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姣

摘要:小組合作基于合作理論和自我教育的理論基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目標在于實現從管理學生到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小組合作下的班級管理,從科學分組到多元評價再到合作競爭,最終實現班級管理的事半功倍。
關鍵詞:小組合作;班級管理;分組;評價
背景
目前班級有八個小組,其中一個小組有八位成員(其他為6人組)叫八仙過海組,組內成員各有特長,一年下來感覺各個小組都在各顯神通,各個小組都有他們的獨特之處。正因為各個小組目前來說勢頭還不錯,感覺班級管理輕松不少,小組合作雖然提出來時間很長,但具體操作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落地的措施比較難領會,趁新接手七年級新班,索性就把這個事情放在班級管理的頭等日常上,不斷實踐摸索,事實證明,把小組合作放進班級管理中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學生在自主的班級管理中成為班級的真正主人翁,學會互相幫助,有了更多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權利和機會。在合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學會用他人的眼光發現問題,學會與同伴密切的交往,熱心互助,真誠相待。慢慢建立起來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著力建設好自己的小組,減輕了不少管理的負擔。
設合作小組
一、小組建設 文化先行
新學期伊始,在科學分組的原則上進行小組成員的確定,小組成員確定以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進行小組的文化建設,我們班第一步先從確定組名、組號、組規等開始。具體操作:利用班會課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組名和組號的確定是第一步,一定是全員參與、商議后共同確定的,大約討論15分鐘后,由小組的中心發言人上臺展示每組的組名,并闡述組名的含義,為什么取這個名字,是不是能代表大家的共同目標,第二個學期進行了重新分組,又有了新一輪的組名,第二學期的組名在老師的建議下,八個小組基本上都采取了名字命名式,也就是組名包含組長或者組員的名字,比如宇航組的組長為王宇航同學,這位同學本身自己非常優秀,這個名字也朗朗上口,在前一個學期和班上的另一個學霸周思遠同學一組,組名叫遠航組,帶領得很好,這一次直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并且是全組一致同意,雖然自己首先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欣然接受,比如還有連連有余組的組長為余聰兒同學,日新月異組這四個字分別來自四位同學的名字,荷塘月色組的組長為何唐玥同學等等,新學期通過這樣命名而重新分組的同學,迅速組合到一起,事實證明,這樣凝聚力很強,組長帶領也很上心。小組文化的打造對建設好小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儀式感不能少,這樣讓他們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是這個小組的一份子這個歸屬感會更強烈。
二、科學分組 講求原則
接下來講一講咱們班的分組,我們開學之初的學習小組,都是在不了解情況下分的,不太合理,果斷在第一次限時訓練后進行了調整,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當時是正好一個月其實對組員的了解還是很有限的,只能盡可能的考慮到學生學習實力強弱搭配,行為表現好差搭配,以充分發揮組員之間相互約束、相互影響、相互激勵的作用,避免出現學習效果過分懸殊的差異。通過學生毛遂自薦以及同學推薦的方式,以及經過我一個月的細心觀察 ,挑選出了8名有責任心,有擔當,很想帶領一個小組做好,能力也比較強的同學,擔任小組長的職務,往屆,在很了解學生的情況下,采取的是小組長“招兵買馬”,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口才,用自己的親和力和號召力,邀請自己挑選的同學加入自己的小組。其他同學毛遂自薦,向小組長報名,展現自己的閃光點以加入自己的心儀的小組。由于是新學期,同學之間還不太了解,所以是我根據他們的成績和表現先做了個初步的分組,先后召集組長開過四次會,一再確定調整組員,以求合理最大化,最終才確定下來的。