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桶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政策的不斷推進,對于小學英語課程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基礎展開教學。英文繪本作為一種新型的授課方式,近年來被教師廣泛應用于課堂,它是以敘述故事為目的,將語言和語境充分結合,借助圖畫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含義,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更在無形中培養語言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語用視角;繪本教學;小學英語
引言:跟隨素質教育的發展腳步,小學英語教育職能也發生改變。教師不單單要負責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大家發自內心的熱愛英語。繪本的出現有效改善當前教育環境中存在的不足,用豐富的故事情節,有趣的語言表達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紛紛主動參與進課堂活動,有效保證了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一、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都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用單一的方式向學生傳輸知識點,忽略了師生間交流互動的重要性。枯燥乏味的課程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沒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久而久之極易使得大家對英語產生抗拒的心理。英文繪本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個問題,但是部分教師依舊沒有認識到繪本對于小學生學習的重要性。還是依賴考試大綱制定教學活動,一切以提高考試成績為目的,認為繪本中的內容與考試無關,便忽視它的存在,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授課。
由于繪本課時安排的較少,部分教師還不能夠熟練的加以運用,加上過重的教學任務,沒有時間用心研究關于繪本的教學方式。而小學生因年齡的特殊性,還沒有掌握足夠的詞匯積累和語法知識,沒有能力自行讀懂繪本中的內容,導致無法享受其中,反而因為讀不懂而產生挫敗感,進一步打消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講解也僅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深入挖掘其中內涵,缺乏深刻的指導以及分析,導致繪本課堂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何談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二、語用視角下英語繪本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合理選擇繪本,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因年紀尚小,身體和心理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對于很多事情依舊會用“是否有趣”作為判斷標準,來決定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用心程度。而原始英語課堂因教學方式單一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有效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采用繪本教學,充分挖掘教材內有趣的課節,選取符合大家身心發展特點的內容進行教授。一方面是保證繪本內容貼合學生的發展規律,能夠促進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是降低了學習難度,將原本復雜的知識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轉述出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提高英語綜合水平。
例如在人教版PEP三年級上冊教材中《We love animals》一課,教學目標是通過繪本的閱讀掌握monkey,panda,elephant,tiger等關于動物的單詞,能夠聽懂簡單的指令,按照要求模仿動物做出相應的動作。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不長,教師需要選擇合理的繪本內容進行講解,既要充滿趣味性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又要保證難度適中,不能過于困難導致學生失去自信心。本課有關動物的課題比較適合小學階段的同學加以閱讀,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教師引導大家猜測課文意思,并且借助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資料,不斷集中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在學習過程中糾正自身的錯誤,積累繪本中的單詞,從而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發揮繪本優勢,構建思維框架
傳統英語課本中的內容多是以單詞、句型和閱讀三部分組成,將知識點清晰的展示出來,雖然有利于學習和復習,但是在整體結構的編排上依舊存在問題。枯燥的設置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繪本恰好與其相反,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將原本繁瑣的知識用另一種形式呈現,借助趣味十足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其主動參與進課堂學習。因此繪本能夠有效輔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進一步發揮其優勢,讓英語知識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例如在人教版PEP四年級上冊教材中《My schoolbag》一課,要求能夠聽、說、認、讀單詞“Chinese book,storybook,schoolbag,notebook”等,文中將所代表的物件用圖畫的方式呈現出來,方便大家快速掌握單詞的漢語意思。而后通過猜謎語、聽指令出示對應的書本等一連串任務,加強對繪本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通過對話模式展開練習,與同桌之前互相詢問手邊的教材是什么書,利用所學知識構建新的框架。最后組織同學進行繪本朗讀,結合自己的理解為其他轉述故事,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英語繪本的特色在于內容豐富,語言簡潔,利于學生對繪本的學習,從而形成全新的思維框架,為表達能力的提高做好鋪墊。
(三)圖文結合教學,增強學生理解
圖文結合的教學法可以說是將原本抽象的語言內容轉變為更加具體的知識,加上圖片的輔助作用,便于加強學生對繪本的理解與吸收。因為小學生的英語處在打基礎階段,知識儲備不是充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語言的環境,導致練習口語的機會較少,不能將所學內容及時加以運用,使得記憶不夠深刻,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利用繪本中圖文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例如在人教案PEP五年級上冊教材中《There is a big bed》一課,將繪本中所給的床、桌子、電腦等物品的圖片與單詞一一對應,以此強化記憶。教師隨機指向一張圖片,學生立刻說出它的英文,或是教師說出單詞由學生尋找描述的內容,通過這樣反復的練習不僅有效拉近師生間的交流互動,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更是借助圖文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于繪本中單詞的理解,進一步鍛煉大家的語言表達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用視角下繪本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不僅體現在激發學習興趣、構建思維框架和增強知識理解這三個方面,還有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需要教師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閱讀、思考與總結獲取大量的英語知識,進一步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艷.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實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196-197.
[2]湯蕊.小學英語教學情境創設初探[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204-205.
[3]張愛蓮.淺談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0(S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