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枝
[摘 要]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針對語文教材中“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文章呈現了當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普遍問題,剖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語文課程;探究能力;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優化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材中比較重要的知識板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為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行有效探究,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綜合性學習”教學存在的問題
“綜合性學習”教學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在教學實踐中,“綜合性學習”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對“綜合性學習”教學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重視對學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養,教學活動設計的效果比較差,學生學習質量不高。
2.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板塊的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不夠凸顯,學生在課堂中被動地學習。教師沒有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教學,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效果不佳,綜合能力難以得到提升。
3.教學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學生探究能力培養效果不佳。“綜合性學習”板塊是語文學習的難點,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形式,有效地提升每個學生的探究能力。但在具體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二)原因分析
導致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能力、客觀教學條件等都會影響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效果。
1.在教學中,教學觀念沒有及時更新,教師缺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現代觀念,對語文教材中“綜合性學習”內容重視度不夠,教學方法老舊,教學過程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效果。
2.客觀教學條件也會影響“綜合性學習”板塊的教學效果。受制于客觀教學條件,教師設計的一些教學活動在操作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不高,課堂上的教學效果與教師預想的效果存在差距。
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創新觀念,引導學生填寫留白
教師在講授“綜合性學習”板塊內容的時候,要注重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有調動學生在課堂中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才能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對“綜合性學習”教學效果有著比較大的影響,教師在實踐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設計教學活動,通過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填寫留白,有效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學習的特點設置留白,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通過這種留白填寫引導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我如果是……我會……”或是“對于……問題,你怎么看?”這樣的問題式留白。教師通過設置這樣的留白可以促進學生思考。例如,在講述《遨游漢字王國》中的“綜合性學習”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社會調研、舉辦書畫展、召開成果匯報會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激發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探索
創新是課程教學改革的動力,對教育改革具有促進作用。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明確教學的目標方向,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為學生思維能力及探究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在“綜合性學習”內容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探究性比較強,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綜合性學習”內容的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對“綜合性學習”內容的興趣。
例如,在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和“綜合性學習”內容教學相融合,通過動畫的形式為學生呈現知識,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在為學生講述“難忘的小學生活”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勾起學生美好的校園回憶,然后引導學生制作紀念冊,講述、描寫自己難忘的小學經歷。
(三)策劃活動,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涉及的內容比較豐富。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活動設計,結合不同類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制定相對應的探究能力培養方案。例如,策劃類的活動要注重提高學生參與交流、討論的積極性和能力,激發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興趣。在策劃辯論類的活動時,教師要確定合適的辯論主題,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討論。確立辯論主題的方式有很多,結合課文內容選擇合適的辯題是一種重要的方式。例如,在教學《“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引導學生討論生活當中我們需要哪種評價,讓學生結合單元教學內容集中討論話題。此外,教師可以結合國內外的大事件確定辯題,以及結合學生的生活確定辯題。在辯論過程中,學生積極發表觀點,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探究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除此之外,在“綜合性學習”內容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搜集信息,提高學生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結合“綜合性學習”內容科學設計教學過程,加強活動策劃,創新觀念,合理設置留白,巧用現代技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彭莉芳.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探究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34-35.
[2]李秀珍.淺析探究能力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培養[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17):54-55.
[3]李文婷.淺議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新課程(上),2019(6):6.
[4]黃詠瑜.智能終端支持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信息技術,2016(12):26-29.
[5]石艷蕊.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科技創新導報,2015(18):174+176.
[6]陳廣斌.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合作能力的意義與培養策略[J].教師,2011(2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