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
摘要:小學低年級學生作文教學有較大的難度,由于學生缺少實際生活經歷,所以老師需要通過創造情景,啟發學生說話;教師需要通過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老師也要降低作文要求,讓其循序漸進;要注意老師對寫作點評,使學生體會被老師肯定的喜悅。有助于學生建立起對作文的自信,在低年級作文練習中,老師也要合理控制教育難點,可先把教育關注點放到對學生語言的積累、鍛煉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與感受上。只有前期積累豐富,學生才能找到更多作文素材,寫作思維也會一點點形成。起步書寫的教育工作要循序漸進地開展,奠定學習者的閱讀語言基石,使學習者形成正確的書寫閱讀習慣,這樣才能達到這個時期作文訓練的綜合目標。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小學作文;指導與反思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中國知名教授錢理群先生曾講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當是一個精神漫游,是好玩而有意思的,但是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卻變得這么恐怖,不懼怕寫作文的小學生簡直太少了。只能說大多數小孩是頭疼作文的,以至于低年級小學生剛步入到創作階段就有了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碎鉛筆頭的煩惱。加之低年級學生沒有實際生活經歷,也無法形成豐富的文字認識系統,所以在書寫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了無米之炊的感覺。所以要求我們老師尋找各種行之有效地途徑,協助學員建立起對寫字的自信,并打下堅定的基礎功,使低年級學生作文打好基石。
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落后與死板
在傳統教育中,老師的思想模式和教學內容較為滯后,老師只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學員則只能機械地接受知識點。老師們一相情愿地以為通過事無巨細地解釋小學生更易于掌握,但后果卻恰恰相反,因為這種過于解釋的方式使小學生缺少了思維的過程,思想也更加程式化了,沒有創意。而對于教師們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創意,但是老師們常常會過于依賴讓小學生反復背誦文章開頭結尾,在寫作文時生搬硬套,而不加以變通,小學生往往無法消化吸收,從而造成了課堂效果不高,甚至小學生們一提寫作文就頭痛[1]。
2、基礎薄弱,揠苗助長
小學生對很多事物還處在開始接觸和不斷認識階段,需要一定時期的磨練和掌握。這個時候剛剛開始接觸寫作和嘗試寫作,基礎是比較薄弱匱乏的。特別是當學生已經到了小學高年段(五六年級),部分孩子之間在寫作能力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的差距:一些孩子具備較扎實的寫作功底,一些孩子還在如何使語句通順上摸爬滾打。對于這樣的情況,如果一刀切,不注重引導和培養,不僅不能對孩子的作文教學有幫助,甚至還會有害,可惜的是現實中卻時常如此。
3、缺乏動機,目的偏離
在筆者調查的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現在的小學生寫作己經不再有十足的動力和成就感,而是帶有一任務性一種命令性。他們不明白為何而寫,寫是為何,寫有何用。其實,不光是學生不明白,少數語文教師在教的時候恐怕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分數和成績,不是為了考試和升學,而是用于交際用于生活。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功利性教育己經蒙蔽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雙眼。
二、提高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水平的對策
1、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書本是人們前進的臺階,好的讀書習慣能夠帶來更為豐富的知識儲備,而豐富的知識儲備對寫作有所助益。老師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準,就必須在學校階段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良好習慣[2]。小學生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但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當然也就難以通過長時間的閱讀養成良好的習慣。老師要引導學生每天進行的讀書時間,應保證在三十分鐘以內,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擴大詞匯量,積累素材。同時,在讀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對幾個問題加以思索,帶著疑問讀書。例如,當學到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之時,教師就可以結合詩句提問: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詩中一共寫了幾種鳥,分別是什么鳥。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可以培養好的讀書習慣,更加深入地理解閱讀材料中的內容。
2、營造良好的寫作氣氛,激發學生積極性
眾所周知,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學習會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對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來說更是如此。小學生由于自律能力較差,很難主動約束自己,教師可以結合課本,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積極參與作文教學。比如,教師發現有些學生對郊游非常感興趣,而另外一些學生對看動畫片更有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不同的愛好,布置不同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寫作。在寫作前,老師必須主動地與學生交流,先詢問學生最難忘的一次出游經過,然后再詢問學生在那次出游中都做了什么事情。老師還可提問最喜愛看動畫的同學,動畫中到底講述了一些什么故事,問學生最欣賞動漫中的什么角色,問學生身邊的什么品質最吸引人等等。良好的交流也是營造課堂氣氛的必要方式,教師也應借此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致。
3、認真對詞句進行賞析,擴充學生的好詞佳句儲備
作文確實要調動寫作者的知識儲備、情感感受等,不過,教師應謹記,對佳作進行的欣賞也會對作文質量產生很大影響[3]。要想提高的寫作水平,老師就必須使學員掌握必要的審美能力,并欣賞好詞佳句,能夠說出究竟是哪里好,為什么好等。比如,在讀到:啊!晚霞,何其的絢爛,它一會兒像一匹駿馬在奔馳,一會兒像一頭雄獅在咆哮,一會兒又像朵朵玫瑰在盛開;我看著看著,整個身子都覺得輕飄飄的,好像我就成為了一場晚霞。一會兒一道霞光射來,晚霞又閃爍著燦爛的光輝這一段時,老師就可以提問學生對句子內容的體會,進而說明一下這段話表達的場景人物畫面是什么樣的,從而使學生明白這段話可以寫得好,因為它利用排比句子寫出了晚霞的顏色變化,并利用形容增強了晚霞的畫面感,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作文中必須把握的排比和形容等修辭學方式。
結束語
總之,我們要想實現寫作起步教育的成功,就必須綜合各種渠道來綜合優化我們的輔導策略,把各種方法密切聯系在起來,和現實工作生活密切聯系在起來,使學員的寫作能力由量變轉向質變,對寫作有真心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董娜.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M].現代閱讀(教育版),2003(03).
[2]吳立崗.小學作文教學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3]劉永康.語文創新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