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水燕
【摘要】教育的本質就是喚醒學生內在的力量。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他們就像尚未被開發的璞玉一樣,等待著班主任去喚醒他們的內在力量,引導他們從璞玉轉變為美玉。班主任只有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的本質,并在班級德育管理中全面喚醒學生的愛、感恩之心、責任感與學習興趣,才能從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促使學生實現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有效提高德育水平并為學生的成長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德育;愛;感恩之心;責任感;學習興趣
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只有喚醒他們的內在力量,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和發揮巨大的價值。如果學生自身對學習和教育活動缺乏正確的認知,甚至在心底懷有抵觸、抗拒、厭惡的心理,那么教育必然很難取得預期的成效。初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德育管理時,一定要以尊重學生主體為前提,從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喚醒,回歸教育本質,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以及良好發展。
一、喚醒學生心中的愛
喚醒學生心中的愛,能夠讓學生學會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讓學生成長為一名充滿愛心的人。對每一位初中生而言,成為一名充滿愛心的人都是他們在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應當完成的人生任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而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更要通過各種方式去喚醒學生心中的愛,引導學生在成長道路上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感受豐富的積極情感、培養高尚的情感與信念。首先,班主任應當學會熱愛學生。要喚醒一個人心中的愛,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給予他足夠的關愛。尤其是一些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孩子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自然也不懂愛別人,有些甚至表現出極度的冷漠,難以溝通。班主任應當學會關愛、熱愛學生,不管是關心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還是在和學生的日常相處中給予足夠關懷,都能帶給學生心靈深處的觸動,從而拉近師生距離、改善師生關系,讓學生從心底接受班主任的引導和教育。其次,班主任需要加強對學生愛心意識的培養。良好的愛心意識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讓學生學會對人或事懷有友善、博愛之情,促使學生以滿懷關愛的心對待他人、對待生活、對待生命,進而為學生健康成長撒播希望的種子。我認為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志愿者活動,讓學生走進孤兒院、敬老院或社區提供幫助,這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內心的愛,而且可以豐富他們的社會閱歷,獲取更多書本外的知識。然后,班主任應當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部分初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性格、成長環境等原因,很容易出現膽怯、缺乏自信、挨批評等心理負擔,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卑自閉等心理問題。班主任應當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質為基礎,一方面基于專業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另一方面用自身的關愛去感動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心理負擔與問題并成長為一名心理健康、有愛心意識的人。最后,班主任還要學會尊重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能夠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來自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還能促使學生成長為有愛心、尊重他人、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人。班主任雖然是學生們學習、生活、成長方面的引路人,甚至管理者,但不能一味地強調自身權威,而是要和學生維持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尊重學生思想、個性,鼓勵學生個性化成長與發展,讓學生在充滿尊重的良好環境中健康成長。
二、喚醒學生的感恩之心
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現代社會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同時也是人生境界的體現。培養初中學生的感恩之心,能夠讓他們學會正確審視社會、世界與人生,進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與良好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缺乏感恩之心的人,將來必然會被社會所遺棄。初中班主任在班級德育管理中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喚醒學生的感恩之心,教育學生學會感恩,讓學生能抱著謙遜、感恩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也能為學生人際關系的改善以及個人境界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要喚醒學生的感恩之心,班主任自己應當樹立良好榜樣,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去感染學生,同時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加強情感熏陶,通過挖掘課堂內外感恩教育的內容、強化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正確認識感恩并在持續的熏陶和實踐中逐步養成感恩之心。班主任還需要主動和家長進行合作,與家長共同配合加強感恩教育。例如,讓學生在家庭中通過買菜、做飯、洗碗、拖地、洗衣服、給父母洗腳捶背等方式表達他們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以生活中的點滴喚醒他們的感恩之心。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家長會設計感恩的活動,讓學生為父母唱一首歌,寫一封感恩的信等,這些互動往往充滿趣味和感動,比單純地拼成績排名效果更好。
三、喚醒學生的責任感
現代社會背景下,每一位公民往往都扮演著多種角色,而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一份責任。只有具有良好責任感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并成為一名敢于擔當的人。而要喚醒學生的責任感,則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持續進行引導和教育。班主任需要在平常強化責任教育,通過各種名人事跡引導學生學習名人勇于承擔責任的意識和品質。對學生的不同身份角色進行梳理,讓學生意識到自身作為學生需要承擔起認真學習的責任,作為子女需要承擔起孝敬父母的責任,作為班集體的一份子需要承擔起參與班級建設與管理的責任,作為社會公民需要承擔起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的責任。在此基礎上,班主任還應當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加強引導和教育,借助組長分工責任法、干部輪換上崗法、事務責任到人法、班級文化共建法、班會自主召開法等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明確自身的參與班級建設與管理的責任,以長期、持續的熏陶和實踐培養學生良好的責任感。
四、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學生的基本任務,自然也是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要點。針對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問題,班主任應當積極探尋科學、可行的興趣激發辦法,引導學生能夠自發地產生學習興趣并主動進行學習與探索。班主任需要對初中學生身心特征進行綜合分析與把握,結合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因素,盡量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呈現各種體現好學精神的故事,如多媒體、角色扮演、情境等,以此激發學生好學精神。與此同時,班主任還應當積極組織開展閱讀分享會、生活問題探究項目等和學習息息相關的班級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與魅力,進一步喚醒他們的學習興趣。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其實就是缺乏理想和目標,沒有動力。很多班主任喜歡在班會課上講紀律,開批斗會,而我更喜歡播放成功人士的演講視頻或分享正能量的文章來激發學生的斗志,喚醒他們的學習熱情。
綜上,弄清楚“教育就是喚醒”的內涵,并在實踐中采取各種方式喚醒學生的愛心、感恩之心、責任感、學習興趣等,是新時期背景下每一位班主任的重要任務。班主任需要對教育的本質進行準確把握,并在實踐中始終堅持將學生放在首位,以喚醒學生內心的力量為重點,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文斌.教育就是喚醒孩子的天性[J].江西教育:管理版,2016(6):1.
[2] 夏紅霞.用愛與智慧喚醒美的心靈[J].清風,2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