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俊寧
摘要:名著閱讀在學生的教育生涯中占據重要地位,而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名著閱讀越來越受到廣泛重視。閱讀素養的培養已融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之中,這不僅對學生的提高語文水平有幫助,還有助于學生思維和視野的開拓。本文從小學生名著閱讀的現狀出發,分析閱讀名著的重要性,再提出引導小學生閱讀名著的策略,以期為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生;名著閱讀;閱讀引導
名著閱讀早已受到廣泛關注,而新階段下的小學教育,更多地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來培養和鍛煉其語文素質、理解能力、思維活躍度以及創新意識。因此在學校課堂和課外,都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閱讀,轉變閱讀教學活動的固有方式,以一種新形式引導學生并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正文】
一、小學生名著閱讀現狀分析
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對有關閱讀部分較為忽視,以課本中的課文為主要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較為死板,更多地停留在對課文的初步理解認識和對文言文、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背誦。
學生的閱讀情況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學生對于名著閱讀的興趣不高,很難堅持閱讀并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也難以從閱讀中感受到樂趣并獲得知識。其次學生主動閱讀的能力較為不足,在未養成閱讀習慣的情況下,學生較難主動翻開一本經典,對名著的理解和思考都有所不足。而后學生的閱讀方法較為缺乏,在未掌握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的情況下,閱讀效率和質量自然難以提高。因此,針對課堂中與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些許策略助力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
二、引導小學生閱讀名著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不同階段的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高有低,而研究表明,從啟蒙之初養成名著閱讀習慣的小學生有著比同齡人更高水平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杀憩F在能夠更快、更準確地理解語言文字和口頭表達。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應當將學生的名著閱讀培養提上日程。
2.有利于拓展小學生視野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世界的認識在不斷地進行中,而書籍是一道認識世界的窗口,能夠通過文字給學生展現出還未接觸過的世界。就像《魯濱遜漂流記》、《海底兩萬里》《湯姆索亞》等探險類名著,能夠讓學生將視野放到更加遙遠的地方,認識到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風土人情,潛移默化地吸收到書中的知識。
3.有利于鍛煉小學生思維方式
小學生的思維訓練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名著閱讀是鍛煉學生思維的極佳方式。書籍以文字為傳達方式,向讀者構建一個書中的空間。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能夠被有效地鍛煉,小學生也可形成將文字轉向立體空間的能力。
三、引導小學生閱讀名著的策略探析
1.應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興趣
教學過程中可應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在計算機時代,多媒體的使用更加普遍。教師可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多媒體,為學生圍繞書籍創造一個立體情境,使得學生更好地感受閱讀書籍的樂趣??山Y合音頻、圖片、視頻、多媒體小游戲等等,為學生展現生動的圖景,激發學生對閱讀課堂和活動的熱情。
例如在進行古詩《村居》和《詠柳》教學時,教師可集合音頻圖片視頻多種渠道,先播放古詩朗誦音頻調動起學生對古詩音韻的感性認識。再播放相關動畫展現詩中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動態圖畫理解文言古詩的含義,而后再進行譯文講解會對學生的理解產生很大的幫助。這樣一來,通過音頻、圖畫、動態視頻讓學生建立起詩歌中的立體情境,以一種更加生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2.開展豐富的名著閱讀活動
興趣是引導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的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師可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的參與度。名著閱讀活動可包括,朗讀展示、閱讀小組分享、游戲快樂閱讀等等。教師可在課堂中設計朗誦展示,選取學生進行上臺表演,讓學生在朗誦的過程中感受到詩歌和文章的音韻之美和行文之妙。閱讀小組分享是一種小組討論的閱讀方式,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一些課本內容或課外材料進行閱讀,再引導學生口頭分享自己讀后的感受和對材料的理解,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游戲快樂閱讀可以在課堂上展開,用以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中《找春天》一文時,可將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教師可以現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課文的內容和情感。再設計游戲讓學生全部參與進來,在快樂地游戲后潛移默化地感受到課文中的內容。最后教師可添加名著閱讀材料即朱自清的《春》,讓學生觀看材料朗讀的動畫視頻,圍繞春天這一主題讓學生對這一主題的文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3.傳授閱讀方法優化閱讀習慣
閱讀有方法,好的方法才能指引學生更好地理解書籍。培養學生依照閱讀方法開展自主閱讀的習慣。閱讀名著的基本方法:首先在閱讀整本書前應當先讀目錄和前言,了解本書的主要內容;其次應當區分精讀和略讀,根據書本的不同類型來確定應當精讀還是略讀或是先略讀再精讀;而后如果有難以理解的部分,可借助解讀材料來幫助理解,也可尋求教師和家長的幫助。只有這樣以合適的方法進行閱讀,才能達成閱讀的效果、從書中獲得經驗和知識等。
于此同時,教師和家長也可在學生閱讀時扮演一個輔助的角色,在旁邊引導學生,在學生產生疑問是盡量及時耐心解答,這樣讓學生不是囫圇吞棗地閱讀名著,而是從基本上理解書本。
另外,名著閱讀材料的選取應當符合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應一味地追求讓學生閱讀文言文的經典名著和大部頭長篇故事,例如《論語》《史記》《三國演義》等等,可引導學生閱讀其解讀版或簡易版。更多地還是要讓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這樣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4.引入游戲機制培養小學生名著閱讀習慣
游戲機制能夠有效激發興趣,用樂趣支撐學生養成持續的閱讀習慣。游戲機制不限于課堂,還可以深入課外活動中。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游戲,而課后教師可利用好閱讀APP來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參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的快樂讀書吧部分,兒童故事例如《神筆馬良》《七色花》《一起長大的玩具》《愿望的實現》等均可以在課內和課外進行閱讀。課內教師可進行閱讀接龍游戲,讓每個同學接龍復述一部分故事內容,直到將故事完整地復述。課外時可結合讀書APP,設定讀書目標并細化每天的讀書計劃,像闖關一樣不斷完成計劃,激發學生不斷參與閱讀的興趣。
結束語:本文淺談如何引導小學生進行名著閱讀,從小學生閱讀現狀出發,探討閱讀名著的重要性,再提出四條引導閱讀的應用策略。策略包括情境建設、閱讀活動、閱讀方法和游戲閱讀,從實際出發探析這些策略的應用,以期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參與到名著閱讀中來,建立起對閱讀名著的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馬素花.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2].楊琴.新形勢下對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