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宏峰 章鳴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情境化教學方法已經成為高中地理課堂中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當今教育對情境化教學的研究較為普遍,但專門針對藝術生的卻不多。情境化教學十分符合藝術生的特點,通過語言、教具等創設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實際的效果來看,教師通過情境化教學可以創設一個具有較強學習動機的情境來開展針對藝術生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關鍵詞] 藝術生;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學
一、情境化教學概述
情境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創設出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生動具體的場景,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其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如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角色扮演、音樂欣賞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更加直觀、細化地吸收和理解教材內容。
二、情境化教學的主要環節
(一)傳遞給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信念
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采用高效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還要與學生交流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從而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全身心參與教學過程。
(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動力
地理知識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師可給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地理案例,用生活實際來強化情境創設的功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例如,講到“南北差異”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舉例說明“南北差異”的具體表現,如南船北馬,斜頂房與平頂房的區別等。再如,講到“太陽高度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家里的太陽能熱水器在冬至時與正午太陽高度的角度。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給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機會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努力將課堂打造成一個讓學生去探索、發現的空間。針對地理學科的圖片素材較豐富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圍繞圖片去聯想知識點。例如,在講“荒漠化防治”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PPT展示一幅世界荒漠化分布圖,在圖中標出我國西北荒漠化地區,并配合語言來創設一個荒漠化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之后,教師再對荒漠化的成因等進行分析,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藝術生的特點
(一)重專業,輕文化
社會普遍認為文化成績是藝術生的短板,但有的學生只是對藝術感興趣才去學藝術的,他們在專業上花了大量時間,才導致學習文化的時間變少,文化成績落后。
(二)創造能力突出
由于藝術生要學習專業知識,很多人從小就開始接受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作品的感染與熏陶,所以相對于文化生來說思想可能會更加活躍,性格更加外向,具有更強的個人魅力和感染力。
(三)課堂紀律意識淡薄
由于藝術生的思想更為活躍,自我意識較強,有些學生過度強調個性化發展,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相對淡薄,在行為上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個性,課堂紀律意識不強。
四、情境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創設實驗情境,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在地理學習中有許多相對抽象的概念和知識,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如地球的運動、地球的圈層結構、洋流的分布等。但這些內容很多都是可以通過做實驗的方式來呈現的,只要設計得合理、巧妙,完全可以使學生沉浸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學校傳媒生以播音和編導專業為主,在實驗中筆者充分發揮專業特點,在設計實驗前就先與編導專業的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的設計中來,讓學生寫出實驗設計方案,教師看過后提出修改意見,定稿后照此方案實施。對于播音專業的學生來說,針對其專業特點,在實驗進行中,教師可讓其向全班同學播報實驗過程。
(二)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藝術生具備表演天賦,在這一方面相較于文化生來說比較有優勢。各種活動的設計藝術生都可以提前參與討論,甚至可以在課堂上即興發揮,形式不一而足。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實際實施情況來看,藝術班的課堂氛圍十分活躍,學生參與度非常高。不過,這也給教師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能要花費多于文化班數倍的時間和精力來組織一堂藝術班的課。因為好的活動需要精心策劃,要符合藝術生的特點,要能夠充分發揮出他們的長處。此外,教師還要將課本知識巧妙融合在活動中,真正做到寓知識于活動之中。
(三)創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努力學習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導入和講解。藝術生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創編和講演能力。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預習知識內容,然后請編導專業的學生進行故事創作,教師擇優選用,最后讓播音專業的學生在課堂上將各種故事講出來或者演出來。因為將文化知識和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相結合,所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生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情境創設中需要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盡可能選擇他們熟悉并且能夠激發求知欲的故事。在這種故事教學的氛圍下,教師可以助推藝術生更加努力地學習課本知識。
(四)創設多媒體情境,引導學生多元化學習
情境教學的開展離不開多媒體的輔助,多媒體的使用給情境化教學帶來了太多的便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對抽象的地理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在多媒體情境下,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特別是對于藝術生來說,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偏弱,而多媒體對各種感官的刺激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另外,從藝術生感性思維能力較強的特點來看,他們對多媒體的接受度更高,能夠更快地融入這種情境中,從而高效地學習知識。
五、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雖然情境教學對于藝術生的高中地理學習有很多益處,但在實踐中筆者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教師開展情境化教學在上課前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過多,很難做到每一節新課都去創設情境。筆者在教學時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知識難易度調整情境創設的頻率,知識較為簡單就多設置一些情境,反之則減少。但建議一周最好開展一次情境教學。
第二,容易陷入“為了情境而情境”的怪圈,這是因為情境創設與課本知識在結合過程中很難相契合,有時會重形式而輕知識,導致學生積極性很高但沒掌握知識。筆者認為,情境化教學始終是作為一種掌握知識的輔助手段,沒有結合知識的情境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由于藝術生文化知識的接受能力偏弱,在情境化教學中更多地參與活動,而較少關注知識的掌握,從而使得情境化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引導,在活動中積極講解,將課本知識在情境中完整地體現出來。
六、結語
對于藝術生而言,情境化教學的確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充分發掘情境教學的潛能,不僅可以將課本知識的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融為一體,增強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促進藝術生自身的專業發展,提升他們各方面的素養。