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摘要:為革新傳統的教學資源與教研方式并滿足“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需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應運而生并且成為了當前教育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能夠很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按需學習。作為一名新任高職院校教師,筆者結合對不同學習平臺上微課的觀看學習、自身首次制作微課的體驗、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以及高等職業學院學生的特點,針對微課制作與應用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微課制作;微課應用;腳本;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優勢互補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微課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成為了線上教學的主力[1-2]。無論中小學還是高校的教師都在從微課的設計、制作與應用等不同的方面對微課進行探索和研究,但是在實際的微課制作以及應用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筆者通過對優質微課的學習,并結合微課制作初體驗以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微課的應用,針對如何制作讓高職院校的學生覺得“有趣”又“有用”的優質微課進行了如下思考。
1 微課的意義
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內容少但針對性強、資源容量較小等特點,能夠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可以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按需學習,既能夠查漏補缺又可以強化鞏固學習知識,是傳統課堂以外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3]。而且,學生在利用微課資源進行學習時,可以隨時暫停或者重復播放,因此可以更加便利的加強對某一知識點的學習。此外,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任務和教學需求,篩選出具有針對性的、生動有趣且有價值的教學素材,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將其制作成“有趣又有用”的優質微課并作為輔助教學工具突破教學重難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2 微課制作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微課設計的問題
精心的設計是一個優質微課的前提和基礎。許多微課存在PPT制作不夠精美的問題,如排版布局、文字偏多、圖片或者動畫視頻內容較少等,這將首先從視覺上降低學生們學習的興趣;相反,如果微課設計的過于花哨,雖然能夠博得學生們的眼球,但偏離了教學內容,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也會對微課的價值大打折扣。值得一提的是,筆者發現,有些微課中的圖片、表格存在清晰度不夠甚至圖片、表格還帶有水印的問題,除了影響微課的可觀性還存在侵犯知識產權的風險,因此,教師在搜集微課素材時切忌“拿來主義”。
微課設計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即腳本的撰寫,腳本是一個“有趣又有用”的優質微課的精華所在,腳本如果撰寫的不夠生動有趣、簡單易懂,也會大大降低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微課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
(2)微課錄制的問題
即便對微課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但如果在錄制環節出問題,仍不能成就一個優質的微課。在錄制微課時,一般存在的問題有:教師完全照著腳本讀,照本宣科,語速較快,平鋪直敘,缺乏情境代入感,這樣的微課,學生在觀看時就“味同嚼蠟”;微課中教師“零出鏡零互動”的問題,一般微課時長在5-10分鐘,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間歇性出鏡并帶有一些肢體動作,將會是一種很好的教學互動;此外,微課還存在聲音與播放畫面不同步等問題。
(3)微課應用的問題
首先,目前線上學習平臺較多,以高職院校為例,有中國大學MOOC、職教云平臺、智慧職教、學習通、雨課堂等,不同課程選擇的線上學習平臺存在不一樣的問題,導致學生在進行相關課程的線上學習時,需要在手機上下載不同的平臺APP,占用了學生們的手機容量,可能會降低學生們的學習意愿,甚至排斥對線上微課等資源的學習。
其次,授課教師在發布線上學習任務時,存在沒有“按序就班”的現象,即沒有根據課程上的教學進度來發布線上學習任務;或沒能及時督促、跟蹤學生們線上學習的情況,導致微課不能達到預期的應用效果。
3 微課制作與應用的幾點思考
(1)關于微課設計的思考
制作“有趣又有用”的優質微課的前提是進行精心的設計,無論從素材搜集、PPT制作還是腳本的撰寫。在收集素材時,要做到內容針對性強、圖片清晰無水印以及視頻分辨率高等;在PPT制作時,要注意文本格式問題,如字體、字號、行間距等,此外排版布局時要做到圖文并茂,適當插入動畫演示或者小視頻,要首先從視覺上吸引學生,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撰寫腳本時,語言盡量通俗易懂,多類比,且要與PPT進行一一對照。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可以適當地設下懸念,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引發學生深入探究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關于微課錄制的思考
微課錄制之前,首先要反復核對并熟悉腳本與PPT,事先演練,避免在錄制時生硬死板的照本宣科,要有情境代入感,張弛有度,富有感染力;錄制時,教師要衣著得體,以暖色調服裝為主,盡量間歇性出鏡,并配有相關的肢體動作,避免“零出鏡零互動”的現象發生。錄制時,需要選擇好錄制環境,避免噪聲干擾。微課錄制之后,教師需要反復觀看,檢查是否有錯誤,是否存在聲音與畫面不一致等問題。
(3)關于微課應用的思考
首先,建議學校統一線上學習平臺,即所有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 教學模式課程,集中選擇1-2兩個線上學習平臺,降低學生們的“手機容量壓力”,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意愿。
其次,授課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進度有計劃地、針對性地發布線上學習內容,切忌一次性的海量發布學習任務。微課的應用可以針對課前預習、課堂講解和課后復習三個階段。在課堂預習階段,學生們通過預習可以提前了解學習的重難點,然后帶著問題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講解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揭曉預習階段微課中設下的懸念來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也可以按照“小組模式”讓學生針對微課中的懸念進行探討并發言,這樣可以將微課與課堂講解進行很好的融合;在課后復習階段,微課可以用于對課堂知識的練習鞏固以及小結拓展[4]。
4 結語
微課在我國教育中的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在制作與應用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微課設計與制作是一個繁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教學團隊的分工協作,各自發揮所長。在信息化時代,教師要提高課程開發與優化的主動性,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綜合運用各種技術手段進行資源整合,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開發“有趣又有用”的優質微課資源,以滿足“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個性化和多樣化學習的需求。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充分把握微課的特點并有效運用微課,切實加強教學效果,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高職人才,提升高職人才的社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剛,姚冬琴,李金清.教師微課制作中的技術問題與對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1(04):78-82.
[2]王文靜.高職院校背景下有關微課教學設計的設想[J].智庫時代,2019(12):201+204.
[3]劉立平,張偉華,王霞琴,張化平,王小芬.基于高職學生特點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21(0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