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鵬
摘要:我們在開展農村音樂教學的時候因為教學環境的限制,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局限性,由于,農村音樂教學中樂器教學沒有得到有效推廣,老師一般以唱歌為主,忽略了對學生樂器和樂感的培養。所以,為了提高農村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可以通過樂器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農村;中學音樂;樂器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一、音樂課堂上器樂教學的重要性
音樂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學習領域,而器樂則為我們音樂教學提供了獨特而令人高興的音樂教育效果。美國的音樂教育學家詹姆士墨塞爾說過:“器樂教學是通往音樂世界的橋梁。”在教師的指引下,充滿喜悅的心情的兒童們將音樂學習和器樂的聯系相結合,更能將音樂的真諦領會,并逐漸變成自己的東西。”可見器樂教學的寶貴價值與意義。器樂教學不僅提高中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得音樂教學理論結合實際,而且豐富音樂教學課堂。
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培養學生的樂感,可以用樂器來進行教學輔助,學生在進行傳統音樂學習的時候,都是進行歌曲的吟唱,因為,農村地域條件的限制,學生很少能夠接觸到樂器,所以,我們可以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引入樂器教學,這樣不但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還可以讓學生對音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及學習。
二、農村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樂器教學方法
(一)用鋼琴伴奏來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
鋼琴是樂器之王,能夠讓學生在進行音樂的初期學習的時候很好的進行節奏把握,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要急于給學生播放原聲的音樂,讓學生進行模仿。
先進行鋼琴伴唱,讓學生跟隨老師彈的鋼琴來進行跟唱,這樣學生就能夠跟隨旋律握歌曲,還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鋼琴的優美琴聲,也改變了了傳統我們進行音教學的時候用的課本配樂,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如果旋律過快就會跟不上,鋼琴可以進行調節,在開始的是可以慢一點,學生掌握之后可以逐漸提高速度,這樣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的時候有一個過渡。比如,我們在學習《我是一個粉刷匠》的時候,因為歌曲歡快,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會很容易。我們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去唱,還可以培養學生去演奏。在學校現有的樂器支持下,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在老師講解完旋律和節拍以后,教會學生認曲譜,學生學會了曲譜就可以自己研究并進行演奏,這樣加強了學生對于中學音樂學習的熱情,主動的進行音樂的學習[1]。
(二)通過自己制造樂器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最好老師,當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制作的樂器來對音樂進行表現的時候,這樣對音樂的興趣才能夠進一步提高。所以,農村老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可以先以身作則,拿出自己精選制作的打擊樂器,給學生做出榜樣,讓學生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樂器進行實踐表演,這樣還是能夠增添生活的樂趣。老師要先鼓勵學生,只要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就能夠做出美觀的打擊樂器。老師可以要? ? ? 求利用廢棄的東西自己動手實踐去做,因為在動手的過程中可以開動腦筋,進行智力開發。我們可以用塑料瓶裝上一些豆粒以及沙礫,然后把瓶蓋封死,這樣就能夠自己做一個小沙錘,例如,學習了《兩只小象》時,學生熟悉了音樂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幾個學生來共同進行模擬表演,我們可以選擇幾名學生上臺來伴隨琴聲用自制的打擊樂來進行即興演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知道什么時候要用什么樂器,這樣可以更好的掌握樂曲的節奏[2]。在農村的教學背景下發揮現有的教學條件,通過自己制造簡易樂器,讓學生人手一把學具。這也不失為一條農村音樂教學因地制宜的開展樂器教學的有效方法。
(三)用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來進行樂器教學
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引導、情景引導以及游戲引導的方式來進行中學樂器教學,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因為農村的地域條件有限,平時的娛樂活動比較少,能夠接觸到樂器的機會也不是很多,如果不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主動學習的意識,僅僅靠課堂來進行音樂學習,學生的音樂素養就不容易培養。我們可以在進行樂器教學的時候運用游戲接龍,把聲音延長到最大限度來做一遍,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做一遍,這樣學生可以仔細聽到不同的聲音,當前一種樂器的聲音結束后,后一種樂器的聲音才能發出來,老師可以分別找到三種樂器來進行展示,讓學生來聽這三種樂器的聲音,聽到聲音后有的學生就會說像打雷,像教室的鐘聲。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來對聽到的聲音進行描述,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就會總結出來金屬的樂器聲音比較清脆,木制的聲音偏渾厚,在老師一系列的引導下,再用樂器進行實踐,孩子就可以在玩的過程中對音色進行認識以及理解。
(四)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樂器教學
學生都是喜歡聽故事的,我們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給歌曲進行伴奏,比如歌曲《花喜鵲和小烏鴉》,通過故事方法讓學生了解到歌曲要表達的內容,啟發學生了解這首歌曲的內容,當學生對音樂進行熟悉以后,就要組織學生來小組討論怎么樣給歌曲進行配樂演奏,比如為了表現“花喜鵲”的聲音應該用什么樂器,在進行討論的時候我們要不斷的引導學生抓住花喜鵲的聲音特征,讓學生不斷進行討論,大家經過實踐一致認為應該用聲音清脆聽上去比較俏皮的樂器來進行伴奏,在對烏鴉進行表現的時候,可以用打擊樂來表現小烏鴉的誠實,在這兩種形象進行對比的時候,學生就會知道兩種樂器的差別。學生在進行配樂討論的時候,就會對樂器進行更深的理解,可以大大的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進行共同討論的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體驗集體協作的樂趣。
總之,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可以陶冶人情操,所以,我們應該重視中學音樂教學。但目前農村中學音樂教學效率不高,為了提高中學音樂教學效率,可以利用樂器教學來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樂感及節奏的掌握能力,從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張宏波.樂器進課堂:農村中學音樂課堂新氣象[J].上海教育科研.
[2]張桂艷,農村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管窺[J].菏澤學院學報.
[3]張紅英.長春地區農村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