紅皂白的亂批一通。將近兩年下來,學生們現在已經能做到主動承認錯誤,積極改正錯誤,并能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
三、嚴寬相濟,感恩教育
高爾基說過“愛心是偉大的,但是絕對不是萬能的?!睂W生付出的愛應
該是門藝術,何時付出,怎樣付出,付出后怎樣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班主任用心去考慮去設計。如果僅有愛心沒有嚴格要求也不行?,F在的學生大都是不缺少愛的,或者說他們擁有的愛太多了,以至于在我們對他們付出愛時,他們以為是理所當然。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離不開嚴格要求。當然,嚴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愛的感情。但是對學生的關愛不等于溺愛,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真心愛護還體現在對愛護對象的嚴格要求。沒有原則的愛是溺愛,而過分的嚴格要求有時一種缺乏與學生情感交流的表現,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處理好“嚴”和“愛”的關系就成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
“尊重而不放縱,關愛而不溺愛”,這句話就很好地表明了班級管理中嚴與愛的關系,一心只想和學生“打成一片”,沒有分清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失去了做老師的原則和立場,雖然和學生沒有了距離感,但卻讓學生從心理上忘記了你作為一個老師的身份,喪失了一個老師應有的神秘感和權威感,這樣的關愛是失敗的。愛沒有固定的模式,更不需要費盡心機去經營但愛需要心靈,感恩之心,情感和智慧相融合,只有發自內心的愛護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和智慧去管理班級,愛的教育才能有效。
老師有愛心的“教”,匯聚源頭活水;學生有愛心的“學”,形成天關云影共徘徊;師生之間縈繞著愛的芬芳,將起到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將讓我們的班級管理具有一種溫情,美好而和諧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班主任工作的幾個重要環節》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28版。
[2].魏書生 《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20008。
[3].《班主任》2006年第一期。
[4].劉武《班主任工作的感悟》寧夏教育,2008年11月第一版。
[5].《班主任之友》2003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