小組成員確定以后,組內協商職責崗位包括組長、副組長、監察員、協調員、計時員、匯報員,每位同學根據自身特點和自身需要靈活選擇崗位。當時每個組都分配了一個學習或者行為習慣較弱的同學,加上當時我們班正好實行師徒結對活動,把師傅和徒弟分配到了一個小組,恰好解決了班級實力較差的同學沒人想要的問題,因為分組前和組長確認過多次,并告訴他們一旦確定了不管什么情況,本學期是肯定會一直在一個小組,打消了他們但凡有同學不配合,表現不好給組內添亂時,組長和其他組員就會有想甩包袱的做法,所以現在只要哪個小組表現出一點懈怠,感覺自己小組比不過,雖然我自己有時候心理也只打鼓,感覺有可能他們組真的就差一些,但表面上我還是會說,當時每個小組你們都是認真比較過了的,你們自己當時信誓旦旦一定能帶領好小組的,所以只能往前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不允許他們找借口,事實證明,這樣做是對的。
三、組內評價 優劣互補
在第二次家長會上,每個小組都派代表上臺發了言,當時為了家長們能加強交流,讓每個小組組長對組員進行了評價,平時都是老師來給學生做評價,換種方式讓學生來給學生做評價,換個視角,讓家長能更客觀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當時家長會上還進行小組之間的互動,其實不只是孩子家長們參與小組合作,也感覺挺有意思的。
開學初我們就制定了班規,全體打印一份花了一節課時間一起學習,前不久利用班會課又再次溫習班規組規,讓小組加分更加規范,全體成員都一起參與并且做好筆記,大家對此很熟悉,計分的時候更準確,在我們班級為了減輕小組長的負擔,小組成員是輪流擔任各個崗位完成各個任務,包括計分,不能一直讓組長記,那組長每天就光忙計分了,我們是組員輪流記,每人都是組內的一員,從他們的日記中我也經常會讀到,比如組長很感謝組員幫自己計分,幫自己收作業,組員承擔自己的一份任務時,也能體會到組長的辛苦,他們日記中經常會寫道對組長的付出表示感謝,經常會夸贊自己的組長,而我看到這些,就會在班級公開宣讀,大家相互體諒、相互夸獎,氛圍也就越來越好,很和諧。這里我要分享我們班在組內暫時成長得還不錯的兩個學生,他們都進步挺大的,雖然學習上還是有些困難,但思想意識上有了很大的改變。而這個改變應該正是小組合作效應帶來的。第一個同學是八仙過海組的小豪同學,據了解,他小學時學習習慣很不好,基礎差,行為習慣也不好,她媽媽說幼兒園和小學就讀了三四個,很不穩定,她媽媽在外地上班,他小學就是在托管度過的,一直以來的情況可想而知有多糟糕,他媽媽經常和我說他不只是學習不好,在班級還經常違紀是很讓老師頭疼的孩子,但一個學期以來,在班級小豪同學會努力表現想要做好,基本上不會因為上課講話影響其他同學而被扣分,甚至經常在日記中寫到他想上進不想拖小組后腿,對于扣分特別是扣小組的分他非常在乎,表示出想多為小組做貢獻。他媽媽看到他的進步不止一次地和我說簡直變了一個人,變化太大了,夸張點的說法說是比賺了一個億還開心。當然,作為老師也真的是感到非常欣慰。這種同學如果沒有小組的約束,確實就是比較難以教化。

四、組間競爭 共促成長
小組與小組之間,我們每周都有常規馬拉松的評比,并且是每周五放學前必表彰,每周五表彰我也不會覺得很倉促,因為在周四晚上,值日班長會把分數帶回家算好,周五上交我只需要寫獎狀周五放學前總結表彰,有的班級選擇周一早上,這樣時間上確實會更寬裕,但我還是沒有選周一因為我覺得表彰有時效性,每周五是一個周的結束,這個時候作總結,正好學生帶著回家,并在家長群同步播報優秀個人優秀小組,同學們和家長們應該是都會感到很榮耀的,然后和家長也商量好了,得到的班級獎狀,回家后必須滿足孩子的一個小要求,畢竟班級的獎品有限,一般都是精神鼓勵為主,設置了一些免作業卡,換座位卡等,他們好像更青睞換座位卡,可以一個周坐到自己喜歡的位子,對于免作業卡發放過幾次,但發現免作業卡學生們從沒用過,問他們為什么不用,他們的回答是如果不做作業就沒有分加了,聽到這些感覺真的挺詫異,但心里還是感到比較欣慰,小組合作帶來的好處體現在方方面面。小組小組與小組之間競爭很激烈,做得好的小組都想爭冠軍組,暫時落后一些的也不想做最后,最后的小組處罰會有加餐單,處罰不嚴重,并對于小組來說,公開宣布最后一名,是很沒面子的,所以他們都還是很在乎。那么怎么確保加分機制,公平公正,做到全班同學認可呢,這個方面確實是一直比較費我時間去想的一件事,最開始我們班級采取的是值周班長負責制,那時每周都是由老師指定,選取最負責任,管理能力最強的同學負責值周,當時同學們都不太熟悉的情況下,這種做法還可以行得通,大家都還是比較守規矩,每周也是周五總結,但慢慢出現的問題是,這樣我擔心會出現集權專制的現象,畢竟只有值日班長有加減分的權利,很容易有偏向,雖然一直會給值日班長做培訓,要公平公正,但也難免學生之間有些分歧,如果一直這樣,那每周五頒布的優秀個人就會總是那些同學,慢慢演變成有些同學覺得自己反正也做不好就不再去爭取了,小組合作實行之后,把所有的加分都是讓小組成員來記錄,這樣更能調動成員的積極性,你就必須去在乎這個事,因為都是自己記自己的加分,一來大大減輕了值日班長、班干部和組長的負擔,二來,如果你不在乎,你自己不去把分加上,你的分就很低,你們小組的分就低,這樣促使小組成員重視在乎,對于課堂表現加分和作業的加分在此就不贅述。
