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
摘要: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進幼兒心理素質的提高,但是,現階段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著教師能力不夠以及部分家長重視程度不高的問題,使得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比較大的阻礙。因此,本文研究了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目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還分析了如何在幼兒園中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實施策略有:舉辦主題活動以及堅持家校共育理念等旨在通過本文的研究,推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程度,最終提高我國人民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幼兒教育工作;實施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幼兒時期的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要進行心理學方面的學習,并采取有關措施來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其意義具體表現為:首先,現階段的社會具有開放性以及多元性等特點,主要特征是社會流動性進一步增加,大眾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當前社會要求人們具有不怕困難,自力更生等優點,這就意味著,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智力方面,還體現在心理素質方面;其次,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幼兒園指導方案中提到,幼兒教育工作必須堅持積極健康的觀念,以此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應該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1]。
同時,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研究,進而尋找出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方式方法;最后,三歲到六歲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時期的經歷以及教育會直接對幼兒的心理產生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幼兒的心理素質,不當的環境影響或者教育,會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嚴重的情況還會使得幼兒出現心理素質低下的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幼兒園的教師是幼兒在幼兒園中接觸到的主要人物,所以家長和幼兒教師應該提高對幼兒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并采取相關的措施來對幼兒進行教育[2]。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幼兒教師素養不高
據有關調查顯示,隨著社會的發展,部分幼兒教師開始逐漸認識到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想要付出實際行動。但是,現階段我國幼兒教師對于心理學方面的了解還太少,另一方面,每個人都面臨著繁重的帶班任務,很少能夠得到培訓的工作,所以在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會缺少示范的例子,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受到影響。由于多種方面的影響,導致幼兒教師難以從心理方面實現自我的成長,更加沒有辦法對幼兒進行心理教育,無法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幼兒的行為等進行分析,與家長的溝通也會受到阻礙,進而影響家園共育活動的開展[3]。
(二)部分家長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中的競爭壓力也在持續的增加,面對這種競爭壓力,許多幼兒家長選擇將注意力放在幼兒的升學以及新舊知識的銜接上,而忽視了幼兒的心理教育。與此同時,我國還存在著隔輩帶孩子的現象,老人們會認為,“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有問題長大了就好了”的心理,此種心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幼兒做出較為嚴重的行為時,家長們才會注意到幼兒心理方面的問題,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幼兒的行為只是其心理問題的表現形式,行為的背后有著許多心理以及家庭問題。家長對于幼兒心理教育的忽視,使得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阻礙[4]。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實施策略
(一)利用主題教學將心理健康教育應用到幼兒教學過程
幼兒教師要積極了解并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在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需要將教育的內容分為幾個大方面的主題活動,并將大的主題活動分為具體的子主題活動,在開展每一次子主題活動的時候,都要做好相關的活動設計,在每次活動實踐完成之后,教師需要對此次活動進行反思,在反思與改進之中,建立屬于幼兒園的獨特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二)將家園共育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結合
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地功效。”幼兒教師可以就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幼兒家長進行直接的溝通,并借助自己的理論知識給予家長一定的指導,如此一來,不僅促進了家校共育活動的開展,還具有較強的說服力以及操作性[5]。比如,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中發布一些與幼兒心理健康有關的案例,以此來提高家長對于幼兒心理的重視程度,進而幫助教師獲得更多來自家長的支持。
(三)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幼兒教師要想完成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需要做好教學以及家庭指導,還需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幼兒可以每天都生活在一個積極健康的環境中。在環境的創設方面,主要包括物質以及心理環境,物質環境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或者在班級中增設心理主題墻。心里環境方面指的是教師與幼兒園的理念,作為教師,需要擁有較為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幼兒,幼兒園方面,需要關懷和包容幼兒,為幼兒提供安全舒適的心里環境[6]。
結束語:
綜合以上內容分析可知,心理健康對于幼兒來說十分重要,可以促進幼兒心理素質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國社會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薄弱以及部分家長不足夠重視等。因此,幼兒教師則需要采取相關的措施,來推動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海平. 創新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J]. 文淵(中學版),2021(1):903.
[2]林芬芬,陳超超,董敏文. 美術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20(12):112-113.
[3]劉芬蘋. 幼兒園生態種植活動對幼兒心理成長的策略研究[J]. 年輕人,2019(19):71.
[4]白會亮. 幼兒衛生保健的有效實施策略[J]. 中外交流,2019,26(38):292.
[5]封陸. 淺談學前幼兒健康心理教育[J]. 讀與寫,2017,14(11):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