五、適時調整 花點小心思
我會不定期組織小組長開會,告訴他們,他們就是班級的核心人物,是班主任的好幫手,小組長被單獨叫出來開會,其實是會感到很榮耀的,其在班內的同學經常投來羨慕的眼神,比如組織他們到書吧開會,給他們買些飲料零食,從他們的日記中經常可以看到對此無比喜歡。記得有一次八仙過海組一直都是落后的狀態,組長管理小組方法出現了問題,當時也很著急,經過考慮讓副組長代理組長一周并鼓勵全組一起加油,果然在第二周,他們組取得了進步,當時有一款麥麗素我覺得很好吃,就當著大家的面,洗干凈手,每位組員喂一顆糖,入口即化,甜到心理,這是他們組員寫在日記里的,然后還有一位同學說后來陷入這款麥麗素的味道無法自拔,從此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一顆麥麗素就可以讓他們那么開心,學生們其實還蠻好滿足的呢。給他們發過棒棒糖,他們就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得到了老師獎勵的棒棒糖,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棒棒糖,它是一塊錢的棒棒糖嗎? 不是!這是無價之寶啊!雖然有點夸張,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你付出了一些關注,給予了鼓勵,足可以讓他們幸福很久。
另外,我有時間就會對他們組長進行培訓,告訴他們應該怎么管理小組,教他們表揚、鼓勵的方法比命令指使、抱怨更有用,并讓他們設身處地多為組員著想。偶爾給組長發發獎品,他們絕對就是咱們的心腹了,后期開展工作起來就會順利很多。
后記
最后再談一談我這兩年的一個心態變化,第一個變化是有了孩子和沒有孩子的時候的變化,有了孩子以后,我覺得更有愛心和責任心,現在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孩子,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希望,一點都不為過,所以看到他們我就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是沉甸甸的;第二個變化就是孩子上學以后和上學之前心態的變化,就像我們校長說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樣的老師,自己就朝這方面努力,我太感同身受了,我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只蝸牛,做什么都很慢,也是熊孩子的代表之一,孩子終究是個孩子,給他些鼓勵,找一些方法,他就能進步很大,他一度從九十幾分掉到六十幾分,愁壞了我,還好遇到了好老師,他的老師經常找到他的優點表揚他,我在家配合也經常鼓勵他,竟然又從六十幾上升到七十幾八十幾然后又到九十幾,起伏可謂大,所以現在的我更能包容違紀的學生,更能理解速度慢、效率慢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的孩子,如果說成績好的學生老師一定都很喜歡很關注的話,我感覺那些學習方面稍遜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懷和關注。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只有時常懷有一顆赤誠之心,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才能在學生心中點亮理想信念的明燈,培養好一代又一代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曾琪.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J].學科教育.2000(6).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4.
[3]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學苑出版社.2001
[4]鄧細媚“小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和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